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产业十年
14892000000021

第21章 存在的问题

尽管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最核心的症结在于学科缺乏独立性,教育资源和经费的投入与配置严重不足。

1.难以满足规模化培养高级经营人才的需求

无论是通过学历教育还是继续教育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都是文化产业学术与教学机构的重要目标。但是在目前,小规模的培训难以改变人才短缺的现状。现有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整体特征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而非管理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大,整体人力资源文化知识层次偏低,缺乏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形成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经营管理者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并以不懂管理、营销、策划和资本运作者居多;二是目前经营管理者缺乏创新精神,没有经营管理大型文化集团的丰富经验;三是当代急需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显然国内的经营人才还需进一步学习、提高自身融入国际文化产业的能力。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文化创意人才不足就业人口总量千分之一,行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显然,加大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力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学者们普遍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创意人才的短缺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仅是数量上不足,我国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在人才构成上,也存在不平衡。”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范周教授说:“创意产业涉及十几个行业,人才构成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传媒行业发展比较早,目前人才已经相对饱和。而新兴的如动漫和游戏行业,人才就比较缺乏。”

从文化产业的视角来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还包括对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专业人才进行提升和文化产业综合知识的培训。学科设置的滞后性妨碍着这一进程。

2.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但是,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要学科建设和人才育成模式、培养模式创新的双重支撑,也需要整体的体制机制改革的配合。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张祖德认为,需要加强大专院校的文化产业学院、院系、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着力培育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即所谓的“新媒介人”阶层,如艺术经纪人、传媒中介人、制作人、文化公司经理等。同时,要优化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这方面的人才本来就短缺,构建良好的用人体制和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还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成才提供良好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实现以人才推动产业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陈夷茁曾对记者说,造就文化创意人才,一定要进行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传媒做的是内容产业,内容是核心竞争力,而内容又依赖于人力资源,是靠创意、才干,是智力劳动。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文化单位目前仍是事业性质,不仅妨碍了人才的流动,而且制约了单位内部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必须推进用人、分配制度改革,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董峰形象地说,所谓艺术管理人才,就是能够在艺术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人。现在不缺艺术创作人才,也不缺管理人才,缺的是艺术管家型人才。江苏新天地演艺中心经理杨润森说,文化产业生产的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而是“非标准化”精神产品,因而,其管理者需要复合型人才,艺术、管理、经济、市场等各方面都要相通,才能在文化市场上游刃有余。

3.现有专业设置与上级学科不对应

任何一个学科发展,都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研究对象、基本构架、逻辑起点等。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全国211和985学校中,文化产业专业的所属院系五花八门,包括经济类的、文史类的、传媒类的,还有艺术类的。这无形中导致某些院校偏重经营管理,有些偏重媒体或人文领域,甚至还有高校将其归于文化遗产方向,不一而足。对此,在“2008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上,王建龙副教授表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不能再依附于其他学科与学院,而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的负责人要清楚文化产业专业究竟是什么。“做研究的可以搞,从商的可以搞,法律专业的可以搞,但是学生要毕业、要吃饭,我很着急,我觉得对不起我的学生。”

另外有专家认为:文化产业在高校中的学科发展和资源整合,主要是通过独立学科的设置。但实际上,文化产业的学科归属一直不明确,尤其是一级学科不明确,其在高校之中面临着困境,形象地说是“四不像”——说管理不是管理,说艺术不是艺术,说经济不是经济,说文学不是文学。有的学校设在管理学,有的设在经济学,还有的划在其他学科。专业定位也不明确,有的学校是试办专业,有的学校作为方向。而在培养目标上,与其他专业还存在着趋同化的问题。

各个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的侧重点不同,因为文化产业专业大多都是挂在其他系的名下(比如山东大学是设在历史文化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是设在艺术文化学院),所以无法形成一种统一的标准。课程安排总体上的特点是比较凌乱,只要与文化产业这个边缘学科有关的课程都进行开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很散乱,涉及面太广,不系统,无法找到一个集中点随之向外延伸。清华大学集中了七个文科院系与八个博士点的学术力量将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放在新闻传播学院,侧重于软科学的对策研究与新媒体的核心技术研究;其他的高校有的放在哲学学科的下面,有的放在文学学科的下面,有的放在政治学科的下面,侧重于人文与文化的研究。

有些院校的文化产业专业归属问题也值得探讨。有的归属管理学院、有的归属文学院、有的归属文化学院、有的归属新闻传播学院,等等不一。文化产业专业办学还要快速脱离传统专业的束缚。尤其是中文和历史这样的传统专业,它们办学历史较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但同时也有对新兴专业的歧视心理和抑制行为。相对来讲,观念陈旧、投资较少、支持不足。有些文化产业专业的负责人没有实际行政权力,做实际工作阻碍重重,所以早出笼早起飞。

4.学校教育与市场互相脱节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善,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的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管理方式主要是依赖指令性的行政手段,这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处在低水平状态的原因之一。管理的低水平既表现在领导者的素养上,特别是指那些原先不是专管文化的领导者和负责人,也体现在管理专业人员的缺乏上。我国大多数文化产业管理人员主要有两类:一是一般的企业和事业领导人员,更多的是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员,他们的管理类同于一般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管理,或是借用一般企事业管理办法来管理文化;另一类是文化(艺术)专业人员,但非文化产业专业管理人员,他们有某一类文化或艺术的专长,但不通晓其他专业或不懂宏观的管理。所以,为了确保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赶紧培养大量文化产业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这些人才的培养或者提升必须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包括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相对应。

专家指出,由于学科积累不足,有时各个单位还是急来抱佛脚,仓促上马,各种基础性建设大大滞后,其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目标和效果在近期内恐怕很难令人乐观。再加上我们的高校在教学方法上,大都仍沿用过去那种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地位、重传统模式轻改革创新、重应试教育轻思想品德教育、重知识传授轻智力开发、重教法探讨轻学法研究、重理论培养轻实践应用、重有形扩张轻内在素质升华的做法,像文化产业这样的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都特别强的新兴学科,培养出的人才能否经得起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5.优秀教材不足

核心课程不统一,造成高水平教材的缺位,这实质上是与基础理论研究依然不足及师资比较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又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教材更新缓慢一直为有识之士和学子们所诟病,一些传统学科的教材往往连续使用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变化和更新。但对于文化产业专业来讲,这样的教材是不符合中国文化产业培养人才需求的。此外,由于文化产业专业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特点,要求培养的又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中既有文、史、哲、经、管、法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又有外语、营销、策划、宣传、制作、艺术设计、涉外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还要进行计算机等理工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教材的编纂也必须体现跨学科、复合型、模块式的原则,因此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指导经营管理具体方法的教材数量相对少;二是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原创性的少,主编的导论之类的较多。

6.师资力量短缺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兴学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毋庸讳言,与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一些专家学者习惯于抱残守缺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我国高校原有的师资配备中,文化、艺术、经济、管理、旅游、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他们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取长补短,其知识结构是会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他们或对新知识缺乏兴趣,对新的挑战缺乏迎战的勇气;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而作为新兴专业,又没有多少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这样,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当然,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可以也必须从校外聘请业务专家开一些讲座,但这只能部分化解师资问题,而且讲座的理论性、系统性与稳定性也都难以保证。

从师资力量上来讲,大部分院校都没有专业的文化产业教师队伍。这也不难理解,学科起步本来就很晚。现在从事教授文化产业相关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其他学科上转过来的(比如有的教师曾经是研究文艺学的,有的是研究经济学的),他们也大多是处于初步接触阶段,所以难以形成一种系统化的理论支撑,只能在自己固有的理论基础上加以补充,从而无形中使得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与现有的事实产生一定的偏颇。

大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传统专业转入到这个领域里来,还有一小部分来自于实践一线。有些高校在这个专业的办学过程中,实际准备不足,因此,显得不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受传统专业观念的制约,在课程设置与专业教学模式上显得单一,理论陈旧,没有实践经验。有些来自于一线的实践者,实践经验有余,而理论又显不足,甚至还有的教育者责任心不强。另外要说的是,相对来讲,著名院校吸引师资的能力很强,也很好解决师资问题,但地方院校受机制、办学条件以及区域经济状况的影响,引进师资和稳定师资队伍都成为一个共同性的问题。近几年,尤其是教育部评估期间,高校间发生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有些学校在评估期间大量采用重金吸引人才,评估之后却停缓了招聘人才的行动。在师资不稳定的情况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都难以稳定、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水平,人才培养也很难提高,难以达到设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