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14889400000445

第445章 孩子做错事怎么办

孩子做错了事,自己却不知道是错的。如3~4岁的孩子,常有把衣服纽扣扣错位,将袜底穿到脚面上等现象;再大一点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顽皮、好打闹,有时会把衣服弄破,或为了探个究竟,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这都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他全然不知错。对这类错误,家长不应过多地责备孩子,更不要说那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应该在如何做上给予具体指导,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进取的愿望,在一次次战胜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本领,学会辨别对与错。

孩子做错了事会拒绝认错。有的孩子个性强、任性,自以为是,做错了事不愿承认,怕认错后丢面子。有的孩子则从来没有认错的习惯,这与家长的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方法不一致有关系,从而导致孩子做错事又拒绝认错。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急于追究错误的大小,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承认错误上。首先,家长必须改变不正确的做法,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再就是鼓励孩子说实话,以亲切的态度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并愿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时严肃地指出:“做了错事又不肯承认是错上加错!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待孩子表示认错后,肯定他的进步,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其严重程度、不良后果等,教孩子应该怎样做,让他从中接受教训,为今后正确的行为打下基础。

有的孩子做错事,怕受惩罚,不敢认错。这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是呵斥就是打骂,常使孩子惊恐万状,无所适从。当孩子做错了事后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只好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要帮助孩子克服和纠正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必须要改变不良的教育方法,坚持正面教育。

温馨提示:

家长制的作风要不得,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最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孩子虽小,但也有独立的愿望,有自尊心,孩子做错了事,家长采取打骂孩子的做法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法。家长要持冷静的态度,分析孩子做错事的原因,本着重动机、轻后果的原则,原谅孩子因生理、心理因素及缺乏经验造成的过失。孩子毕竟是孩子,但是对其行为、品德上的错误则要毫不客气地给予严厉批评,绝不姑息迁就,以便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