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有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需要政、产、学等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作为独立学科发展的力度,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支撑作用。
1.政府应当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滞后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的瓶颈之一。人才包括各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人才,如在北京大学开设的《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中,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定义为:这类人需要对产业环境进行评估和把握,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选拔人才,对策划、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统筹和运作,站在全行业的角度审视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对市场要有判断力。作为经营人才的代表职业,包括各报刊、杂志的社长,唱片公司、网站、演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电影、电视剧的制片人,演出场所的经理,演出院团团长,以及相关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等。他们是所在企业中举重若轻的人物。另一方面还包括政府的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和高校教师队伍等。
当然,市场人才的匮乏尤为突出,需要加快人才的培养。由此,政府应当重视人才,提供良好的人才开发培育环境,特别是促进完善激励制度。政府在制度上应当创造由市场发现和培育文化企业家的大环境,更新开发研究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着眼于激发人才内在潜能和创造性,健全绩效管理,建立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收入分配方式,实行适合文化实体特点的薪酬制度、奖励制度,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另外要强化对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薪酬激励,逐步推行经营者年薪制;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允许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贡献得到回报,人才价值得到体现,以更好地吸引、聚集和稳定人才。
2.完善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属性
完善学科建设一直是学者们努力的目标之一。陈少峰、向勇、熊澄宇、焦斌龙等人都有过相关的发言。熊澄宇认为,创意作为一项产业,对于创意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创意人才应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素养。但目前创意人才培养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创意还没有进入学科目录,而是分散在各个学科下。尽快申请进入学科目录,形成以一个学科为主,多学科辅助发展的学科体系,有利于创意人才的培养。当然,不同地区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别。
目前文化产业的学科归属学界尚无定论,尤其是属于哪一个一级学科不明确。比照国家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文化产业与一类学科中的经济学、文艺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管理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参考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尽早明确文化产业的学科属性。只有如此,才能改变目前培养目标模糊、课题设置不合理、教育形式单一、教育体系单薄、教育层次不明、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效果评估体系缺失等弊端。
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学科建设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文化产业专业特点(即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专业)和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文化产业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应体现跨学科、复合型、模块式的原则,既要开设培养文化底蕴和艺术素质的课程,又要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所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尤其是管理学类课程应结合文化产业及其子行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必须是“文化产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避免成为脱离文化产业实际的泛泛而谈的经济管理类课程。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有10多所院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是文化产业的跨学科属性决定了各个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往往基于自身的学科资源,如拥有比较丰富的艺术学科资源的院校,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往往以艺术管理的相关课程居多。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无论如何,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应该以管理学为基础,应该在管理学核心课程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也是教育部批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的根本原因。
3.加强师资力量
加强和完善师资配备与培训。我国高校原有师资配备中,文化创作、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教师分散在不同的院系和专业,彼此缺乏整合与交流合作,导致文艺创作教师不懂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而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教师又不懂文艺创作,这种师资配备结构培养出的学生必然是不符合文化产业人才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文化产业专业师资配备必须整合原有院系和专业师资的力量,既要配备文艺创作教师,也要配备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师,并且要求不同专业特长的教师彼此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努力使教师成为适应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复合型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立一支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能否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创造性的培养对策,是实现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可通过派遣教师到文化产业公司挂职锻炼、高等院校进修、引进人才,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文化产业是一门交叉性学科,高等学校可加强校内合作,实施“一师多用”,有效利用学校内现有资源与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最终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4.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一个从底层到高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阶梯式培训模式。提倡在大学中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培养人才体系,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同时尝试MBA、EMBA等国际化教育模式,并丰富在职在岗以及出国短期培训等形式。靠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制定人才战略,针对文化产业的具体特点来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在长线培育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鼓励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机构。
科学设置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里可开设综合性的文化产业(或文化管理、艺术管理)专业,专门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高层次人才。这种专业设置所培养的人才应是符合“宽口径、厚基础”要求的,可以适应文化产业各个领域或子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需要。另外,由于文化产业是多行业和宽领域的行业,所以可考虑在文化产业专业下面开设有关专业方向,以深化某一子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金元浦指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徘徊在文化自己的领域之内,人才流动不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突破人才“专业限制”,需要大量的管理、科技和经济人才带着比较高的产业领域经验进入到文化创意产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近几年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一个遗憾,就是大部分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管理的人都是来自于文科背景,如文学、哲学等。”李向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要想进一步深化,没有经济学家的参与比较困难。文化管理最重要的是文化投融资人才,这些人要求首先要懂经济、财务、金融方面的知识,也要对文化有感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东风则认为,文化产业类的院校、专业应该主要培养能够把文化、文艺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但这种复合型人才并不是“大杂烩”,而是以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质为根基的特殊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是:以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技术类的课程为主干课程,以人文类(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等)的课程为辅助课程。
从目前情况看,解决文化产业人才短缺,仅仅依靠正规高校的本科教育也是不够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高校的文化产业本科教育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问题都还需要理顺,需要时间来完善;另一方面,文化企业需要的人才是既要懂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实践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本科教育从定位上来讲仅仅是基础教育,而不是职业资格的培训,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很好的实践教学安排,那么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可能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另外,一些更高层次的文化产业科研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包括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所急需的师资,仅靠本科教育也难以胜任,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势在必行。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第一,要继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主渠道作用,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培养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培养文化产业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MBA。以期尽快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研究人员和高校专业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第二,加快新上文化产业专业的审批,让更多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设文化产业的院系和专业;第三,可考虑发展文化产业网络教育,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办,也可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网络教育办学机构;第四,加强专业资格培训,以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第五,针对文化产业专业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另外,必须与文化产业市场密切接轨,增强文化产业个案研究和市场调查,参与各类文化产业项目研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短人才与人才市场接轨的适应周期,满足现代社会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甚至可以考虑在文化产业企业,特别是跨国文化产业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途径。作为人才培养的应急机制,文化产业部门还可以通过委托、定向培养、双向交流等多种途径,到国内外名校、研究机构学习、进修,也可以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集中短期培训和举办文化产业论坛等方式,培养一批营销策划、文化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的规划、认证和监管。政府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管理机构,负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协调和经常性监管等。同时,还应考虑设立文化产业教育认证机构,对文化产业教育机构实行认证制。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首先,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培养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开设文化产业的院系和专业,培养文化产业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MBA,也可考虑将与文化产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学校(包括中专、大专或本科院校)改造成文化产业专业院校或职业学院。为使文化产业的学历教育能得到国家的承认和社会认可,教育部应尽快修改专业目录,增设文化产业专业;其次,发展文化产业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可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办,也可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网络教育办学机构;再次,加强专业资格培训。为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规范,应实行文化产业的专业资格认证制度。
建立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需要完善包括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扩大办学规模。要注意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以培养中级文化产业人才为主。鉴于我国尤其缺乏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应特别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增加教育投入,在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提倡联合培养和学科交叉,以提高人才层次的合理性。
5.借助社会力量,实现产学研结合
高等学校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可以加大力度借助社会力量,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一方面,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拓宽融投资渠道,解决高等院校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瓶颈;另一方面,合作方可以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团队,解决高校发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困难。
借助社会合作者的资金、市场和经营管理经验,借船出海,实现互利共赢,加快高等学校文化资源及科研成果的输出和转化,做大做强高校的文化产业。北京世纪谨勤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此方面所做的大胆尝试。世纪谨勤公司设立于2007年8月,是由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设立之初,公司的股权的构成为“4+2+4”,即40%的股权由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控制,20%的股权分配给相关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教师,其余股权则由核心经营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持有。股权结构的社会化和多样化,整合了学校平台、专家资源和专业化的市场管理团队,形成了一个多方共同实质性参与、责权利明晰的经营实体。这种经营模式同时也是对人文社科类产学研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立足学府,服务社会,加强人文社科产学研互动机制研究和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人文社科类产学研互动机制的不健全是阻碍目前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发挥在科研方面的优势,立足自身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对人文社科类产学研互动机制的研究,将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率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科研效益的标准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互动机制,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比率,为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续支撑。此外,高校还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培养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实施文化人才引进战略,吸引国内外文化产业高端创意人才、高级运营和管理人才来从事高校文化产业工作,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 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