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88

第88章 紫

紫斑多因火热毒邪、阴虚血热、气虚不摄等所致,以血溢肌肤,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压之不退色为主要特征,并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崩漏等症,常可反复发作。西医学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症状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者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退色,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病情重者常伴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崩漏等全身多处出血。可结合血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管收缩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骨髓穿刺检查等常规检查,有助于确定出血原因、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治疗

1.应急措施 ①各种出血证严重者,出血量多者,应予输血、输液等治疗措施,同时应绝对卧床休息。②鼻衄不止者,可外用马勃粉海绵胶塞鼻,或用血余炭末3克,吹于鼻孔中。③亦可选择口服止血药,如水牛角60克,水煎服;或紫珠草粉5克,每日4次,吞服;或阿胶15克,每日1~2次,烊化服;或田七粉3克,每日4次,吞服。④高热不退者,用紫雪丹1~2支或神犀丹1丸口服;或清开灵注射液4毫升肌注,或20~40毫升清开灵注射液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30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

2.西药 ①安络血2.5~5mg,每日3次,口服。②止血敏0.5~1.0g,每日1次,肌肉注射。③止血芳酸O。1~0.2g,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大量可用0.6g,每日1次。

3.中药 可分血热妄行型、阴虚火旺型、气虚不摄型、瘀血内阻型等辨证治疗。

4.中成药 ①人参归脾丸1~2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紫斑属气不摄血者。②知柏地黄丸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紫斑属阴虚火旺者。

5.单验方 ①取白茅根、藕节各15克,白及粉3克,将前二味煎水取汁,人白及粉同饮,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②取升麻、鳖甲、玄参、生地各10~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③取连翘30克,水煎,分3次服。④取茜草、白茅根、槐花各10~15克,水煎分2次服。⑤取川芎、丹参、当归、红花、鸡血藤膏、赤芍、益母草各10~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6.食疗 ①取大枣4份,藕节1份,将藕节水煮至粘胶状,再加人大枣同煮,每日吃适量大枣。②花生:每日吃120~180克带衣花生米;或花生米30克,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5~7天为1个疗程。③红枣l 5枚,水煎服,每日3次,连吃5~7天,或红枣10枚,龟肉200克,共煮服。④芝麻油:能促进凝血,对紫斑有一定疗效。⑤取大麦100克,红枣15克,加水500毫升,共煮至150毫升左右,1次炖服,每日1剂。⑥取鲜荞麦叶100克,藕节4个,煮服,每日1次。⑦取马兰根或全草鲜者适量,洗净捣烂绞汁,以温水冲服,或鲜红梗马兰头全草煮汁服。⑧取阿胶30克,或鹿角胶10克,加少量黄酒,水适量,烊化,每日2次分服。⑨取红枣10~15枚,兔肉150~200克,放锅内炖熟服用。

生活饮食调养

1.稳定情绪,紫斑有急慢两种,急的发病急,病情重,慢性的发病慢,病程长,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急躁忧愁焦虑,要顺其自然,按医嘱治疗。

2.饮食调养,在静心调养的基础上,饮食调养也很重要,饮食宜清淡,营养要全面,勿进食辛辣香燥油腻厚味之品,多食五谷杂粮和新鲜蔬菜水果。

3.多饮水,每天要饮用2000~2500毫升,一次不要多喝,要多次少饮。

4.戒除烟酒、浓茶及咖啡。

5.注意劳逸结合,多注意休息,少作劳心、劳体的工作。

6.生活规律,按时睡眠起床,保证高质量的睡眠,睡眠对调养气血非常重要。

7.坚持有规律的运动锻炼,要以散步慢跑为主,每天坚持30~60分钟。

8.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