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南极北极哪里冷
14890300000033

第33章 彗星接近太阳时的表面温度

彗星是宇宙中一类奇特的天体。由于它来去迅速,外形又非常独特,拖着朦胧的长尾,似乎预示着不详,古人对于彗星的出现充满神彗星从形态特征上可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秘、恐惧和敬畏感,将其视为灾祸的预兆。巴比伦人把彗星的出现与火灾和洪水联系在一起,犹太人相信彗星代表即将到来的洪水,罗马人认为彗星代表天火降落到人间,中国人则把彗星称为“扫帚星”,将其出现与人间的战争、饥荒、洪水、疫病等灾难联系在一起。中世纪的欧洲人将彗星视作披着长发的悲伤女巫,代表神降罪给地球上的人们。

16世纪末期,丹麦科学家第谷首次通过观测证明,彗星比月球遥远得多,是位于行星际的天体。17世纪,牛顿指出彗星的运行轨道跟行星一样,也是围绕太阳的椭圆形。直到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首次测算出彗星的周期和轨道,并预言了当时人们较为了解的一颗著名彗星的回归时间而被证实,人们还因此而将该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至此,以往笼罩在彗星身上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迄今,天文学家和业余爱好者们陆续观测发现了1600余颗大大小小的彗星。然而这仅占彗星家族的沧海一粟,因为彗星自身的体积较小,只有到距太阳很近的地方才能被人们观测到。据科学家估计,太阳系内的彗星数量至少有1700万颗之多,它们大多分布在太阳系的边缘地带。

彗星星体从形态特征上可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彗星头部中央的亮点称为彗核,彗发是彗核周围延展相当大范围的朦胧大气,彗尾是从彗头往背向太阳方向延伸很长的光带,主要由被太阳辐射电离的气体离子和尘埃粒子组成,它们能够反射和散射太阳光芒。

彗星在绕太阳公转中,其亮度和形态随它离太阳远近而变化。当彗星离太阳较远时只是一个很暗的光点。随着彗星走近太阳,彗发开始变大变亮,并开始生出彗尾。当彗星到达近日点时,彗发的半径可达10万~100万km,彗尾长达上亿千米,个别彗星的彗尾可长达3亿km,超过太阳到火星的距离。之后随着彗星远离太阳,彗发和彗尾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通过光谱观测分析和飞船对彗发中尘粒物质探测的结(海尔-波普彗星)果表明,彗星物质绝大部分集中于不大的固态彗核中,彗核物质主要由凝结成冰的水、氨、甲烷、氮、二氧化碳和尘埃微粒等混杂组成,俗称“脏雪球”,平均密度为1g/cm3.当彗星接近太阳时,这些原本冰冻的凝固体受热后开始蒸发、气化、膨胀和喷发,就产生了体积很大的彗发。当靠近太阳时,彗核的表面温度可达到50℃,气体离子和尘埃粒子由于受太阳辐射压力的推斥作用,产生背离太阳方向延伸的壮观的彗尾。

彗星每接近太阳一次,彗核就会变小一些。当它将气体、尘埃和冰雪物质完全挥发掉后,便不再出现发光的彗发和彗尾,仅剩下一堆沿轨道运行的岩石块。这种处于“死寂”状态的彗星也称“暗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