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009

第9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

英国作家哈兹里特曾经说过:“当我们对某种事物表示出极大蔑视的时候,那正清楚地说明,我们是感到与它们处在了十分接近的位置。”

因此,面对我们讨厌的人,只需应付几句就行了,不必在言语或行为上和他们进行无谓的争斗。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天生伶牙俐齿,喜欢讥讽同时代的社会名流。

有一天,他和一位朋友闲聊时,却十分难得地将一位试图与他一较长短的同辈作家大大的赞扬了一番。

他的朋友听完之后,十分不以为然地说:“难得你这么慷慨大方地称赞这位作家,可是他却经常在背后说你坏话,还到处对别人说你是个不学无术的骗子、阴狠歹毒的伪君子。”

伏尔泰听完,不以为意地笑着说:“其实这没什么,你知道,我们两个人一向都喜欢说反话!”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少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与人争斗,有些人一陷入争斗的漩涡便不能自拔,为了利益或面子,硬要争个你死我活。有这种倾向的人,一旦自己占了理,就往往得理不饶人。

我们必须谨记“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适时放对方一马。

虽然原谅敌人并不太容易,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的声誉和自我人生境界无形中便会提升许多。

人与人相处,难免意见不合,甚至发生纠纷和争执。

我们总是认为别人错、自己对,总是忍不住想问别人:“为什么你就是不懂我:的心?”总是容易责怪别人,总是埋怨别人不能设身处地地为我们着想,但却很少去想自己有没有设身处地为别人想过。

“设身处地”说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我们是凡人,本能的会只关注自己的感受。

“初念浅,转念深”,在行动之前,先转念思考一下,或许会对事情有不一样的判断,继而冷却心中的怒火,以平和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西方有一句谚语:“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泛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不管是身体上的伤害或是心灵上的创伤,都一定会让人感到痛苦,但是如果因之而一味地仇恨、报复,只会让伤口永远无法愈合,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经因为讥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而被关进巴士底监狱长达11个月。

在狱中吃尽苦头的伏尔泰出狱后,深知摄政王冒犯不得,否则以后还会遭殃,于是专程前去请求摄政王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伏尔泰见到摄政王时幽默地说:“陛下,您真是乐于助人,解决了我长达11个月的食宿问题。不过,以后您就不要再为这些琐事替我操心了。”摄政王知道伏尔泰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想笼络他,因此,也有意借此机会消除旧怨。他听了伏尔泰的幽默之语后哈哈大笑,从此再也没找过伏尔泰的麻烦。

当你和朋友之间有了芥蒂,由朋友翻脸成了冤家时,该如何处理呢?是准备进一步恶化关系,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正确的方式是保持风度,原谅你的冤家。

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的一切行动都依照本性而发,完全属于本能反应;而人会依照具体情况,通过大脑进行思考,然后再做出行动。

原谅仇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绝大部分人碰到仇人就会分外眼红,恨不得宣对方于死地。即使不到强烈憎恶的程度或客观条件不允许将对方彻底消灭,也肯定会采取“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淡态度。因此,能够原谅仇人的人,其胸襟和气度无疑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若你能原谅仇人,你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掌控自己,情绪不会随着对方的举动而起伏。

其实,以豁达的态度原谅你的仇人,既可减弱对方对你的敌意,亦可修身养性,何乐而不为?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之一。

容人之功,很难;容人之过,更难。

因为我们对于爱和恨的执著,让我们的心很难摆脱桎梏,被情绪束缚得牢牢的心,的确很难受理智掌控。

只是,若我们不去尝试,不学会放下这份过分的执著,不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便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冤家和越来越恶劣的人际关系,并因此而痛苦。

§§第二章 察言观色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