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14889400000550

第550章 如何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6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作出较大的贡献。

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生理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情绪的快感,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作兴趣,兴趣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

兴趣的培养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孩子喜欢玩“开汽车”游戏,我们可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对汽车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孩子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

孩子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进智力发展。

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孩子的心灵和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良好的情感是儿童成才的催化剂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叫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良好情感的培养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

和谐、欢乐、团结的生活环境是健康情感的重要条件,将爱与合理要求相结合,不仅使儿童充分得到爱,而且也能制止儿童不合理要求。

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是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如:对祖国的爱,是建立在对祖国的认识上,对父母、老师的爱也是如此。没有以认识为基础的情感,就会失去理智,从而会干出愚蠢的事情来。

孩子知识贫乏,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感情用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及其反作用。

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幼儿的腐蚀。

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去理智地思考,促进智力发展。如:高位速算法的创建者史丰收,他从小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在其祖父、父亲的关怀、引导下,经过努力探索,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

通过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陶冶孩子的情操,为幼儿智力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背景。

意志力是儿童成才的柱石

意志力是为实现某种目的,在行动上自觉克服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

意志和行动分不开,人们总是按事先考虑好的目的、计划去行动,努力克服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叫做意志行动。

意志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

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像人走路一样,预定走五千米,走到二三千米时就会感到累,预定走五十千米,走了二三十千米才觉得累。

当然孩子小,一下子达不到更高的目标,做家长的眼光要放远些,破除过去“养儿防老”、光宗耀祖的陈旧传统观念。长远、崇高的目标,要从近处着手,逐步培养、引导孩子向长远目标奋进。

家长要想将学习目标变成孩子的志向,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定得过高或过低,一旦目标制定,要严加督促,严格执行,决不妥协。

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的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向孩子讲述居里夫人在极艰辛的条件下学习和钻研的事迹,张海迪与疾病做斗争并顽强学习的事迹,都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意志。

让孩子参与检查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意志。如:某家长与5岁的孩子共同制定意志训练十项计划,每完成一项,都让孩子自己贴上五角星促使孩子意志品质的发展。

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什么?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社会、对劳动、对人、对己、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性格是社会关系在人脑中的反应,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标志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原则和方向,占个性的核心地位,有好坏之分,故从小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

性格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有可变的倾向,它不是偶然的、一时的举动,而是经常一贯的表现。性格一旦形成不易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性格的稳定性特征,但也不是绝对的,性格还是可以改变的,不过比起其他方面来就缓慢得多了。

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需改变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勤奋也能弥补智力的不足。

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它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幼儿应形成哪些良好的性格呢?

(1)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2)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

(3)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

温馨提示: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