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悦·读宁波
14883400000042

第42章 古渡·人家

姚江出余姚城后,在郁家湾与旧慈溪县交界。流经丈亭古镇,与慈江交汇形成丈亭三江口。古时丈亭为姚江中段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贾客旅汇聚于此候潮而行,潮涨则西往,潮落则东行。河姆古渡在丈亭渡正东约五公里,此间河面宽阔如湖,迂回曲折,河荡众多,遍是菱藕、芦苇和渔船。江之南为四明余峦,和缓的山势,款款而下,山花绿树映照江面;江之北为宁绍平原,为著名的农副产品之乡,盛产杨梅、茭白与水稻。这里是杨梅的原产地,颗大、色黑、汁多、味甜,自古名噪海内外。汉朝辞赋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把杨梅作为贡品加以称颂;宋诗人苏轼称“闽广荔枝,何物可对者,可对者西凉葡萄,我以为未若吴越杨梅”;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认为:会稽杨梅“为天下冠”。“端午杨梅挂篮头”,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初,余姚在这片土地上举办杨梅节,有“杨梅之乡欢乐游”等主题旅游活动,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一时停车为难。茭白肉质细嫩、洁白光滑,口味软糯略甜、味甘性凉,远销各国。水稻米粒色泽晶莹,口感绵甜,香味沁脾。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至今还光灿晶黄。这里也是世界水稻的原产地,农耕文明的起源地。

河姆渡遗址因河姆古渡得名,河姆古渡因河姆渡遗址而名扬天下。古渡原名黄墓渡,因汉黄公墓在附近的黄墓山上而得名。据《史记》与《后汉书》记载,汉黄公,秦末避乱,他与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同隐于陕西商山。因四人年龄都80有余,须眉皓白,被称为“商山四皓”。汉初,高祖刘邦想废掉柔弱无能的太子刘盈,另立爱妃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用张良计,使刘盈作书,卑辞厚礼迎来商山四皓。一天宫宴,四皓侍立在太子身后,高祖一见,奇怪而问四人。四人各言姓名,刘邦大为惊疑,认为“四人者吾求不得,今从吾儿游,为之辅,羽翼已成”,从此再无废太子之心。吕太后专权后,商山四皓各奔他乡。河姆古渡即为汉黄公隐居地。黄宗羲《四明山志》考证“大隐以大里黄公墓所得名”。

对于寻常人家来说,渡口首先与明墙、黑瓦、炊烟、饭香、渔歌、渡船相连。运河两岸千万人家,清晨踏着第一缕曙光,将船儿划开粼粼波光;日暮如醉的阳光中,歌一曲悠长嘹亮的渔唱。无论油菜花盛开,无论“柳岸风微噪暮蝉”,无论金风遍野,无论白雪素装,都是平静安逸的生活。两岸村镇文化烂漫,陆埠镇、丈亭镇、三七市镇民间至今逢年过节还有犴舞、车子灯、踩高跷等舞蹈;有戏镗叉、甩酒甏、甩彩瓶等杂技;雀冬冬、鼓亭等民间曲艺;有民间剪纸艺术,“立春日”有报春牛的习俗,姑娘们用红纸剪一“春牛图”,贴于门庭以求风调雨顺;有针绣,融北方之色彩鲜艳和南方针绣之做工细腻于一体。而雕刻,如陆埠佛雕还是我国佛雕艺术发祥地之一;如大隐石雕,相传始于唐代等等。

当然,河姆古渡最精彩的是沉睡地下七千年的遗址文化。据考古资料,8000多年前,杭嘉湖和宁绍平原全为浅海地。大约距今7400年左右海水退去,变成陆地。不久之后,大地上星星点点出现了手持石器、种植水稻、能够建筑造杆栏式房子的人群。而后几千年海水进退不断,海进人退,海退人进,大约经历了四次这就是遗址现在的四个文化层。最后因潮水带来大量的长江泥沙,北部沿海地区的地势进一步抬高。原先经余姚马渚方向向北流入杭州湾的姚江,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改道东流入海。罗江、二六市、丈亭三角范围内的平原地带,原先广阔的湖泊水面,也因姚江改道,湖水东溢,逐渐变成了陆地,变成了现在的状貌。

遗址的发现是一个偶然。1973年夏天,当地村民们计划在一个低洼处建排涝站时发现了这个惊动世界的秘密。现在,姚江岸边的遗址上,一座仿7000年前的杆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已经成为宁波的一个地标。

博物馆由陈列馆和遗址公园两部分组成,均对外免费开放。陈列馆建筑造型即为“杆栏式”,这种建筑的风格为“长脊、短檐、高床”,人字形坡屋面上耸起数组交错构件,象征着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术,再配以土红色波纹陶瓦、米黄毛面墙砖,古朴而又有野趣。内有3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遗址概况及陈列出土动植物遗存和河姆渡人头骨、复原头像,有照片、图表、模型给以形象介绍。第二展厅主题为“稻作经济”,反映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展出的实物有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及照片,出土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令人赞叹不已,还有骨耜、木杵、石磨盘、石球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骨哨、骨箭头、弹丸等渔猎工具,以及以黑陶为主的釜、钵、盘、豆、盆、罐、盂等器具,各类动物骨骼、果实,可以想象7000年前先民的饮食习惯。第三展厅反映的是河姆渡人“定居生活”和“原始艺术”两个内容,具体讲述杆栏式建筑、纺织技术以及辉煌的原始艺术创作。河姆渡人在牙、骨、玉、石、陶上,琢磨、刻划、捏塑、绘画,其雕刻工艺之精湛、陶塑之生动逼真、装饰绘画之优美绚丽、寓意之深远,让人惊叹。最为著名的是“双鸟舁日”蝶形牙雕,昂首振翅的巨鸟正在拱护着一轮光焰熊熊的太阳搏击升腾,燃烧着一种自信的激情与力量,成为了河姆渡的精神图腾。“双鸟舁日”也是河姆渡遗址的标志,在渡口有三块巨石叠成的雕塑,横石上所雕刻的便是这一图案。

遗址公园呈现的是河姆渡人各类生活、生产的场景。2800平方米考古发掘现场布满河姆渡人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木建筑构件和散布其间的土陶等文物。有四栋复原的“杆栏式”建筑,建筑内外布置着各类生活、生产场景,妇女们在纺纱织布,男人们在斫木盖房;有的磨制骨器,有的和泥制陶,有的凝神雕刻;还有水田、古井、埠头、祭祀广场等原始场景,场面开阔,充满原始的野趣。

2009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叶小舟载着于丹、方文山等七位文化名人,缓步踏上余姚河姆渡口码头,走进了央视《艺术人生》“中国节——端午特别节目”外景地。树荫环抱下的玻璃露台上,八把明式红木靠椅,简洁大方;台前用玫瑰编聚的端午花字,树上绿叶之间飘荡着红绸裹成的粽子灯;阳光透过树隙投入如金的光芒。在座的还有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等高校二百多名肤色各异的留学生,共话中国多元一体文化之美的中国节。这是一个让人赞叹的创意,在河姆古渡看江水滔滔,听赛舟的吼声阵阵,谈论中国的节日,最美妙不过了。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一盛事后,驱车来到古渡口。舞台已经拆去,然而涤荡姚江的春风依旧。站在渡口高处,看白鸥横掠,龙舟摇曳,在浪花拍岸的声音中怀想遥远的事情。远处的山峦一片苍翠。这是一个富含深意的唯美的渡口。

边走边读

“《中国河姆渡文化》”研究河姆渡的著作非常丰富,如孙国平的《远古江南——河姆渡遗址》、林华东的《河姆渡文化初探》、周新华的《稻米部族:河姆渡考古》等。刘军、姚仲源著的《中国河姆渡文化》是其中介绍较为系统的一本。刘军,1939年生于福建上杭,196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陈布雷”(1890—1948),余姚三七市官桥村人,离河姆渡极近,现有其故居可访寻。原名陈训恩,曾就读宁波中学。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如《告黄埔同学书》、《祭告总理文》、《报国与思亲》、《西安半月记》等,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0年任《商报》主编;当时有“南陈北张”之称,“南陈”即上海商报主笔的陈布雷,“北张”即天津大公报的张季鸾,陈布雷“以敢言与文笔犀利著称”。

“魏振纲”1933年生,余姚人,余姚乡贤文化主要研究人之一,并为保护地方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现为余姚市政府文化顾问。爱好书画,为余姚书画院院长,曾策划编刊《余姚历代书画集》,出版《余姚市书画院画师作品选》、《姚江五友翰墨集》。爱好写诗,出版有《渚山吟草》、《渚山樵歌》两本诗集。其影响下,一批姚江文人都有著作出版,如周冠群有《晚晴居吟稿》、孙儒堂有《终焉居吟稿》、杨颖有《九层泥》、袁子良有《知乐轩诗选》,胡其章有《唐诗初探》、《古代才女诗词作品译注》等等。

“徐渭明”1964年生,余姚人,现为《余姚日报》副总编,余姚市作家协会主席。长于散文创作,出版过《走在季节边缘》、《品读余姚》、《想象飞翔》等散文集。文字清丽,多以个人情感与乡土文化为主,他的作品是解读余姚的最好窗口之一。

“颜文祥”1968年生,余姚人,供职余姚日报社。散文风格朴实、温厚,可读性强。曾出版过散文集《看着一棵树长大》和长篇报告文学《河姆渡畔文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