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005

第5章 没有解不开的结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意识,人们不同的思想意识构成了纷繁美丽的世界。同时,也正是由于阵线不同,团体与团体之间、人和人之间就不可能永远保持一致,就难免会出现争执与误会,但关键在于,你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争执大多始于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笑话、一篇文章、一个脸色、一封书信、一则传闻或一件用具等都可能成为产生误会的原因。

有些误会虽然初时不深,但若未及时消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愈益加深,甚至促使误会的双方成为仇敌。

人生在世,精神的愉悦胜过一切,而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无疑是构成心情愉快的重要因素。但是误会则使本就和谐或可以和谐的关系恶化,造成人际关系中的遗憾。所以说,这种因误会恶化的关系比直接的不良人际关系更糟糕。误会是对美好关系的破坏。这种破坏并非主观的、有意识的、故意的,而只是因为互相的隔膜、意识的不可通性、感情的客观障碍所致。

争执既已形成,无论是你遭到了误解或你误解别人,唯有互相沟通才能达到彼此理解,使误会消除。

通常,容易与人产生争执的是这样一些人:交谈交往极少者、互不了解个性者、性格内向者、个性特别者、自视清高者、狂妄自大者、神经过敏者、信口开河者、挑剔者等。

与上述这些人来往,不论是初次的或多次的,你都要注意你的言行是否容易产生歧义,是否可能引起误解,是否含有对他的偏见和误会。

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经营着的一片小天地,来形成他之所思、他之所言、他之所行,形成他自己的特色。有些人的这片小天地呈开放状态,可以随时接纳所有的人。有些人的小天地则呈封闭状态,他们不好交际、不善交际,也不易交际,与之交往首先要启开那扇封闭的门,待你走进去后才可能与之沟通,否则,你只能单方面揣想他们的想法,这样,各种各样的误会都可能产生。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被误解了,最简便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直接与误解你的人沟通,推心置腹,坦诚相见,不要闷在心中,更不要胡乱猜忌。你可以借一次家宴、一场舞会、一个约会或一通电话互诉衷肠,以心换心,解开疙瘩,重归于好。

可能你和对方没有这种直接沟通的机会,或者你觉得面对面的方式有些难为情,那么你可以用书信详尽地解释,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如果对方对你误解太深,已经对你有了偏见,甚至把你视同仇敌,消除误解就要困难许多。既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又要有足够的耐心。你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求助和对方亲近的人做你们中间的桥梁、媒介,把你的诚意、你的愿望通过这座桥梁传达给对方。传达疏导一段时间,待对方态度有所缓和后,你就可以与对方直接解释交流了。

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打不破的坚冰、过不去的火焰山。当你受到误解的时候,误不在你而在对方,若你对对方之误能够宽容大度不予计较,反倒主动地想办法去消除误会,则为君子之量。反之,如果厌恶憎恨对方之误,压根儿不想去消除它,因为后降低了身份,丢自己的面子,而不愿主动去做疏通工作,则为小人之心。

圣人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承担全国的屈辱,才算得上国家的君主。如果你在小小的人际关系圈内也受不得丝毫委屈,吃不得半点亏,那你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好了。

避免争执的一个重要建议是回避顶撞式辩论。当你将要陷入顶撞式的辩论漩涡里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漩涡,避免争论。你不可能指望仅仅以摇唇鼓舌的口头之争,来改变对方形成已久的思想。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作天大的原则问题来辩论,是因为我们都只坚持个人成见的缘故。认为如果坚持争论到他人都沉默无语,就能得到辩论的“胜利”,其实这种胜利只不过是虚荣心的产物,也是引发个人怨恨之火的火种。

在争论中你可能有理,也可能以雄辩取胜,但若认为这样就能改变别人的想法,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发生争执,有时会不欢而散,甚至使争执双方自此心存芥蒂。人是有记忆的,发生了冲突或争吵之后,无论怎样妥善地处理,总会使心理和感情上蒙上一层阴影,为日后的相处带来障碍,所以最好尽量避免争执。

我们常用这么一句话来劝解争吵者:有话好好说。这是很有道理的。争吵者往往犯三个错误:第一,没有明确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话语含糊,不坦白;第二,措辞激烈、专断,没有商量余地;第三,不愿意以谦逊的态度聆听对方的意见。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承认自己容易与人争吵的人中,绝大多数是个性太强、不善于克制自己的人。

事实证明,谁能够克服喜好争论的弱点,谁就能在社交中获得成功。

同事之间有了不同的看法时,最好以商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时语言的得体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尽量避免用“你从来不会……”“你总是弄不好……”“你根本不懂”之类的语言,这必然会引起对方反感。即使是对错误的意见或事情提出看法,也切忌使用嘲笑的语气。幽默的语言能使人在笑声中思考,而语含嘲笑则包含恶意,会伤害他人。真诚、坦白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能让人觉得你是希望合作而不是在挑人的毛病。同时,要学会倾听,耐心认真地听对方的意见,积极地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并表示赞同。这不仅能使对方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也给自己带来思考的机会。如果双方的个性修养、思想水平及文化涵养都比较高的话,做到这些并非难事。

如果遇到一位不合作的人,你就要冷静,不要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不能合作的人。宽容忍让可能一时让你觉得委屈,但这却表现了你良好的修养,也能使对方在你的冷静态度面前平静下来。若当时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不妨把事情搁一搁,待双方认真考虑之后,或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善于理解并体谅别人在特殊情况下的心理和情绪是一种较高的修养。生性敏感、身体不适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无处发泄等都可能是造成态度、情绪反常或过激的原因。若对此予以充分谅解,定会令他人不胜感激。

谁能没有言谈上的失误和过错?对于别人无意间造成的过错应充分谅解,不必太计较无关大局的小事情。法国有句格言:“两个都不原谅对方细小过错的人不可能成为老朋友。”如果彼此能以老朋友的态度进行合作,许多争执都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