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未来十年,主要是涉及趋势的判断,其中也包含着一种复杂的情形,即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围绕目标管理来完成实现未来十年发展战略。显然,我们必须以目标管理的视角来做出预测。因此,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第一,立法和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立法和政策体系的完善,是在文化艺术立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预计政府将逐步加快文化艺术的立法,包括文化艺术赞助的立法,并且在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同时完善上位法的制定。此外,可以预言,中央将在“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制定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政策。各地政府也都将制定文化产业的“十二五”规划和具体的扶持政策。
第二,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虽然各地发展水平不一样,一些地区较早进入文化产业中等发达水平,但是在十年之后,整体上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可以达到GDP的7%-8%左右。预计北京市的文化产业将占到GDP的18%左右。
第三,各方面对文化的投入将增加。文化消费将持续攀升,特别是娱乐支出将大量提高。人们在职业选择上更青睐文化产业,教育部门也将开始设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管理独立学科,因而文化与文化产业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的费用不断提升。随着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逐步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也会加大。
第四,行业分割和区域分割将基本改观。行业分割和区域分割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特别是打造50个销售规模以上企业集团的目标带动下,推动改革,打破围棋棋盘状的分割局面,将逐步成为现实。
第五,民营文化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将稳步获得国民待遇,不断提升竞争力。有大批民营文化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并开展企业并购。因而可以实现民营文化企业新跨越。
第六,文化产业成为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力量。中国政府和各地政府将重视依靠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优惠政策扶持下,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实现文化内容的贸易平衡。同时,中国当代内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大大增强。
第七,以文化产业带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改造方面,文化产业的方法和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珠三角等地将取得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同步化发展和附加价值的同步提升。
第八,文化产业深入人心。未来十年中,由于文化产业的地位不断上升,人们习惯于依靠大众文化产品来休闲和满足精神需求,因而将逐步完成观念的转变。未来十年中,像“超级女声”等形态的文化产品将不再受到精英人士的排斥,而是成为满足两个效益的基本模式。总之,文化产业将在发展中获得其应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