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15

第15章 男孩的事情要由他做主

中国人向来重男亲女,所以家长对男孩的关爱会特别多,生怕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点点的挫折、伤害。而且父母们已习惯用越俎代庖的方式帮男孩设计好他的人生,帮男孩在问题面前作出父母想要的选择。

谷歌前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中国留学生看完我的《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三封信》后,给我写了一封信,使我感触很深,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就想着自己能快点长大,但并没有想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告诫我要努力学习,考上重点中学,我虽然努力着但是并没有想过上中学要做什么;后来升上了中学,父母又给我设定了目标,就是考大学,我还是没有想过上大学要做什么……现在,我拿到了留学生的学位,要去找工作了,接下来我要好好想想我要做什么,谢谢你的信,它唤醒了我埋藏了26年的进取心。从今天开始,我要积极努力的为自己的未来而活。”

不知道你看了这封信会有什么感觉,一个26岁的小伙子才想到自己有决策的权利,这不免让我们为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感到悲哀,父母们的过度关怀常常会抹杀掉男孩独立思考、动手和选择的能力。

刚刚开始学说话时学得很慢,每当他要表达什么的时候,就会时不时地看看妈妈,心急的妈妈总会帮刚刚代言,并问他是否要表达这个意思,刚刚就会点点头。

刚刚长大些后,开始自己叠被子,但是动作很慢,妈妈看到后,便抢过来帮他叠。从此,刚刚就再也不自己叠被了。

男孩生理的发育要比女孩慢,所以在学习爬行、说话、走路时可能相对要迟缓些,这时,我们心急的父母总喜欢把所有的事情都代劳,殊不知这会给孩子的将来造成很大影响,你的爱往往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陷阱。当他们在养成习惯后,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会是自己的父母,想父母会怎样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和分析,因此将逐渐失去独立的判断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Help me do by myself”,意思是“帮助孩子自己独立去做事”。虽然有了父母的帮助,男孩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可以少走不少弯路,但是只有通过自身实践才能让男孩真正成长、成熟起来。

方法一:让男孩摆脱依赖心理

遇事时能参考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智慧作出决策,这无疑是正确的办事方法,但是,不要培养出男孩的依赖心理。如果你的儿子遇事时总是跑过来问你接下来该怎么办,并且完全听从你的意见,那么,这个男孩长大后也一定会缺乏主见,做起事来犹豫不决。

当你的儿子向你询问意见时,不要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要鼓励和引导他自己拿出意见。即使他的决定并不正确,也不要急于批判或是纠正,要懂得循循善诱,帮助他分析其中利弊,令其自行改正。这样一来,男孩的果敢性格和独立判断能力就会逐渐形成。

方法二:尊重孩子的选择

父母与自己的儿子作出的选择不可能总是一致的,这时,你应该遵从儿子的选择,不要扼杀他的不同意见。男孩的选择经常性被否定,会令其觉得父母不够尊重自己,打击他作决策的积极性。

有一个妈妈领着儿子去买鞋,最后决定从两种样式中挑选一款,一种是带拉锁式的,一种是鞋带式的。妈妈问儿子喜欢哪一种,男孩一会儿说要拉锁式的,一会儿又说要鞋带式的。售货员有些不耐烦了,就对男孩的妈妈说:“大姐,你快帮孩子做决定吧!”妈妈笑着说:“如果连一双鞋自己都选不好,长大后怎么能成为男子汉呢?”男孩听到妈妈的话后,就果断地选择了鞋带式的,妈妈欣慰地去付款,之后母子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其实,妈妈知道拉锁式的鞋子可能更适合孩子,但是她还是坚持让儿子自己做主,并尊重了他的选择。虽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点小事,但是男孩的性格与能力往往就是在这样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积累而成的。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在男孩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作出选择,下面我们来看看“知心姐姐”卢勤给父母提供的两点建议:

1.给孩子选择朋友的自由,让孩子多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人做朋友,这既能互补性格上的缺陷,又能在他们身上学到你没有的东西。

2.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更大的空间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