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14888200000040

第40章  忧国忧民,病逝香港

蔡元培的一生可谓位高权重,在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之时,也与政治结缘,但是他在晚年却明显疏离了政治,对各种政治活动也不再热衷。随着年龄的渐渐增大,身体也日渐衰弱,蔡元培试着从繁琐的事务牵绊中脱离出来,有了想要静下心来做自己事情的打算。为此,他辞去了二十几个兼职,并且亲自写了一则辞职启示,以表明自己脱离政治烦扰的决心。

辞去职务的蔡元培一身轻松,终于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这对于辛苦了几十年的蔡元培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解脱。

1936年1月11日是蔡元培的70岁生日,这天家里人为他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寿宴。室外刮着凛冽的寒风,雪花飘飘洒洒,但是室内却一片温暖,气氛热烈。蔡元培引用孔子的话来总结自己的人生历程,他说:“人生在世,120岁以上称为上寿,100岁称为中寿,而80岁以下称为下寿。只有社会的寿命最长,可以叫万岁了。”蔡元培用“80岁为下寿”借以勉励自己,对人生充满了乐观的态度,幽默中不失文人的豁达和洒脱。

蔡元培70岁生日的时候,著名画家刘海粟知道后,认为如果不大肆庆祝一番,就同蔡元培先生的社会地位不相符了。所以,刘海粟对此最为热心。早在1912年,刘海粟在上海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之时,蔡元培即担任了校董事会主席。此后,蔡元培从各方面支持刘海粟的艺术事业,并且帮助他出国考察游学。刘海粟的美学思想也深受蔡元培的启示与影响。后来,刘海粟被日本画坛称誉为“东方艺坛之狮”,成为了中国近代美术的奠基人。这位享负盛名的画家成名后对蔡元培始终敬重有加。因此,刘海粟热心发起庆祝蔡元培寿辰的活动,在上海外滩著名国际饭店为蔡元培举办了七旬寿辰的盛大活动,参加者多达数千人,沈钧儒、沈思孚、黄炎培、陈树人、于佑任、马寅初、许寿裳、梅兰芳、林语堂、林屺瞻、叶恭绰、张学良、顾维钧、王昆仑、李四光等都在被邀请的行列中。

蔡元培先生一向推崇恬淡雅静,不喜欢如此张扬,曾极力推辞,但又推不过众人的盛意,于是欣然到场。那天,他很激动地在寿宴上说道:“鄙人是一个拿笔杆的人,所敢夸口的也只能在笔杆上多尽点力。”

在这盛大的寿宴后不久,蔡元培突然得了一场大病。所幸治疗及时,经过良好的调养,终于转危为安,但身体再不如以前了。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打响,身体孱弱的蔡元培除了用自己的名望积极呼吁抵御外侮之外,再也无力有其他的作为。于是蔡元培前往香港,一边避难,一边养病。而他内心的煎熬岂是躲避能够消减的呢?

初到香港的蔡元培在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下游览了香港扯旗山、浅水湾等著名的胜地景点。蔡元培在宋王台遗址前凝神了很长时间,默默伫立。

南宋末年,都城临安被蒙古人攻陷,南宋呈现“山河破碎”的危难局面,数十万临安的老百姓不愿做亡国奴,于是他们在张世杰、陆秀夫的率领下,拥戴年仅9岁的赵昰为帝。陆秀夫带着年幼的皇帝逃亡到中国南部海滨。然而彪悍的蒙古军依然穷追不舍,一路上烧杀抢掠,把他们逼到珠江口。赵昰在颠沛流离中受到了惊吓,再加上年龄太小、体弱多病,很快病死在香港大屿山。随后,陆秀夫、张世杰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他们建造皇宫和军营,想要继续与蒙古军相抗。无奈天意难违,还没有来得及有效地组织反抗,蒙古军大将张弘范率领大军已攻破了宋军最后的防线。看到大势已去,为免被掳受辱,陆秀夫的妻子投海自尽。紧接着,陆秀夫向小皇帝叩首谢罪,然后自己背起年幼的主人赵昺纵身一跃,消失在苍茫的海天之间。剩下的大臣和妃嫔们在看到这悲壮的一幕之后,都悲愤难抑,于是也相继纵身扑向了茫茫大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宋王朝就此成为了史书中的一页。

蔡元培在回忆起这悲壮的历史时啼嘘不已,感慨万千。他想到如今日寇入侵,就好似历史重现,不由更加思念战火中的家乡,情不自禁地赋诗咏怀:

由来境异变情迁,历史循环溯大原。

还我河山旧标语,可能实现在今年。

蔡元培在香港旅居三年,仅仅参加了一次演说,那是由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大同盟以及香港国防医药筹贩会联合开展的美术展览会上的演讲。这天,蔡元培振作精神,在包括港督罗富国在内的众多来宾面前,他精神饱满地演讲道:

抗战时期需要人,人具有宁静而强毅的精神,不论是前方冲锋陷阵的将士,还是后方供给军需、救护伤兵、拯教难民的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于不能停顿之学术或事业者,有了这种精神,便能免于疏忽错乱散漫等过失,从而在全民杭战中担当起一份任务。

蔡元培晚年在香港拒绝了一切外务,只求静心养病和写作。当时他的写作计划就是写一本“以美育代宗教”的书。此外,在胡适的多次建议下,他还开始为自己拟写自传。这些愿望已存在心中很多年了。他一生为国事奔走,投身文化教育工作,几乎很少有充裕的时间静心从事著述。然而,对中西学术长期求索而形成的独特的见解在心中积储已久,不写出来实在遗憾。人到了晚年,大多喜欢回首往昔,感叹世事纷扰,以有生之年力求弥补年轻时的遗憾,这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后,生活在香港的蔡元培把精力大部分放在了写他的《自写年谱》上。这个年谱是从1936年的2月在大陆时就开始动笔撰述的,但由于蔡元培病卧床榻,身体不便,不得不停笔。因此这本年谱只有4万多字,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这本年谱用白话文的方式写作,文字简洁清丽,对蔡元培的家世、少年时代、科举考试及读书、供职北京翰林院、回乡从事教育、留学德国四年以及后来旅居法国的生活,都作了详实的记述。蔡元培人生成长的轨迹在这本书上一目了然地展现了出来。

蔡元培的一生虽参政较多,但他始终是一名学者,到了晚年,他仍一直保持着看书的习惯。据资料记载,他在这一时期读书的篇目有: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傅东华译《比较文学史》、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张元济《校史随笔》、李玄伯译《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五十年来的德国学术》以及《王阳明全集》、《陆放翁全集》和《游志汇编》等。然而,在蔡元培看来,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远远不能满足他那博大的志愿。于是,他感叹着“岛居颇恨图书少”。读书之余,一些名人大家提出请蔡元培作序的请求,蔡元培也都欣然答应。《鲁迅全集》序、肖瑜《居友学说评论》序、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究初稿》序、任鸿隽《古青诗存》跋等都是这一时期他撰写的。显然,蔡元培晚年所著述的文字并不多,而这些序跋也显得更加珍贵。

除了学术上略有遗憾,蔡元培的晚年算是十分幸福的。他的夫人周养浩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两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感情融洽和谐,有时还一起作诗对诗,兴致盎然。1939年的3月31日是周夫人的50岁生日,蔡元培还专门为夫人作了一首诗《为夫人周养浩寿》,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儿女承欢凭意匠,亲朋话旧煦心田,

一尊介寿山阴酒,万壑千岩在眼前。

1940年3月3日的清晨,蔡元培在住所起床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失足倒地,接着就口吐鲜血。家人急召医生诊治。由于那天是星期天,医生到了中午才赶到,随后玛丽医院内科主任凌医生前来会诊,怀疑是胃病,并建议住院治疗。第二天,在周夫人和医生的陪伴下,蔡元培进入香港养和医院进行救治。抵达医院后不久,蔡元培大量排血,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虽然医师们进行了仔细耐心地救治,并采用了输血等措施,但蔡元培终因年高体弱,与世长辞,享年73岁。

蔡元培在香港病逝的消息让国人感到深深的震惊和惋惜。3月7日,蔡元培遗体被送到香港摩理臣山道福禄寿殡仪馆。香港各界人士纷纷送上挽联。遗体告别仪式上有300多人出席。3月10日,这一天是蔡元培出殡的日子,自发悼念蔡元培的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人们为痛失这样一位爱国主义教育大家而泣不成声。

港台学者金耀基这样评价蔡元培:“在新旧中西价值冲突、是非复杂的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叶,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最少争议性的人物,也是最普遍受敬仰的人物,颂扬他的文字何止千百万言。但他名扬天下,谤则未随之,这不能不说是20世纪中国伟人中极少数的例外。”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这样回忆蔡元培:“在蔡先生身边,感同风光雾月,如沐春风,他的人格能造成一种气象,他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爱戴,完全是他的人格的感化。”

蔡元培的灵枢被安葬在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五四元老”新文化的奠基人就此长眠于香江。蔡元培的墓碑刻有“蔡孑民先生之墓”,是由京师大学堂校友叶恭绰书写的。

蔡元培逝世后,全国各界举行了悼念蔡元培的活动,各大报刊登文歌颂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社会各界名人也都纷纷致电吊唁。毛泽东赞誉他为“人世楷模”。曾分别在武汉和广州国民政府担任过外交部长的陈友仁在挽联中这样写道:

薄元首而不为亮节高风千秋曾有几辈;

容百家之并起宏模雅量当代祗见斯人。

中共中央周恩来送来的挽联是这样写的: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蔡元培之所以赢得如此广泛的尊重和称赞,就是因为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民族精神。曾经担任北大教授的民国名士王世杰在《追忆蔡元培》一文中这样写道:“蔡先生为公众服务了几十年,身后却极为萧条,死后没有一间房屋,没有一寸土地,医院药费一千余元,蔡夫人至今无法付给,就连衣衾棺木的费用还是王云五先生代筹的……捧着一颗鲜红的心来,不带半根稻草离去。”

可以说,这就是蔡元培一生的真实写照。蔡元培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对于金钱和权利根本不为所动——他一生中最大的志向就是追求自由与民主,这一点也是他为后世所崇敬的最大原因,也让他成为了矗立在一个时代中的丰碑。

“他人评价”

傅斯年评价蔡元培:“蔡元培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文化:一曰,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曰,西欧自由博爱之理想。此两种文化,具其一难,兼备尤不可觏。先生殁后,此两种文化,在中国之气象已亡矣!”

著名学者黄炎培评价蔡元培:“有所不为,吾师之律己,无所不容,吾师之教人。欲人知求真一本自由,记从长绍兴中学,以至长北京大学,弗逾初旨。晚而主持科学研究。广纳众流,一贯斯道,从德量浑涵中,确标趋向,嗟余小子,心传窃奉终身。”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评论蔡元培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第九章 南怀瑾——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的国学大师

他为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不论是儒、佛、道及诸子百家,还是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他都有独到深刻之见解,最终立足于现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这,就是南怀瑾,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的国学大师。

“南怀瑾的一生”

生平: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谱名南常泰。他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开始,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战时期投笔从戎,后又遍访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1949年前往台湾之后,先后在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并逐渐成为蜚声台湾的“明星学者”。晚年在江苏太湖大学堂讲学传道。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苏州逝世,享年95岁。

著作:《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孟子旁通》、《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南怀瑾说佛: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佛法禅修参行神仙道学旨要》等数十部著作。

学生:蒋经国、何应钦、蒋鼎文、顾祝同等人。

毕生贡献:南怀瑾精通易经、国学和佛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在两岸影响巨大,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而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并帮助国家修筑铁路、筹集巨额善款,在大陆十余所高校设立了“光华教育奖学金”,其一生贡献可谓伟大而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