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95

第95章 肺源性心脏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部或肺动脉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进而导致右心肥厚、扩大,最后发展成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以心肺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约90%的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气肿。另外,支气管扩张,严重肺结核及其他肺问质病、纤维化、胸膜胸廓病也可成为本病病因,诱发因素为呼吸道感染,故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症状根据本病病变发展特点,临床表现可分为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功能代偿期 有长期咳嗽、咯痰或哮喘史,逐渐加重出现胸闷、心悸和紫绀的表现,有明显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遥远,可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肝浊音界下降。

2.功能失代偿期 表现心衰和肺性脑病,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尿少、腹胀、食欲不振、下肢浮肿、头痛、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意志障碍、震颤或抽搐、嗜睡,进而出现昏迷。

在代偿期体征基础上,出现血压上升,呼吸、心率加快,皮肤潮红、紫绀,球结膜充血、水肿,对光反射迟钝,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肿大并压痛,腹水,下肢浮肿。X线检查:右肺下动脉扩张,横径≥15mm,提示肺心病,右心室肥大即确诊。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尿常规:心力衰竭时,尿常规可见少量蛋白、管型及红细胞。

治疗

1.一般治疗 持续低流量吸氧,休息,勤拍背以利痰液咯出,有心衰者需限制水纳的摄入。

2.西药 ①消炎抗感染: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口月艮;或红霉素0.5g,每日4次,口服;或利菌沙0.25g,每日4次,口服;或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患者往往使用过大量抗生素,细菌多产生耐药性,应当根据痰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高敏抗生素。②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痰液排出:氯化铵0.3g,每日3次,口服;或复方甘草合剂10~20ml,每日3次,口服;或氨茶碱0.1g,每日3次,口服。③控制心力衰竭:(1)利尿剂:双氢克尿噻25~50mg,每日1次,口服。氨苯喋啶50mg,每日1次,口服。(2)强心剂:地高辛0.25 mg,每日1次,口服。(3)血管扩张剂:开搏通12.5 mg,每日3次,口服。

治疗原则: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坚持长期治疗,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纠正心力衰竭。

3.中药 可分痰浊阻肺型、痰热壅肺型、脾肾阳虚型、肺肾阴虚型等辨证治疗。

4.中成药 ①止咳化痰定喘丸2丸,每日2次,口服。②二陈丸6~10克,每日2次,口服。③金匮肾气丸10克,每日磊次,口服。④金水宝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⑤黑锡丹O。5克,每日2次,口服。

5.单验方 ①麻杏芦根汤:取炙麻黄10克,杏仁12克,芦根30克,水煎服,主治咳喘痰多。②百合杏仁陈皮汤:取百合30克,杏仁、陈皮各15克,水煎服,主治心悸咳嗽。③止咳清热汤:取地骨皮、石膏各30克,桑白皮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主治咳喘发热。④清肺利湿汤:取苡米30克,茯苓、杏仁、葶苈子各15克,大枣7个,水煎服,主治咳喘心悸胸闷。

6.食疗 ①苡米大枣粥:取苡米30克,大枣10个去核,混合煮粥喝。②萝卜生姜粳米粥:取萝卜1个切丝,粳米30克,生姜3片,同煮粥喝。③百合苡米粥:取百合、苡米各30克,混合同煮粥喝。

7.其他疗法①针刺:取天枢、肺俞、大椎、太渊、大陵、神门、定喘、膻中、丰隆等穴,每次3~5穴,每次20分钟;有寒象者可用补法并加灸,有热象者可用泻法。两周为一疗程,可重复3~4疗程。②按摩:患者取坐位,自锁骨下缘至第12肋,用手掌根由内向外横擦,左右交替,约5分钟,然后,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施者用手掌根在脊柱两侧至上而下反复摩擦5分钟。⑧呼吸锻炼:端坐椅上,经口呼气,缓慢收腹,经鼻吸气,缓慢鼓腹,每天练习15分钟。

生活饮食调养

1.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高蛋白质,保持每日饮用250ml牛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类及豆制品。

2.戒烟酒,不喝浓茶、咖啡类饮料。

3.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c

4.生活规律,按时睡觉起床,保证高质量的足够的睡眠。

5.避免到人多的地方活动。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常开窗通风。

7.定期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作深呼吸,最好是鱼口式吸气,使双肺充分扩张,增加肺活量。

8.每天有规律的散步,不要在马路边走,要到旷野空气好的环境,以快慢步交替走到全身微出汗或稍觉心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