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南极北极哪里冷
14890300000034

第34章 鸟的平均体温

鸟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脊椎动物亚门下的一个纲——鸟纲,其主要特征是: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骨多孔隙,内充气体;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卵生。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失去了飞行的能力。

鸟是恒温动物,体温较高,通常为42℃。鸟类体温调节机制的发育从亲鸟孵卵时开始,但因种而异。鸟的体温调节机制由它的神经内分泌控制,不同鸟的生长、体温调节机制建立的迟早存在差异,羽毛的覆盖在体温调节机制建立中起辅助作用。

鸟类,作为恒温动物,具有高新陈代谢率,从体内产生热,它们也具有精巧的冷却机制,可以帮助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变温动物却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很显然,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一般会加快,所以让身体变成温度较高的恒温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身体的活性。这当然有一个限度。当过量的热排不出去,而信息又来得太快时,这个系统会瓦解。最适宜鸟类运作的温度是在42℃。

鸟类的身体所获得的能量,有70%以上转变成了热。然后这些热又需要发散到四周的环境里去,否则身体会像任何过热的引擎一样,因为过热而停止正常运作。

鸟类的产热机制很复杂,这是脑必须监控的另一个复杂过程。静止状态下,脑以及身体内部器官比如心脏、肺脏和肾脏所产生的热超过全身产热的2/3,虽然它们本身的质量只占全身不到10%。运动的时候,肌肉所释放出来的热可以增大10倍,超过其他热来源。然而,即使是在这些产热的极端状况下,体温仍然可以保持恒定,而且基本的本能反应仍然如常。这要归功于在体内热产量升高的同时,身体能够把热快速地传递到四周环境中。健康人的体温在37℃左右,昼夜体温稍稍有点儿不同,不过相差不会超过1℃。

鸟类的正常体温是由大脑统一支配和调节的,平时,大脑通过体内的产热系统,如肌肉、肝、心、脑等,以及通过体内的散热系统,如汗腺、皮肤等,来使鸟保持正常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