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14888100000018

第18章 为逐林而居者鸣

此情只应天上有

明月登楼,花空烟水流,长梦不醒,红妆春骑踏月归。人,活着,就有梦,而他,有梦,是为了活着。活在梦里的金岳霖,为林徽因的倩影,再次勾勒了一个不浓不淡的彩晕。

如果没有梁思成,林徽因就像是没有绿叶的红花——孤单,如果没有徐志摩,林徽因就像是烈日下的明珠——无光,如果没有金岳霖,林徽因就像是古书散落民间无人识——落寞。

当你把这三人放在一起,你会发现:徐志摩的爱,是属于他自己的激情;梁思成的爱,是属于旧式的因循传承;而金岳霖的爱,才是让林徽因自由的基因。当然,这自由,最后还是因着因循者的守护,才得以安全着陆,成就一段没有桃色也生香的三角佳话。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和情人不能厮守的现实,给纳兰带来的是痛苦惆怅,而给金岳霖带来的,却是自我灵魂的保真。

爱一个人爱到极致,不但是对对方的呵护,也是对自我的忠守。徐志摩的爱很炽烈,但他的爱,有一种自我灵魂放逐的味道,这让林徽因有些吃不消。他在林徽因这里碰壁后,转身又在世俗中找到了另一处繁华。

梁思成的爱很浓厚,但他的爱,稍有一种世俗权威感的失落,压力肯定会在岁月里滋生。他在林徽因逝世后,又和别人牵手,大概很想补足灵魂里的缺憾。

而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婚,为了林徽因,一辈子逐林而居。在林徽因逝世后,他像个失魂的女人一样,泪染尘沙。在最后的岁月里,他像个落魄的游子,在听到林徽因的名字,才有回到家乡一样的欣然。

年轻时,金岳霖未必没有想过,留云借月,抱得美人归。可是当他看到梁思成为了林徽因,可以宽容一切后,他马上打定注意,退守终身。他愿意在梁思成护栏的外面,再建一道护栏,既护庭院,也护第一道护栏。

因着林徽因,这两个男人,在友情以内,也终于有了惺惺相惜的真情,也有了眷眷相顾的亲情。一个有的,另一个不会锦上添花,一个没有的,另一个马上会雪中送炭。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金岳霖都是一个冷静的参与者。就连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的时候,金岳霖也是他们最理智公平的裁判,还是最温暖贴心的护和者。

有了金岳霖,林徽因的生活,在圆满之后,才会又有升级。凤凰不用浴火,不用涅槃,也能重生!

初识倾城风韵

人未见,声未闻,风韵浑然已现,待得见面,更是光艳,惹人销魂。

说起金岳霖和林徽因的相识,还得从徐志摩说起。

在伦敦遇到林徽因的徐志摩,神魂颠倒,毫不留情地和妻子提出离婚,然后又神秘失踪。那时候,张幼仪已经怀孕两个多月。再见面后,徐志摩面无表情地让她去打胎,别说孩子的生命,就是发妻的生命,也是顾及不得。在那个年月,打胎是很危险的,陆小曼就是因为打胎失败而终身不育。

心灰意冷的张幼仪终于决定离婚,金岳霖作为徐志摩的同学,被邀请参加这个离婚见面会。在这个仪式上,徐志摩公然宣称,离婚要快,因为林徽因就要离开英国了。

离婚之后的徐志摩,又马不停蹄地跟着林徽因父女回到北京,他的“销魂今日进燕京”诗句,让金岳霖再一次见识到林徽因对徐志摩的吸引力。

不过,以对老友的认识,金岳霖大概也只是把林当成了一个美娇娘而已。及至后来见面,发现她不但拥有绝世美貌,才华和品质也同样让人称赞。这位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中国“逻辑学”之父,一下子就被她给迷住了,而且自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徐志摩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为林徽因送上那么浓厚的追求,林徽因没有接受,但是他给她送去的这个朋友,她却慢慢地慢慢地,接受了。

由于金岳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到美国、欧洲留学,受西化自由思想的影响,他崇尚浪漫、自由的婚姻制度。在认识林徽因之前,一位主张不结婚而对中国的婚姻家庭又充满浓厚兴趣的美国美女,曾跟随金岳霖来到中国。

得知金岳霖喜欢上林徽因后,那位金发女子马上提出分手,并从金岳霖身边神秘消失了。这是一个非常干脆的女人。而金岳霖也是一个率性的人,居然卷了自己的行李,干脆搬到林徽因家后院去住。

他和她的开始,似乎也是一场伤害和被伤害的故事,一如徐志摩。但从道德理论上,你是找不到金岳霖的茬的。他,和曾经的那个她,在一个主义的指引下,行走了一段人生。而这之后,他发现了自己的女神,什么自由的主义,什么自由的婚姻,什么自由的思想,全都夭折,他完完全全地被自己那颗痴爱的心捆缚住了,一生不能自拔。

钟爱一生,无悔

今古感情无定局,琴瑟和也,红粉蓝颜多折磨。

金岳霖个头高,行事直率而坦荡,自有一种浩然之气,常被身边的人称为绅士。但其实他对绅士一词也是不屑的。他自己有一只大斗鸡,每次,他吃饭的时候,大斗鸡就把脖子伸到桌子上,和他一起进食,他居然安之若素。

不光如此,他每次买来水果,都不是先吃掉,而是拿来和同事家的孩子比大小,若是自己的小,他就会把水果送给那个孩子,自己再跑一趟,去买回新的水果。

不知道林徽因是喜欢他的率性天真,还是喜欢他的机智幽默,抑或是喜欢他的温柔憨厚。反正,面对这个比她大9岁的男人,她心动了。

她很苦恼,她尽管得意着自己的美丽,也喜欢被人宠爱的感觉,但她并不想做感情的背叛者。她向梁思成坦白了,她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听到这话的梁思成,痛苦非常。尽管他和林徽因的爱情之路,走得很稳,但结婚之前的吵吵闹闹,风风雨雨,使他一直都处于清醒之中,柔柳红花多情人。

经过一夜的痛苦思索,他认真地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他把林徽因抛给他的火球,再一次抛回去,把选择权完全给了林徽因。他并非释然,但却是理智的,他知道,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来说,抓得越紧,失去得也就越快。

有趣的是,当金岳霖从林徽因那知道了梁思成的态度后,他居然被震住了。他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道理,梁思成懂,金岳霖也懂。两个本该站在敌对立场上的人,本来要进行一场生死搏斗,如今却一下子顿悟,真真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且,从此以后,两人比邻而居,居然也心无芥蒂。没有这胸怀,没有这胸襟,这故事也就不会这样美丽了。

这两个男人,以自身魅力的美,烘托了林徽因的魅力,而又以烘托林徽因魅力的美,反衬了自己的美。这,是两个值得尊重的男人。

林徽因后来生病,容颜憔悴,早已不复当年的美丽,但金岳霖依然对她痴情不改,在梁思成不在的时候,是他,悉心照顾她。即使林逝世后,梁思成娶了他的学生林纾,金岳霖还是对林徽因念念不忘。一天,他请一些朋友去北京饭店聚餐,开席前,他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在座的朋友闻听此言,唏嘘不已。为美人的不再,也为金的痴守。

其实,在梁思成和金岳霖之间活着的林徽因,生活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入仙如梦。她在给胡适的信中说,一方面要对得起自己的丈夫、家庭,一方面要对得起另一个爱自己的人,心和性情都会变得为难。就连享受,也有一定的痛苦反射,这,就是人生,始终让人捉摸不定。

林徽因的故事,借由三个男人的追爱步履,连贯成了一生。金岳霖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送上一副挽联:“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只要人间有四月天,那么这个美丽女子的故事,还会继续传下去的吧。或者,不管你怎么想,她都在那里,在那春光娇艳的变里,在那黄昏吹着风的软里,在嫩芽初黄的惊喜中。聘婷的百花,高悬的明月,都是她的身影。有一天,你在水光里看到一朵别致的白莲,那,或许,就是她永久的落脚点。

§§第四章 一春幽梦游丝断——陆小曼

有一种花,叫千瓣莲花,它开的时间最长,艳及三季;有一种花,叫昙花,开的时间最短,一瞬而已。

时间长则长已,慢慢享受,终于也会变得怠慢、无聊,唯有找到历史的结点回放,让美的瞬间弥漫,那感觉才会出来。而短则烈已,美凝滞成果冻样的微颤和固着,那心酸,就让人震颤,那馨香,一夕不再,反而在回味中更让人难以忘怀。

林徽因,就是那千瓣莲花,而陆小曼,则是昙花。她们两个的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两个的命运,也在纠缠着进行对照解读。没有因果,全是是非。就像是并蒂莲,一个的光,另一个的影。

有人把陆小曼比作罂粟,说她是徐志摩的毒。从陆小曼的角度说,徐志摩又何尝不是她的罂粟,她的毒呢?他把她送到天堂,把人间最美的享受给了她,又把她打进地狱,把最毒的孤独和最重的诋毁,给了她,人们把他的死归结于她,让她一生承受罪恶的惩罚,让还声不得,因他还生不了。

徐志摩死了,诗情却蔓延疯涨,借了粉丝的嘴,借了崇拜者的心,再攀高峰。而陆小曼,活着,却死了,行尸走肉,每一口气的存在,都是为了受尽百般折磨。在一刹那的生命中转中,他们两个的灵魂进行了交换,他完成了对她的惩罚,而她,则尽心帮他完成惩罚。

人生有了新一重惨烈的意义,这倒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也给了她不后悔当初选择的决绝。身前之王庚也好,身后之翁瑞午,都会淡化,淡化成尘世的炊烟,中间也夹杂着米香,但终究烟火气太重。

如果我们不用社会阶段性道德去品评陆小曼,也不用前后命运对比来感叹陆小曼,那么那一春幽梦,渐入佳境时,也是彩云绕月,天上人间,光艳一片,只是幽梦如游丝,一旦风中断,恍若暝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