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你一生的修养
14891700000002

第2章 修养是前行的动力

修养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修养是一股支配人生的强大动力,能助你在竞争中轻松取胜,能让你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广阔,能让你的人生因此而改变。历史上凡成大器者,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除了智慧、才学、谋略和机遇之外,良好的个人修养不能不说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周恩来作为中外现代史上最有光彩的少数人物之一,他以人格魅力及个人修养赢得了人们的崇拜与敬仰。所有这一切,首先应当归功于他给自己制定的个人修养原则。1943年3月18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三日,按农历算是周恩来的45岁生日。这天,同志们准备为周恩来同志开一个简单的祝寿会。周恩来知道后坚持不出席。就在这天晚上,他在自己的办公室,伏案提笔,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

1.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2.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3.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4.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5.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6.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7.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这篇《修养要则》可以说是周恩来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凡是读过这篇《要则》的人,都会对它留下深刻印象,都会把它当作对人生修养最佳的诠释。周恩来就是以这种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了自己45岁的生日。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周恩来从青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以后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自己人格修养的要求。1963年他仍然说:“我今年65岁了,是不是已经修养得很好,不必改造了?我不敢这样说,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是的,周恩来总理毕生都在认真实践着自己的修养要则,他把人民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内化成了自己的人格,深入到自己的血肉,攀登上人格境界的巅峰。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的《领袖们》一书中作过评价:“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所知道的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特殊的修养……”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有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高尚品德和良好修养的生动体现。

任何时代也不乏怀才不遇者,他们或不修边幅,或桀骜不驯,或目光短浅,或浅尝辄止。我们不能将他们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学艺不精或者运气不佳,而忽略了个人修养对人生成败的决定作用。

人之成败不在于文化深浅,用功多少,智力高低,一半在自己的人生修养上。对于现代人来说,即使学历再高,学到的也只是“工具”而非人生的真谛。“工具”有李逵之板斧,有姑娘之绣花针,但是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工具”永远也不会转化为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

北大历史系高材生范美忠毕业后在四川一所中学教书,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来临时,他没有组织学生撤退,反而自己首先逃跑。而且振振有词地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种言辞立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于是大家一致声讨“范跑跑”。

“范跑跑”虽是北大的高材生,但他所学到的那些知识只是“工具”而已。他缺少的是良好的修养以及优秀的品格。只有培养自己的良好修养,才会使我们看到未来生活的种种希望。在通往成功和梦想的道路上,修养会成为你灵感的源泉,成为开启你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正是这种修养和品格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平添了动力。所以,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修养和优秀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