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孩提时摘食杨梅,时间长了,满嘴由酸甜变成麻涩。“他们便从树上爬下来,腆着胀胀的肚子,呵着失去感觉的嘴唇,向湖边走去,用湖水漱漱口,再在湖边上玩一玩。”这个杨梅林下的湖便是上林湖。余秋雨这样写儿时的记忆:“上林湖的水很清,靠岸都是浅滩,梅树收获季节赤脚下水还觉得有点凉,但欢叫两声也就下去了。脚下有很多滑滑的硬片,弯腰捞起来一看,是瓷片和陶片,好像这儿打碎过很多很多器皿。一脚一脚蹚过去,全是。那些瓷片和陶片经过湖水多年的荡涤,边角的碎口都不扎手了,细细打量,釉面锃亮,厚薄匀整,弧度精巧,比平日在家打碎的粗瓷饭碗不知好到哪里去了。”这些瓷片究竟哪里来的?年幼的余秋雨发出了疑问,“难道这里曾安居过许多钟鸣鼎食的豪富之家?但这儿没有任何房宅的遗迹,周围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豪富人家的日子怎么过?”他捧着碎片仰头回顾,默默的山,呆呆的云,谁也不会回答孩子们,“孩子们用小手把碎片摩挲一遍,然后侧腰低头,把碎片向水面平甩过去,看它能跳几下。这个游戏叫做削水片,几个孩子比赛开了,神秘的碎片在湖面上跳跃奔跑,平静的上林湖犁开了条条波纹,不一会儿,波纹重归平静,碎瓷片、碎陶片和它们所连带着的秘密全都沉入湖底。”
这就叫岁月无痕。它毫无声息地打碎了一个“大器”,沉入碧绿的湖底。这个大器的名字叫青瓷。中国的古陶器出现于8000年之前,而瓷器出现于东周,东周的瓷器称为“原始青瓷”。到了东汉,“原始青瓷”完成了向青瓷的过渡。这一重要变化,是在这个湖两边的龙窑里完成的,中国最早的成熟青瓷在这里烧制成功。因为此地原是古越族人居住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故窑称越窑。越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瓷的“官窑”,它揭开了中国瓷文化新的一页。上林湖三面环山,环湖约20余公里的山麓上,有古窑址120余处。
越窑的产品种类丰富,盘、碗、壶、杯、罂、盒、钵、罐等等不一而足。釉色以青色或青黄色为多,多用堆塑或印纹装饰。纹饰早期简朴,以绳纹、方格纹、弦纹、麻布纹、菱形纹为主,也有不少是素面的。唐宋以后刻划纹饰增多,题材更为丰富,线条变得更为流畅,而且每件器物都能做到别具新意,史上有“秘色瓷”之称。秘色瓷,依据宋人赵德麟《侯鲭录》及《南斋漫录》的解释:“吴越秘色窑,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越瓷一直融雄浑丰满的造型、洒泼的纹饰、如冰似玉的釉色为一体闻名于世,秘色瓷更是一绝。皮日休说:“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晚唐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瓷》中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千峰翠色”后来成为秘色瓷的代称。据研究,烧制秘色瓷需使用匣钵烧,即将器物装入匣内,用盖盖上,然后再用釉子封好,送入窑中烧制。烧成后,必须将盖子打破,才能取出制品。然而自明以后,世上少有秘色瓷现世,清乾隆帝以缺少一件秘色瓷为憾,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近二十年来,越瓷在各地有过不少出土。最有影响的为上世纪80年代,一场暴雨浇出的陕西法门寺地宫秘密:在唐代皇室供奉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佛指舍利的2499件稀世珍宝中,有十三件秘色瓷。时隔千年,瓷碟在灯光照射之下,依然明澈清亮,玲珑剔透,晶莹润泽,有如上林湖面的清澈碧绿。
唐宋时对越瓷的需求量非常大。《宋史》、《十国春秋》、《吴越备史》等记载,五代的吴越钱氏朝廷每年要向后唐、后晋和辽、宋王朝进贡大量越瓷。在唐代,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形成了名副其实的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达高丽(朝鲜),东至日本。南经广州,通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甚至沿海岸至越南、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亚洲国家及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及等非洲国家。现代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国的古港口、古越堡遗址,均有上林湖所产青瓷遗物的发现。
可惜这一大器,达到登峰造极技艺的秘色瓷,在北宋初突然停止了烧制。一个已有上千年烧造历史的庞大窑系迅速消亡,曾经热烈到1300度能使器物完全瓷化的火焰悄然寂灭,只留下了千年的秘密,以及面对碎片的遗憾。现在对越窑消亡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瓷土用完说”,有“在竞争中被其他瓷窑如汝窑淘汰说”,有“因吴越国灭亡说”,等等。究竟如何,满山遍野尽是残窑废砖,碎瓷断片,却不能开口诉说。
薄胎青釉的青瓷,色如玉而不浮光,质如冰而不流俗,最适合泡绿茶。施肩吾写诗赞道:“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2001年始,慈溪恢复上林湖越窑青瓷的生产。近年来已陆续研究生产出包括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瓷碗等多个系列的上万件仿制品,多件工艺品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并申请了原产地标记保护。新窑址在慈溪匡堰镇境内西栲栳山麓的上林湖畔。
我们站在上林湖边,看秀丽多姿的湖水倒映青山白云;初冬的上林湖,寂静而明净。山叶红的如火,黄的似金,绚烂至极;有几只野鸭在远处湖面上游弋。湖边晶莹的碎片俯拾皆是,我们也学着余秋雨小时候的淘气,把碎片平甩向水面,神秘的碎片划破如镜的湖面,跳跃奔跑,犁开了条条波纹。这里现在最热闹的是初夏杨梅上市的时节,一条条满载着杨梅的轻舟,满载上山摘杨梅游客的汽艇,在湖中争流。谁也无法想象在这个长长的山谷中,曾经几十里彻夜通明的熊熊炉火依偎湖岸;一个个长达30余米、宽3米许的龙窑里,烧造着数千件绝世的器皿;一条漫长的青瓷之路在这里起航,在那一片片青釉灰胎的玉璧底碗,可见大唐盛世的辉煌。
也许这一片山林、湖水的翠色,有着最超凡脱俗的魅力,远去的一代人把它解读成绝密的青瓷,青瓷上流泄出无限的柔和、清秀、淡雅与宁静,是上林湖的风光。而后,又有谁能解读,再演绎出千年的绝美。
边走边读
“虞世南”(558—638),书法家,字伯施,余姚人(现慈溪鸣鹤镇人)。南北朝时仕陈,入隋任秘书郎、起居舍人。唐时授太子右庶子、秘书监等职,封爵永兴县公。卒后陪葬昭陵,画像凌烟阁,赠礼部尚书,谥文懿。书法承继王羲之、王献之外柔内刚之风,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有石刻《孔子唐堂碑》等传世,著有《帝王略论》、《书旨述》、《笔髓论》、《观学篇》等。编有《北堂书钞》160卷,为国内现存第一部类书。
“余秋雨”1946年生人,余姚人(现慈溪桥头镇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之一,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奖、上海优秀文学作品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连续两届)、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奖等。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作品集有《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历史的暗角》、《借我一生》、《霜冷长河》、《山居笔记》、《笛声何处》、《寻觅中华》等。散文语言华美、气势宏大、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常常吞吐古今,驰骋中外,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在播散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吴越备史》”本书共四卷、《补遗》一卷。旧本题范坰、林禹撰,今本为钱镠十七世孙德洪在明嘉靖年间的刊本。记武肃王钱镠以下吴越历史,是研究吴越史较为完备的著作。
“《上林湖越窑》”本书是对分布在慈溪上林湖及周围众多古代越窑遗址的综合调查报告,展现了越窑在不同阶段的烧造情况。是越窑研究、教学和鉴赏必备的参考书。作者谢纯龙,任职慈溪市博物馆。
“《青瓷与越窑》”作者林士民,1934年生,曾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等职,是宁波考古研究方面的权威人物。参加过河姆渡遗址两次大规模发掘,并主持了宁波唐宋子城、罗城、市舶司、码头、沉船等一批重大的考古项目。在越窑、青瓷的研究上有极深的造诣,他撰写的《青瓷与越窑》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越窑的专著。还出版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海港——明州》、《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再现昔日的文明——东方大港宁波考古研究》和与人合著的《万里丝路——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书。
“《烟雨青瓷》”是宁波市艺术剧院小百花越剧团新创排的越剧,2010年元月在市逸夫剧院首演。由杭州艺术研究中心的青年编剧余青峰创作,著名戏剧导演韩剑英执导。宁波“小百花”优秀青年演员徐晓飞扮演女主角柳含烟。这是用越窑青瓷的故事谱写的一曲人性之歌,“人之魂即瓷之魂”,构思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