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14888200000046

第46章  官宦世家,幼逢劫难

沉沉夜漏绝尘哗,听读伽卢百感加,

故国华胥宁有梦,旧时王谢早无家。

文章瀛海娱衰病,消息神州竞鼓笳,

万里乾坤迷去住,词人终古泣天涯。

——陈寅恪所做《挽王静安先生》,作于1927年6月

陈寅恪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正值眼疾发作在英国伦敦治疗之时。当时,躺在病床上的陈寅恪无所事事,只能听别人朗读熊式一的英文小说。在听到戊戌年间,李提摩太上书光绪皇帝的一段情节之时,不禁内心感慨,便随口吟出了上面这首七律诗。

那么,为什么陈寅恪在听到李提摩太上书光绪皇帝这一段情节之时,会随口吟出这么一首七律诗呢?

答案是:“故国华胥宁有梦,旧时王谢早无家”,原来,旅居英国伦敦的陈寅恪在听到这段小说情节之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家世,因为他出生在一个堪比“旧时王谢”的贵族官宦家庭之中。

1890年7月3日,陈寅恪出生在通泰街的“蜕园”,而这所豪华典雅的园林式住宅的主人就是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宝箴,就是陈寅恪的祖父。

出生在贵胄官宦家庭的陈寅恪自幼就勤奋好学,除了受祖父陈宝箴的一些影响之外,真正给他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父亲陈三立。事实上,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的名声比起乃父陈宝箴的名声也不遑多让,他和谭嗣同、吴保初、丁惠康一起被称之为“清末四公子”。所以,从小就聪慧过人的陈寅恪更是被称之为“公子的公子”,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陈寅恪虽然出生在长沙,但是他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却是在南京度过的。从陈寅恪懂事起,父亲陈三立就将他送到了南京的一家私塾中去读书。

对于很多人来说,出生在这样一个“高干家庭”中的陈寅恪应该会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既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事实却非如此,童年的陈寅恪一直在承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种种不幸与痛苦。对于童年时的陈寅恪来说,印象最为深刻当属祖父的死。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发动了“戊戌政变”,幽禁了光绪帝的同时,还制造了“戊戌六君子”的惨案,而那些支持光绪皇帝和维新派人士的官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10月6日,慈禧太后突然下令惩处支持维新派的陈宝箴和陈三立父子:

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封疆大吏滥保匪人,实属有负委任。陈宝箴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伊子吏部主事陈三立,招引奸邪,着一并革职。

这件事情对于陈家的打击是非常大的,陈宝箴父子痛心疾首,他们并不是因为丢掉官职而痛心,主要是因为自己改革图强、“营一隅为天下昌”的愿望化为了泡影。

1898年冬天,由于被革去了官职后没有俸禄,陈家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之中,无奈之下,被罢免的陈氏父子只能携带家眷前往江西南昌的磨子巷赁屋暂居。而在前往南昌的路途中,陈三立身患重疾险些病死。第二年的春夏之间,陈宝箴突然病逝了。

一代封疆大吏陈宝箴的死让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陈家更显落魄,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贵胄世家在此变故中可谓倍尝艰辛与苦涩,幼年的陈寅恪也不得不承受这场家庭变故所带来的种种凄凉遭遇。但是,陈寅恪并没有因家庭变故而放弃学业,父亲陈三立不管家庭多么拮据,都尽力为儿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幼年遭受家庭重大变故的陈寅恪在父亲的教导下一直有着不错的学业成绩,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一直是亲戚们眼中的“读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