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汇聚中关村
14881200000105

第105章 精产品重服务 开发中国特色BI产品

BI是英文单词Business Intelligence的缩写,是业务和技术相融合的一种应用解决方案,在国内被称为商业智能。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历史和现在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但是,以国内银行业为例,国外BI厂商占据了80%~90%的市场份额,国内BI厂商占据的份额不到20%。在这20%的份额中,包括具体的业务系统和BI的应用两部分。

中国BI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BI厂商开发的通用、标准平台,包括了从数据访问、可视呈现到数据分析、挖掘和决策制定等完整的一套工具。用户随需而择,无需和业务系统相融合,边际成本低且投资回报快。另一类是应用软件厂商根据某个业务开发的表单和报表模块或产品,较为实用但无法通用,因此应用开发困难,边际成本高。

博易智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建设企业级通用、标准的BI平台(简称BI-Pilot),在公司成立不到4年时间内,博易智软开发的BI-Pilot被国内专家誉为“企业级商业智能应用开发平台”,他们的一个平台便可满足企业对BI的所有需求,一个屏幕便可呈现企业业务的全貌。BI-Pilot已成功应用于银行、电信、政务、能源、制造等许多领域。

回首往事,博易智软的创业之路上撒满了汗水,写满了艰辛。“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句话或许是对博易智软团队的最好阐释。在美国,苏忠彬、周海荣、苏忠慧的思想碰撞出了火花。恰逢此时,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在硅谷宣传国内政策,招商引资,鼓励留学生归国创业。听到消息,三人非常激动:国内开放程度越来越高,BI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凭着自己对本土的理解和在国内、外学习工作的经验和积累,一定能在BI市场有所作为!

“我们开始老老实实地在国外进行了一年多的市场调研和技术鉴别,把自己学习到的技术、经验和产品慢慢地进行消化和积累。”在创业初期,三人一直坚持求精、求稳,不急于求成。技术、经验消化完成后,他们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国内市场调研,并为公司和产品定位做准备。2000年,他们抓住时机,踏上归国的路程。“我们觉得应该回来了,再不回来就失去机会了。”

但是,回国之初,他们并没有急于成立公司,而是和国内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交流思路、设计软件的构架,将原来的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经过两年“痛苦”的前期研发准备,2002年7月25日,公司正式成立。正是因为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公司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全部的资质认证。

不幸的是,“非典”随之而来。幼小的公司如果在“非典”中倒下,谁都无法保证他将来是否会站起来。但是,“自助者天助”,好消息传来:博易智软与北大方正联合在国家财政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招标中,击败了国外最大的BI厂商,获得胜利。“国外产品的功能很多,但是能力有限。虽然我们的功能没有他们产品强,但是我们的产品非常实用。”用博易智软自己总结的经验来说,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符合本土化特色,做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BI软件。首先,博易智软拥有自己自主品牌的产品;其次,博易智软拥有完整的R,F,S,本土化服务体系。同样一个项目,国外BI厂商拿到需求后,将需求返回国外总部、再返回国内的整个过程就需要20多天,而博易智软只需要4天;再次,博易智软的条件非常优厚:同样的项目,国外BI厂商会要求客户提前支付一笔可观的开发费用,而博易智软则不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博易智软顺理成章地中标。博易智软人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国外BI厂商两年半都无法完成的工作量,顺利地度过了“非典”。

到2005年为止,博易智软的产品已经在全国22个省的157个地市全部上线。目前,国家财政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要求博易智软在国内500个地市上线,并提出即席和在线分析等;到2008年,完成全国2000多个地市上线。由于博易智软的产品架构在公司成立之初早已设计好,并且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J2EE标准和B/S架构,紧扣住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所以应付客户提出的新需求得心应手。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BI软件,渐进闭环、随需而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