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14888200000021

第21章  出身名门,少年成名

女贞花白草迷离,江南梅雨时。

阴阴帘幙万家垂。穿帘双燕飞。

朱阁外,碧窗西。行人一舸归。

清溪转处柳阴低。当窗人画眉。

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

沉沉空翠厌征鞍,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

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王国维所作《阮郎归》一词

一介寒儒,胸怀报朝廷之志,却无报朝廷之门径,最终落得自沉湖底的结局——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生,就如他写的上面这首诗,清冷、苍凉、命途多舛……

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隆冬时候的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正处在一年中最萧索的时节,一个个穿着厚厚棉衣的人匆匆地从街边的青石板上走过,日渐寒冷的天气让人们的心头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寒意。但是,这一天的盐官镇的却处处洋溢着一股喜气,一个新生儿的到来让冬日里的盐官镇少了许多寒湿之气——公元1877年12月3日,盐官镇双仁巷的一个士绅家庭中传出了一阵阵清脆的男婴啼哭声。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男婴日后会成为民国文坛的传奇人物,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出生之时他的父亲在苏省溧阳县县衙做一名幕僚,收入不算特别丰厚,但也算得上是一个中产士绅了。虽然王国维的家庭在海宁县盐官镇来说算不上太富有,但是“盐官王家”却在整个海宁都非常的有名,因为这是一个历经宋、元、明、清等王朝兴衰的大家族。

据王国维编修的《补家谱忠壮公传》中记载,王国维的祖先王禀在公元1126年任河东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在“靖康之变”中率领太原军民与金军主力激战二百五十余天,为宋高宗南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太原城破之日王禀怀抱宋太祖画像与长子王荀一起跳入汾河殉国,后来王禀被宋高宗追封为安化郡王,谥号“忠壮”,王荀被追封为右武大夫、恩州刺史。

公元1130年,宋高宗又特意召见从青州就扈从自己南渡的王禀长孙王沆,恩准其“袭封前爵”,并下旨让其携家人居于海昌城(盐官),为王家建造了安化坊供其居住。王沆携家人定居海宁城之后,又分别在城南和城北等地修建了“王氏园”、“清远楼”、“隅园”等宅所,“清远楼”成为了王沆与文士名流们品茗吟诗的雅致之地,而“隅园”则在清朝年间因为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居住过而被赐名为“安澜”。

从宋朝至民国的近千年时间里,“盐官王家”一直是海宁城里最有名望的士绅望族。不过,在经过近千年的风吹雨打之后,“盐官王家”已经不像鼎盛时期那么辉煌了,在王国维出生的时候,这个古老家族的很多名迹都已经被岁月销蚀成了地方史志上的记载,唯一留存的一处名迹就是“安化王祠”。

幼年时的王国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没落的士绅家族。但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盐官王家”再怎么落魄,也不至于让王国维在教育方面受到太多的亏欠,相反,王国维的受教育水平远远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好很多。王国维有一个富有才学的父亲,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虽然终身未能中举,但也是江浙地区非常有名气的诗人和画家,一生勤于治学,对诗文、书画、篆刻都有很深的研究,他在教育儿子读书的时候不仅强调儿子学习课堂上的东西,更要求儿子在课堂之外有所长进。所以,幼年的王国维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得很快,等到他读完私塾的时候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国学功底,而他也与陈守谦、叶宜春、诸嘉猷被誉为“海宁四才子”。后来,王国维在回忆起父亲的时候曾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父亲遍游吴越间,得尽窥江南北诸大家之收藏,自宋、元、明、国朝诸家之书画,以至零金残石,苟有所闻,虽其主素不识者,必叩门造访,摩挲竟日以去,由是技艺大进。年四十,归,遂不复出。惟一游金陵,一沿桐江,观富春山,登钓台,皆不数月而归。归后,日临帖数千字,间于素纸作画,躬养鱼种竹,以为常课。

1891年,满腹才学的王国维一路过关斩将考中了秀才,当时他还是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在成为秀才进入州学之后,王国维却表现出叛逆的一面——州学是将秀才培养成举人的地方,主要教授的是八股文等课业,但是自幼就对金石文史有很大兴趣的王国维却不喜欢死气刻板的八股文,而是经常与一些跟他有一样喜好的同学钻研金石文史,这令王国维的父亲十分的生气,因为他希望王国维能够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有朝一日考取举人,然后走上仕途。

由于不好好学习“正经课业”,王国维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愈来愈紧张,甚至可以用势同水火来形容。到最后,王国维干脆不听父亲的安排了,而是跟着一帮同学经常出去游山玩水,在雄伟的高山大河间激扬文字、纵论四海,以此抒发自己的青春豪情。后来,王国维曾在一组题目为《端居》的五言诗中,愉快地回忆了他当时的情形:

端居多暇日,自与尘世疏。

处处得幽赏,时时读异书。

高吟惊户牖,清谈霏琼琚。

有时作儿戏,距跃绕庭除。

角力不耻北,说隐自忘愚。

虽惭云中鹤,终胜辕下驹。

如此胡不乐,问君意何如?

阳春煦万物,嘉树自敷荣。

枳棘茁其旁,既锄还复生。

我生三十载,役役苦不平。

如何万物长,自作牺与牲。

安得吾丧我,表里洞澄莹。

纤云归大壑,皓月行太清。

不然卷卷者,褫我聪与明。

冥然逐嗜欲,如蛾赴寒檠。

何为方寸地,矛戟森纵横。

闻道既未得,逐物又未能。

衮衮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孟夏天气柔,草木日夕长。

远山入吾庐,顾影自骀荡。

晴川带芳甸,十里平如掌。

时与二三子,披草越林莽。

清旷淡人虑,幽蒨遗世网。

归来倚小阁,坐待新月上。

渔火散微星,暮钟发疏响。

高谈达夜分,往往入遐想。

咏此聊自娱,亦以示吾党。

然而,在那个讲究文必八股的年代,不读“正经课业”的王国维自然不会在考试中取得太好的成绩,但是王国维却认为自己的做法并无不妥。对此,王国维的父亲怒斥他的举动纯粹就是“名为高,实则懒;名为有学,不苟且,实则无作为”的好高骛远之举。

1892年,以“海宁第一大才子”自居的王国维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杭州考场,参加府试。然而,王国维的考试结果正如父亲所预料的那样,名落孙山。毫无疑问,这次考试失利对于王国维的打击是非常大的。父亲王乃誉在日记中这样描述了儿子考试失败的样子:“静儿杭回,知考而未取。自不思振作用功于平日,妄意自为无敌,及至临场数蹶,有弃甲曳兵之象,尚何怼于有司之不明,实愚而好自用也!”

次年,经历了一次府试失败的王国维又来到了杭州府试的考场,然而最终的结果还是跟上次一样,再次名落孙山。此后,一心想让儿子走上仕途的王乃誉便没有再安排王国维参加举人考试,而是托人安排他进入了杭州崇文书院就读。当时,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有一种变通的办法,那就是让那些在举人考试中未能通过者进官设书院就学,即可免除府试和院试而直接参加乡试(考中者为举人)。

1894年,在经过三年的准备之后王国维决心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然而,王国维最终却没能踏进考场,不是因为他“怯场”,而是因为这一年的大清王朝已经进入了多事之秋——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让当年的乡试停办,王国维自然不会有踏进乡试试场的机会。

经历此次变故之后,王国维对于科举考试已经彻底的厌烦了,他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渴望能够走出国门去学习“西学”。但是,因为“家贫不能以资供游学”,只能是整日在书房中“怏怏而读”。

科举仕途之路不畅,出国留学又不能成行,这时候的王国维只能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走出书房,开始为家庭生计而奔波,在任过几任私塾先生之后,最后不得不前往上海开启他的人生新征程。

可以说,此时的王国维已经跌到了人生的最谷底,命运之神对于这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是如此的残酷。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去看待那个时代的时候却会发现,这对于中国文化史而言又不啻为一件好事:接踵而至的困境磨砺了王国维的心智与毅力,最终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独具一格的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