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汇聚中关村
14881200000066

第66章 清华机制培养创造型人才,本科学生扬名国际论坛

1995年,刘斌从武汉市著名的华师一附中毕业。在一片羡慕的目光中,他被保送进了所有高中学子都仰望的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第二年,他就被老师从本科生中选拔出来,参与一些实验室研究,跟着教授做搜索引擎方面的课题。学好自己的专业同时,他还上了好多不属于自己分内的课,如图形学,外系计算机的课,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等等。此外,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出一系列让一些老师都大感惊讶的项目:大二时,参与设计开发了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ChinaNet上的中国大陆第一个商用搜索引擎:大二和大三时,负责设计开发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Open Bookmark,被碧海银沙网站使用;负责设计开发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系统;与ChinaRen。com合作,设计开发中国第一个问答式搜索引擎“孙悟空”:并曾在百度、中国搜索等著名网站打工。

在实践的基础上,刘斌本科期间还发表了18篇关于信息检索方面的论文,其中在国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5篇论文。在IEEE和IFIP这两个世界顶级专业协会召开学术年会时,刘斌的论文被IEEE收录2篇,IFIP收录2篇。当刘斌用流利的英语在会议上宣读自己的论文时,来自世界各国的IT信息检索专家都报以热烈掌声。会后,大家纷纷和刘斌交换名片并交流,当大家知道刘斌不过是中国的一个大学生时,都露出了惊讶和赞赏的表情,有一个美国专家甚至激动地说:“You are a great man。Chinese younger is really great!”也难怪这些老外要惊叹了,因为他们知道,论文被收录进这个年会是多么不容易。在清华,评副教授时,在论文方面如果有这样的两篇就够资格了,而刘斌一个本科生,发表了18篇论文,且在国际顶尖年会上发表了4篇!他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在本科生中是绝无仅有的。

刘斌说:“从小我做什么事都喜欢超前,比如上小学二年级我就自学了小学三年级的课程,高中也是这样。而在大学,我认为光学书本知识不能学以致用。没有什么比在实践中学习更重要,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课外。这使我比同学们更早地接触社会,更早拥有做项目的经验。现在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实践经验,很难找到工作。而在当时,我这种观念是比较超前的。正是我所积累的实际工作经验使我后来受到一些企业的特别青睐,并较早开始自己创业。”

本科最后一年,清华校园内涌起一股创业热潮。尚未毕业的刘斌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支持下,他很快获得了新加坡保得利集团的100万元风险投资,创立了北京数码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而这,又让许多人惊叹不已!许多创业多年的公司,都很难融资,而他一个大四的学生,竟然能拉到这么多风险投资!他究竟凭的什么呢?这让许多不太了解刘斌的人疑惑,同时,也让刘斌的父母为他捏把汗:没有任何做公司的经验,甚至连社会经验都不多,刘斌能做好吗?

无论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刘斌的公司还是很快开张了。他招了十多个员工,其中有本科同学,也有社会上的专家。公司以开发销售互联网信息采集和检索系统为主。尽管他开发的系统被十多家网站使用,但由于资金不足,销售力度有限,更重要的是管理经验的欠缺,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以失败而告终。回忆起那段日子,刘斌说,那时,公司产生了很多人事纠纷,让我深深体会到管理的重要和不易。不过,我从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学会了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为我以后的真正创业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