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14888200000006

第6章  夕阳下的鲁西状元府

从来儒雅一书生,未道他人惹可惊。

仪态翩然由此见,衷心愿逞不平鸣。

——傅斯年的《无题》一诗

“儒雅一书生”,这是他一生都最为珍惜的“名片”——不论是站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潮头浪尖上,还是手持烟斗跷着二郎腿坐在蒋介石的对面,他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介书生的模样,不畏权贵、敢说敢当。

这就是傅斯年,那个从没落的鲁西望族中走出来的学术巨擘,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走出来的一代学术大师……

1896年的3月26日,傅斯年出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典型的官宦世家,鲁西望族“傅家”。说起鲁西望族“傅家”,那在山东可谓是名声响亮,因为“傅家”曾经走出了一位功名显赫的状元郎——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于顺治三年高中状元,他不但是大清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后来更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是名副其实的一朝宰相,并且是“圣祖爷”康熙的启蒙老师,死后被康熙皇帝称为“圣朝元老”,赞誉他“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

在走出了大清王朝第一状元傅以渐之后,鲁西“傅家”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官宦世家,此后又相继走出了进士、举人、太学生数百人,出任封疆大吏的人更是不少。但是,等到傅斯年祖父这一辈人的时候,随着大清王朝的日渐衰落,曾经显赫了两百余年的鲁西“傅家”也跟着走向了没落。

不过,对于幼年的傅斯年来说,家道衰落并没有让他的成长的受到太多的影响,毕竟这个没落的名门望族家庭相较于一般的平民家庭来说,不论是生活水平还是家庭教育方面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条件。傅斯年的祖父傅淦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工诗书画。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自幼勤奋好学,攻举子之业,性仁厚,有文名。光绪甲午年(1894年)考中举人,但是他终身都没有入仕,一直担任东平龙山书院院长。童年之时的傅斯年每天除了要去私塾读书之外,回家还要跟着祖父继续学习。可以说,正是这种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傅斯年从小就表现得比一般的小孩要聪明伶俐许多,他的功课成绩不但在同学中出类拔萃,而且也被当地人称为“神童”。

1908年冬天的山东聊城分外寒冷,从入冬以来就下了好几场大雪,当地人都被严寒逼回了屋子内,很少有人愿意外出活动。临近过年的时候,年仅13岁的傅斯年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就在这个寒冬,傅斯年跟着父亲的高徒侯延塽(清末进士,授刑部主事)来到了天津。

为什么年少的傅斯年会在这个时候跟着父亲的学生外出求学呢?非要等着在临近春节阖家团圆的时候来到天津呢?

原来,当时的傅斯年正遭遇了人生中一场大变故,四年前父亲傅旭安因病离世,当时傅斯年年仅9岁,还有一个只有7个月大的弟弟——父亲的骤然离去让这个已经处于没落中的鲁西状元府显得更加的凄凉,傅斯年的童年生活也因为幼年失怙而蒙上了一层阴影。所幸的是,傅斯年的母亲李夫人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她一面竭尽全力为两个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一面严格监督傅斯年的学业。所以,幼年失怙的傅斯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平庸,反而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少年。

学业一直优异的傅斯年很快就受到了父亲的学生侯延塽的重视,侯延塽在前来傅家祭奠恩师的时候,发现傅斯年不仅天资聪颖,其国学功底更是比一般的少年学子要厚重很多,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于是,侯延塽为了报恩,便决定将傅斯年带到天津去读书,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已经处在了巨大的变革时期,新学逐渐兴起并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如果傅斯年一直待在地处偏僻的聊城,接触不到新事物,学不到新知识,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成为一个思想僵化、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学究”。

在料峭寒风中踏上求学之路的傅斯年并没有因为远离家乡而满腹离情别绪,相反,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的他却表现得十分兴奋,不论是在乘坐汽车还是乘坐火车的时候,他都十分的好奇和激动,一直向侯延塽问个不停,像个喜鹊般叽叽喳喳了一路。

傅斯年跟随侯延塽来到天津之后,先是住在英敛之(《大公报》创始人、侯延塽的好友)家里,生活费由侯延塽负担,不够之时,则由父亲生前好友吴树堂接济。由于傅斯年本来就有着不错的国学底子,再加上他到天津以后更是奋发努力地读书,所以他次年便顺利考上了天津府立第一中学堂。

傅斯年考入天津府立第一中学堂后,便搬到学校住宿,开始独立生活。这时候,侯延塽也比之前更加关注他的学业,除经常和英敛之夫妇一起参加一些文士名流聚会之外,还一再地叮嘱傅斯年要多多学习新知识,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变化。可以说,侯延塽就是傅斯年成长之路上的最关键人物,日后成为中国顶级学者的傅斯年好多次在谈起侯延塽的时候,都非常感慨地说道:“我家非侯公无以有今日。”

1913年夏天,傅斯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傅斯年初入北京大学的时候,因为国学功底深厚而进入了乙部(当时北京大学的预科班分为甲乙两部,甲部侧重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乙部则侧重于文学、历史等社会学科)。虽然傅斯年有着不错的天资与国学功底,但是在初入北大的那段日子里还是很费劲,因为北大预科班乙部的前身是“同文馆”和“译学馆”,对外语特别重视,要求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懂外文原著并听懂外文课。而此时的傅斯年虽然在天津学了一些外语,但是距离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不过,生性好强的傅斯年并没有向挫折低头,他整日坐在图书馆里刻苦读书,并且积极地请教外文老师和那些外文成绩较好的同学,最终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之后,他的外文成绩突飞猛进,不但能够读外文原著和听懂老师用外文讲课,外文口语水平也在班里名列前茅。

傅斯年在北大读预科的三年中,不仅仅只会“死读书”,他也以组织能力突出而受到老师们的称赞。1914年,傅斯年同沈沅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会”,创办了《劝学》杂志,其宗旨是研究修辞属文,提高文学素养。最后,他又在“文学会”的基础上成立了“雄辩会”,主张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更要提升思辨能力。因此,他被同学们推举为国文部副部长兼编辑长,一时间成为了班级里的“风云人物”。

在这三年预科班学习生涯中,傅斯年不但和袁同礼、毛子水、周炳琳、沈雁冰(茅盾)、顾颉刚等人成为了预科班中的佼佼者,他的思想也有了深刻变化,慢慢变成了侯延塽所希望的那种“新青年”:他在继续学习国学的同时也开始如饥似渴地吸收新学知识,由传统价值观念的卫道士转变为科学、民主、自由的坚定信仰者,开始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决心成为一个为科学和文化献身的有志青年——从鲁西聊城到天津再到北京,傅斯年已经由当初那个官宦家族中的少年才子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尽管这一路走来颇多艰辛,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而是一直坚定地奔跑在前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