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与王的聚会
14892800000024

第24章 马茂德

穆斯林来了

自从戒日帝国衰亡之后,印度北部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中,这种情况从7世纪一直持续到了11世纪。

印度各处无休止的相互争战,耗费掉了各个割据势力的实力,而印度大地所蕴藏着的无数财富又时时吸引着外面世界虎视眈眈的目光。在印度之外,7世纪时伟大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随即就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穆罕默德去世以后,其继承人开始向外推行“圣战”,随着帝国版图扩大的同时,伊斯兰教也被传播到了各地。

事实上,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由于相邻的地理位置,阿拉伯人、波斯人与印度就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不管是商业上的,还是文化、政治上的,都有很频繁的接触。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从穆斯林世界来的商人几乎把印度、中国与罗马等西方世界的贸易,都给垄断下来了。他们运去印度地区所需用的马匹,又从印度运走香料、稻米、棉丝品、工艺品等产品。

到了8世纪的时候,来自伊拉克地区的穆斯林移民们开始在印度南部沿海区域落地生根。后来,又陆陆续续地有更多的穆斯林移民来到沿海乃至更加广泛的地区定居下来。穆斯林与当地的印度人相处和睦,相互交往,并且开始通婚。

8世纪初年,倭马亚时代的阿拉伯哈里发瓦立德命令他的大将嘎西姆率领军队远征印度。嘎西姆率军先是从莫克兰攻入位于现今卡拉奇的底比尔,在战胜了当地守卫者,攻克了底比尔以后,又挥军进攻印度北方区域,一路上,阿拉伯军队攻占了许多印度城市。后来,嘎西姆率领的阿拉伯军队和印度信德国王达希尔率领的军队相遇了,双方展开了激战,攻势强大的嘎西姆军队最终获得了胜利,打败了达希尔。

这还没完,在711年至712年,嘎西姆又带领军队征服了印度河下游的河谷地区和三角洲,把德浦勒海港和海得拉巴两个城市也给占领下来。此后又在713年征服了南旁遮普的木尔坦。至此,信德地区和旁遮普地区就被阿拉伯人控制了,成为哈里发帝国的行省,被并入伊拉克总督的统辖之下。在以后,又有大量受到迫害和压制的卡尔马特派人,从阿拉伯半岛、伊拉克地区移居到此处,使这个地区的穆斯林人口逐渐增加,伊斯兰教就在这个地方盛行起来并向附近传播。

不过到了8世纪的中期,阿拉伯人在印度的曼苏那和木尔坦两处建立起来的伊斯兰政权没有站稳脚跟,被印度教武装给摧毁了,这就使得伊斯兰的突进势头不能再像先前那样强劲了。

在印度次大陆上,确立起长期持久穆斯林统治地位的,并不是先前来的那些阿拉伯人,而是来自中亚区域的突厥人。

伽色尼王朝的崛起

在963年的时候,一位叫做亚拉提真的人在位于今天阿富汗喀布尔西南140公里处的一处地方,建立起来了名为伽色尼的王国。这位亚拉提真原来是萨曼王朝的一名宫廷卫士,后来由于战功显赫,再加上国王的信任,就被任命为管理呼罗珊和印度北部苏里曼地区伽色尼的长官。962年,他拥兵自立为伽色尼国王,由于一开始他的实力还不算太强大,所以就在名义上承认萨曼王朝为宗主国,后来,渐渐强盛起来,就发展成为包括阿富汗和旁遮普区域的伽色尼王朝。但伽色尼王朝的真正奠基人是亚拉提真的女婿沙巴提真,沙巴提真率领伽色尼军队向印度北方平原地区进行了多次征讨、扩张,击败了拉合尔的守卫军队,并占领了旁遮普地区,把北方的山区和平原都纳入伽色尼的统治之下。

到了977年时,沙巴提真成功袭取了印度萨希王朝的一些边境地区,当时萨希王朝的闭耶波罗多决定对伽色尼进行反攻,可是凭他们的实力无法战胜敌人,就向北部印度各地的王公们呼吁,要求他们共同统率军队合力保卫印度,不要让外来者攻进来,破坏故有的统治秩序。如果伽色尼人真的全面攻进来了,大家就不会再有平安的日子了。

那个时期,在北部印度的绝大部分统治者,都是自称为拉其普特人的家族或部族联盟。拉其普特人在印度历史上是很有名气的,在伊斯兰侵入的时期,他们就是印度教所依赖的守卫者,被当做印度教文化的保护人。可是,数百年间把精力都投入到了相互攻击之中的拉其普特人,已经被消耗得精疲力竭。果然,在库腊河岸与突厥人的交战中,拉其普特人虽然英勇拼杀,可还是没有抵挡住伽色尼战士的冲击,拉其普特人的鲜血把库腊河水都给染红了。

997年,沙巴提真去世了,他的长子马茂德于27岁时承袭王位,不久,他就被巴格达的哈里发承认为独立的君主。马茂德在早期曾经担任伽色尼军队的将领,帮助他的父王征战各处。他也是一位政治强人,成为君主后就把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继续实施征讨,在他的心目中,伽色尼应该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帝国。

这时的印度已经是四分五裂,所以很难承受住军事实力正处于上升时期的伽色尼王朝的攻击。印度不少王国都把资源、国力投进了无休止的内耗中。1000年,马茂德首次发动了对印度的征讨。他的计划是持续地对印度发动进攻,每一两年都要远征印度一次,目的就是要不停地夺取印度各国的财富,打击他们的反抗,不给印度人喘息、恢复实力的机会,同时以武力强行推动伊斯兰教的传播。

1001年,马茂德率领一万骑兵攻打萨希王朝,国王闭耶波罗领军在白沙瓦附近迎战,但是印度军失败了,闭耶波罗也被伽色尼军队俘虏。马茂德没有杀他,而是把他给释放了。闭耶波罗不甘心受到这样的屈辱,就自焚而死。马茂德夺取了对旁遮普的控制权,他在旁遮普建立起以拉合尔为省会的伊斯兰省,任命了穆斯林的省长。此后,马茂德继续挥军深入印度各处,不断攻击各地的统治者,接连打败了印度王公联盟。在以后长达26年的时间里,马茂德对印度进行了17次征讨,一直攻到恒河流域,由于他的强大力量,人们把他称为“伊斯兰之剑”。

1009年,萨希王朝的国王,闭耶波罗的继任者阿难陀波罗率军迎战马茂德率领的伽色尼军队。印度各个王公和印度教徒们都意识到他们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大家响应阿难陀波罗的呼吁,联合了起来。民众也纷纷捐献各自的财物,就连妇女们也献出了首饰。

决战时候来到了,双方相持于印度河以东的威汉德地区。在大战中,西印度和中印度各国的联军在阿难陀波罗的率领下,向马茂德发起冲击。联合起来的印度军队比马茂德军队强大了不少,马茂德不再轻易出击,他决定改变策略,深沟高垒,采取守势。印度勇士们凭借着凌厉的攻势,仍然冲破了马茂德军队的阻击,伽色尼一下子就损失了3000人。

但运气却不眷顾印度人,攻击中阿难陀波罗的坐象突然受到了惊吓,阿难陀波罗无法控制,战象一路狂奔而去,印度军队由于失去了主帅而陷入了混乱。处于弱势中的马茂德怎能放弃这个机会,他立即组织军队抓住时机实施反扑,他知道,如果印度人再度组织起来自己的被动就难以扭转了。突厥士兵与印度士兵拼杀在一起,但组织混乱的印度军队渐渐溃败下去,数千名印度勇士死在突厥士兵的长矛和铁骑下。马茂德最终还是击败了印度人,取得了胜利后的伽色尼军队,乘胜进入了没有印度军队防守的城市,抢掠得大量财富。

这以后,马茂德在对印度的历次征讨中,几乎就没有再遇到过强有力的抵抗。

伽色尼军队以骑兵为主,常常是选择在农作物收割时节进攻,因为这样就可以少携带些军粮,使士兵在作战时更加灵活机动。到了1018年时,马茂德的伽色尼军队更是洗劫了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曲女城,伽色尼军人摧毁了这座长期繁华的城市,用了350头大象和1000头骆驼,才将抢掠来的财富装运回伽色尼。在这次进攻印度的过程中,还俘虏了数万名印度士兵和平民,其中有的人沦为奴隶,有的人被充入伽色尼军队。

在伽色尼军队的持续打击下,印度萨希王朝在1026年终告灭亡,马茂德就吞并了整个旁遮普地区。

苏丹马茂德

在1001年的时候,马茂德宣布承认阿拔斯王朝的宗主权,因此被哈里发赐予了“加齐”的封号,这个“加齐”的意思就是征服者。他在位时伽色尼的实力强盛,1008年,他在巴尔赫打败了喀喇汗王朝的军队。1017年,他征讨了花剌子模国,然后又向西进攻了布韦希王朝,在这次军事行动过程之中,伽色尼军队占领了赖伊和伊斯法罕等地区。

马茂德信奉的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他一直把自己当做伊斯兰教的保护者,自称为苏丹。根据阿拉伯史料记载,伽色尼王朝的马茂德是首先使用“苏丹”这个称号的穆斯林君主。马茂德既是一个掠夺、破坏者,又是一个建设者。他在摧毁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爱好,保护、发扬了另一些文化、艺术。在他的宫廷里,聚集着众多的当代学者和文学家、艺术家,他供养着这些人,赐给这些人优厚的待遇。马茂德还亲自参加各种学术方面的讨论,并支持和资助学术研究、著述。在伽色尼的首都,马茂德兴建了壮丽宏伟的清真寺,并创办了第一所伊斯兰大学,还建立了图书馆、天文台。这样,伽色尼就成为了那个时代中亚地区的文化中心。

马茂德指挥伽色尼军队对印度的多次进攻,对印度各地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破坏。印度北部许多富庶城镇、寺庙的财富都被洗劫,在塔里萨市,所有的寺庙和民众崇拜的偶像都被破坏了。在马士腊,伽色尼军队的焚烧抢掠持续了二十多天,所有宗教寺庙都被夷为平地,无数金银质地的神像连同神像上面所镶嵌的大量珠宝,都被运回伽色尼的首都。

1025年,马茂德进攻了卡提阿瓦半岛。那里有一座苏摩那陀神庙,这座神庙是当时印度最辉煌最富有的印度教寺院之一,在这里主持宗教活动的婆罗门就有1000位,另外被安排在神像前整天跳舞的男女舞者就有350位,划归寺院的村庄竟然有一万多个。可想而知,这座寺庙的地位是多么显赫了。由于长期以来香客的供奉和王室的施舍,寺院中珍藏了无数的宝物,仅在一座湿婆神像的华盖上面就缀上了几千颗宝石。为了保护圣地,当地的军队、民众和僧侣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他们哪里是强大的伽色尼军队的对手,坚持了两天之后,城还是被攻破了,苏摩那陀神庙受到毫不留情的空前洗劫。传说中伽色尼军队在苏摩那陀得到的战利品,比以往任何各次抢掠到的战利品加到一起还要多。

在战争中,马茂德既要获得财富也要破坏原有宗教的文化,有一次僧侣们向马茂德敬献宝物,请求他不要毁掉神像。可是马茂德说:“我一定要打碎这个神像,即使得不到财物。”

在印度各地,马茂德统率伽色尼士兵,进行着抢掠和攻杀,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印度经济文化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给以后伊斯兰力量正式走上印度次大陆的舞台铺平了道路。

在马茂德去世之后,他的继承者们陷入内乱之中,因此伽色尼王朝也就走向了衰落。随着伽色尼王朝的衰落,廓尔人就兴盛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