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011

第11章 从闲谈中破译对方心态

如何从一个人的语言密码中破译对方的心态呢?闲谈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闲谈的氛围轻松愉快,可以使对方卸去心理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被秘密任命为日本首相。各报记者都很想探得内情,拼命追着参加决定会议的大臣采访,却都一无所获。这时候,有位记者有心研究了大臣们的心理后发现假如问题提得巧妙,他们会不自觉地露出一些迹象,有可能探得秘密。于是,他向一位参加会议的大臣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秃子吗?当时有三名候选人:一是秃子,一是满头白发,一是半秃顶,这个半秃顶就是东条英机。在这看似无意的闲谈中,这位大臣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具体的答案,可聪明的记者从大臣听到问题之后的片刻犹豫,就推断他是在想半秃顶是否属于秃子,从丽推断被任命的首相人选。记者就这样从随意的闲聊中套出了他需要的独家新闻。

有些见识浅薄、没有心机的人会轻易地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倾诉给别人。对于这种人,你不应和他保持更深更多的交往,彼此做普通朋友就行了。

假如和某人相识不久,交往一般,他就忙不迭地把心事一股脑儿地倾诉给你听,还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表面上看来是很令人感动的。然而,可想而知他也会在其他人面前有同样的表现,说出了同样的话,绝不是一个可以深交的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在其高谈阔论时千万不要附和他,最好是不表示任何意见,只敷衍敷衍就够了。

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经常喜欢散布和传播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让别人听了以后感到忐忑不安。他们心地并不是太坏,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满足一下他们不甘沉寂的虚荣心,在被压抑的虚荣心获得满足之后,也就消停无事了。

另有些人的谈话从不涉及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他们的话题总是涉及别人的一些琐事或隐事秘闻,甚至对他人的一举一动或花边新闻捏着不放。这是些喜欢窥探和侵犯别人隐私的人。或许是因为内心孤独,或许因生活空虚,没有生命的激情,他们过于关心自己不太熟悉的事情,并且十分热心地去谈论它们。

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无论在何种场合与何人交谈,都爱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吹嘘自己当年的奋斗经历。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光荣历史。其实吹嘘的结果,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好。

从某个方面来分析他们,可以发现他们是对现实不满的人。只是没有用怨恨的语言倾诉他们的想法,而是用自我表现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他们还不知道这种自我吹嘘的言谈,正表明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完全靠怀旧来生活。也可以看出他们陷人了某种欲求不满的环境中,可能他们的升职遭受阻碍或者无法适应目前所处的环境。所以他们希望忘却现实,用回味往日辉煌来逃避现在的低迷无奈。

分析一个人的内在表现时,他的潜在欲望不但隐藏在话题里,也体现在话题的展开方式上。

聚会上,大家交谈正欢时,有些人会不顾别人的谈话,突然插进毫不相干的话题,这就是相当令人讨厌的。

有的人在和别人谈话时常把话题扯得很远,让人摸不着头绪,或者不断地变换话题,让人觉得莫名其妙。这些方式都表明这种人有着极强的支配欲和自我表现意识,在他的意识中,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而是我行我素,让别人都听从他的主张,以他的意见为主导。

政府官员或企业领导都常有滔滔不绝谈话的习惯,其实,透过这种表象,可以看出他们担心大权旁落的心理状态,也看出他们喜欢占据优势地位,掌握话题开展主动权。

话题的内容丰富固然是个好现象,但展开面过大,一切都毫无头绪,就会使听众感到索然无味。假如某人说话时总不断改变话题,东拉西扯;那就表示他的思想不集中,是个缺乏理性和逻辑思考能力的人。

一个优秀的沟通者是不会总谈论自己的,而是将对方引出来的话题分析、整理并有序展开,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倾听对方的谈话上,不断地从对方身上吸取更多知识和信息。这一类型的人很想理解别人的心思,具有宽容的心态,有真正的君子风度。

苏东坡是宋代文学家,他极具语言的天赋,长于沟通的他非常注重别人的谈话。和朋友聚会时,他总是会静下心来听他们高谈阔论。在一次聚会中,米芾问苏东坡:“别人都说我癫狂,你是怎么看的?”苏东坡诙谐地一笑,“我随大流。”众友为之大笑。当朋友持不同观点时,他则以“姑妄言之,且姑妄听之”的态度对待。

若某人经常使用“嗯……还有……”“这个……”“那个……”等口语,则表示他说话和思维五条理。同样是使用连接词,常用“但是……”、“不过……”的人,一般被认为思考力较强。当他们讲话时,脑子里会有相对语以便对发言进行过滤求证。能言善辩、头脑敏锐的人,就是指此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