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南极北极哪里冷
14890300000036

第36章 中生代地球赤道附近的年平均气温

很多人都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片中巨大的恐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些恐龙生活在距今约1亿年前,当时的气候普遍比现在温暖,到处生长着茂盛的裸子植物森林,两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9℃,赤道附近约为28℃。

科学家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呢?秘密有两个,一个是从地下挖掘出的古生物化石,另一个是确定这些化石存续时间的地质年代表。

19世纪起,科学家通过考察地质构造、矿物的形成、岩石中的物质成分、沉积岩的层次及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逐渐了解到地球诞生至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演化过程。地下岩层是从远古到今天逐步累积的,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逐页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史。确定这本书前后顺序的“页码”就是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因为生物的进化是有序的过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多细胞的复杂生物一定是从单细胞的低级生物进化而来。

科学家以古生物化石为依据,划分代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单位和时间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能够反映地球相对年龄顺序的地质年代表。地球最古老的时代称为太古代,时间是从地球诞生后到距今24亿年前。当时地球表面已经形成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地壳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后来出现面积广大的原始海洋,从中诞生了原始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之类最低等微生物。

其次是距今24亿至5.6亿年前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覆盖着,晚期出现了大片陆地,海洋中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命,并逐渐向无脊椎动物进化。

距今5.6亿至2.5亿年前是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是生物大进化时代。此时地球发生了强烈的板块构造运动,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并出现剧烈的造山运动。这一时期气候比较温暖,海水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寒武纪起,众多海洋无脊椎动物数目爆发性增多,以后又出现了鱼类和两栖类;其中一种鱼类用鳍爬行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原始藻类登陆后,以往光秃秃的陆地逐渐变绿。

距今2.5亿至6400万年前是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此时是爬行动物繁盛的时代,恐龙统治了整个地球,还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逐渐被裸子植物所取代。

新生代始于6400万年前,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这时地球的面貌已与今天基本相似,恐龙灭绝了,哺乳动物逐渐兴盛起来,被子植物空前繁盛。在距今约240万年前,古猿逐渐进化成现代人,从此开始了人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