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14886900000027

第27章 洪武大帝英姿在,留名青史逊太宗——明孝陵上,毛泽东评说朱元璋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的灵谷寺旧址。紫金山,三峰并峙,巍峨峻秀,气势雄伟。

孝陵周约30公里,规模宏大。陵园建筑突出了献殿,以示推崇皇权。史载,孝陵殿堂楼阁鳞次栉比,松柏万株,养鹿千头,仅守卫陵墓的军户就达5500户,现今的孝陵卫镇就是当年驻屯军营的所在地。

1953年2月,毛泽东在南京参观了紫金山天文台。由于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就在天文台的下面,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于是参观完紫金山天文台,毛泽东乘兴又顺道去浏览孝陵。

毛泽东离开紫金山天文台,兴致勃勃地沿着盘山大道徒步向下走,李银桥、孙勇看到坡路有些陡,就急忙走到毛泽东的左右,想搀扶他下山,但被主席微笑着拒绝了。在绿丛间时隐时现地晃动着的黑色大轿车和两三辆卧车,慢慢地爬行在后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毛泽东、陈毅等人,不知什么时候解开了上衣的扣子,敞开了胸怀,连白色衫衣的领扣也打开了。

这江南的名山,峰峦叠翠,松香袭人,使人感到呼吸通畅,精神振奋。陈毅捡起了条大拇指粗的树枝,制成了一柄手杖,俨然像一位长途跋涉的旅行家。他不高的个头,胖胖的体态,敞开着外衣,如果遇见佛门弟子,大概会误认他是布袋和尚下凡。这根木棍对陈毅来说,既可用来支持他稍胖的身体,更多的意义,可以用来指点江山,加强语气。有陈毅在,人们不会寂寞。他知识渊博,早年曾做记者,能文、能诗、能武,在这群行人中,自然而然地成了毛泽东谈古论今的伙伴了。

毛泽东一行绕过一个山坳,来到玩珠峰下。在山坡的尽处,又突起一个很大的土包包,像个小小的山头,这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墓地。这座墓地的直径长约400米,与玩珠峰垂下来的山梁连接起来看,很像一个大惊叹号。如果加上山梁与天文台之间的山坳,连起来看,则像是一个反写的大问号。这儿的地名叫“独龙阜”,大概是因为在此埋葬了朱元璋而得名,连其上的玩珠峰也称为“独龙阜玩珠峰”,取龙戏珠之意,也暗示这里只埋葬了朱洪武一条“独龙”。毛泽东一行顺山而下,所见到的仅是坟头、石碑、祭室。这祭室则是清同治四年(1864年)和十二年(1871年)两次修建后的三间瓦房。

大土包包的外面有一道围墙,这便是孝陵最后的地面建筑——“方城”。这砖石围墙并不高,在围墙近祭室处,有一道门关闭着。木质的门框和两个门扇已经陈旧不堪了。顺着木纹绽开了许多宽窄不一、长短不等、深浅不同的裂隙。门框和门扇的红漆已经变成了土红色,残留的漆皮上布满了皲裂的皱纹。门环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两个小小的孔洞,像两只无神的眼睛。这个不大的门像是一个久无烟火的破山神庙的山门一般。

毛泽东捷足先登,推开了虚掩的门,疾步走进门去。墓墙的开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离门不远的碑亭,碑亭中央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毛泽东站在碑的阳面,视线从碑文的上端落到下边,又走近一步看了一眼。然后转到碑的阴面,又看了一眼,便向祭室走去。祭室仅有三间瓦房,像一般北京四合院住室大小,坐南向北,大门直对碑亭和其后的坟头。

在祭室南墙的中央,画着朱元璋的全身坐像,工笔重彩,画得工整、认真,色彩庄重、华贵,线条柔中有刚,想必出自名藏家之手。朱元璋的形象却滑稽可笑,一张长长的瘦脸,似一个倒放的长把葫芦。脸上下垂着长长的下巴,厚厚的嘴唇向前突起,上面翘着鼻头,两个鼻孔朝前开着,直对着观者的视线,这副尊容,真可以说是三分像人,七分像猪。如果说是个人身猪面兽,那是毫不夸张的。这幅画像引起了不少的猜想:是朱元璋为了保护自己,迷惑刺客,令画家有意画成这样?或者朱元璋就是这副尊容?在明朝的绘画艺术中,将皇帝的符号“龙”,画成上嘴扇长长的,并且向上翻卷。在明代瓷器上所画的龙,大都画成这一特征,这也成了辨认明朝瓷器或雕刻工艺品的一个依据。是这猪嘴形的龙影响了朱元璋的形象,还是朱元璋的形象影响了明代龙的形象,不得而知。

正在遐想联翩的时候,忽然听到陈毅爽朗的笑声。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听起来别有风味。他用右手中捡来的木棒,从远处指了指朱元璋的画像,侧过头来对着大家风趣地说:“这个朱洪武啊,怕有人刺杀他,所以要画家故意画成这个猪样子的!其实呀,他长得并不这样难看。”

大家以极大的兴趣听着。

陈老总继续说下去:“朱洪武死后,据说呀,南京的四个城门同时出殡,迷惑人们,不知道从哪个城门里抬出来的棺材里装的是他真朱洪武;他怕后人盗他的墓,才想出了这个办法,真可谓用心良——苦——也——!”他把最后三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拖长了音调,大概是表示意味无穷吧。

毛泽东听完陈毅讲的故事,微笑着说:“这些都是传说,朱元璋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元璋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后取得了民心,得到了天下。”

陈毅讲的是演义,不见经传;毛泽东讲的则是正史,而且还加上了评语。其实,毛泽东来此之前,即对朱元璋很有研究。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时,有这样一段批语:“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历史事实证明,朱洪武及其后代们,对“高筑墙”是很认真的。从南京到北京,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筑起了高高的城墙,同时还把长城加固、加高、延长,建立了许多烽火台,形成了一国之城,用高墙围了起来。大墙套小墙,就有了安全感,不仅如此,连坟墓也都用高墙围了起来,想使尸骨得到安宁。朱洪武的画像正好坐北朝南,穿过祭室的大门,双目盯着墓地,大概是在为自己看守着墓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