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14886900000013

第13章 战死沙场万骨枯,白云悠悠雁门关——雁门关下,毛泽东吊古凭今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天下郡国利病书》谓:“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迭谳,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雁门关附近峰峦错落,中有小路盘旋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万历年间复筑门楼。今存关门三座,内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座。其中有明代《武安君庙碑记》,记载着李牧率奇兵屡败匈奴之事,并叙述明代战乱时雁门关仍为军事要地。古人云:“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1948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在岢岚县指挥作战,应县委书记丛一平的邀请,参加了三级干部会。会后经过五寨县城,夜宿神池县,驱车来到九塞第一关——雁门关。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来到雁门关前时,立刻被这雄伟的建筑所吸引。

登上雁门关门楼远眺,好不气派。毛泽东俯瞰关外一大片开阔地带,扫视这古战场的雄姿。据说,这儿是古代经常打仗的地方,李牧曾率兵屡胜匈奴。李牧是战国时赵将,守卫雁门,大破匈奴,使匈奴不敢犯边达十余年;又大破秦军,被封为武安君。赵王把李牧视为赵国的白起,又称他为廉颇第二。李牧的威名就是在戍边立奇功中获得的。

随行的一位参谋长说:“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〇师在这里伏击过日军的汽车队。”“那一仗打得不错,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毛泽东自豪地说着,又把眼光移向古战场,他问:“恩来,还记得那篇《吊古战场文》吗?”“记得。‘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周恩来朗声诵道。“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任弼时接着背诵,声调抑扬顿挫,有板有眼。“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毛泽东又续上一句,指着军区参谋长说:“他不是告诉我们了吗,在这里把小鬼子的汽车队给‘覆’了嘛!”

在这块神奇的古战场上,这些指挥百万大军的军事指挥者们,如同儒将一样,尽情发思古之幽情,开心地大笑起来。

他们从关楼下来,又在关内看了牌楼、石碑。不少碑文记述着古代英雄们为国戍边,英勇杀敌的战绩。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杨业率数百骑兵破辽兵,威震中原,乡人于此祀之。毛泽东、周恩来等对这些文字特别感兴趣,他们边看边大声朗读,品味着其中的韵味。

“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毛泽东深有感触地重复这两句诗后说:“我们中国人民,历来都是反对外来侵略的。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了中国人民不受外国的压迫,有多少英雄豪杰在和侵略者的拼杀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现在的人民解放军,也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坚持抗战八年,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再花几年时间,要打败美蒋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使中国强大起来,使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再也不敢来欺负我们的人民,再也不敢侵略我们的祖国。这样,我们才对得起历史上一切为祖国献身的英雄们。”

周恩来说:“古代这里是反对外来侵略者的关口要塞,现代战争中,这里也是有名的战场啊。我们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闻名天下。一二九师又在离这里不远的阳明堡火烧日军的飞机场,烧毁了日军飞机20架。同年10月,一二〇师在这里又伏击、消灭400多个日本兵,炸毁了满载军火的100多辆汽车……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他们谈兴正浓时,警卫排长阎长林催促说:“主席,上车出发吧。今天我们还要赶到代县,有几十里的路呢。”

“好吧,咱们走吧。如果有时间,到山头上去看看长城也很好啊,百闻不如一见嘛。有些古书上,把这里描写得很吸引人呢。”

于是,他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