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21

第21章 穷养,不等于吝啬、打骂和惩罚

现代社会,“穷养男孩”已经得到大多数父母的公认,但是“穷养”的标准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穷养就要“穷”得彻底,不给孩子一丁点儿金钱和物质上的享受,让他多吃苦、多磨练,偶尔再加上点“棍棒”教育,而事实上“穷养”并非此意。

小凯是家里的“小皇帝”,所有大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十分爱护他。小凯时常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爸爸妈妈因此没少批评他,但是每次刚说几句他就坐在地上大哭大闹。虽然小凯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任性,但是在严肃的爷爷面前总是表现得很乖巧,不敢随意放肆。原来,每次小凯任性的时侯,爷爷都会拿起家中的鸡毛掸子打他两下。小凯也不敢在爷爷面前向爸爸妈妈提要求,因为爷爷总会站出来反对说:“自古以来穷养男孩,富养女孩,不能宠惯他。”当然,爷爷的做法常常挑起家庭纷争,两代人在如何“穷”养男孩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我们不能说爷爷的教育方式对小凯没有作用,但是效果甚微。虽然小凯会在爷爷面前收敛很多,但是在爸爸妈妈面前依然我行我素。穷养男孩没有错,但不能走入误区,从一个极端走进另一个极端。

所谓穷养,不是追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境界,而是在物质上对男孩有所限制,让他懂得珍惜和奋斗,让他知道任何东西都是需要付出劳动来换取。另外,还要从小培养他的受挫和自立能力,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社会,接受社会。

在实施穷养教育时,不能只追求那些表面功夫而忽略培养男孩的基本要素和最终目的,以免给孩子的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

方法一:穷养男孩,不等于打骂或惩罚儿子

9岁的滔滔时常调皮捣蛋,惹父母生气,虽然他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但是父母不会纵容他的无礼行为。每次他犯错时,爸爸会让他面壁思过,如果是性质恶劣的错误,便会遭到爸爸的“痛扁”,旁边的妈妈也会在一旁帮腔说:“这孩子太不听话了,好好教训一下,长个记性。”

有一次,滔滔不小心把墨水撒在妈妈白色的裘皮大衣上,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滔滔竟选择离家出走。身无分文的他开始偷东西吃,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滔滔的父母才找到他。

这就是打骂儿子的结果。穷养不等于惩罚、批评、棍棒教育,这些不当的方式从大的方面来说,侵犯了男孩的人身权利,从小的方面来说,它是一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孩子的心灵普遍比较脆弱,如果经常被体罚,被关进“小黑屋”,不让孩子吃饭,很容易让孩子身心受到重创,因此质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方法二:穷养男孩,不一定要让男孩吃尽苦头

父母应该为男孩制造一些困难、挫折,这对男孩的成长是有利的,但要掌握好度,凡事都过犹不及。经常看到一些父母为了把孩子从溺爱中解放出来,选择对儿子一次次的磨练与漠视,这样做不仅会打消男孩的自信心,还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为了培养男孩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孩子吃苦,比如创造一些劳动的机会,让男孩参加一些磨练意志力的体育锻炼,但坚决不能毫无节制地逼迫男孩。

方法三:穷养教育要建立在尊重男孩的基础上

一位男孩的妈妈在网上写日记感慨:

儿子放学路上,非要买路边摊的零食,那些东西本身不卫生,而且家中我已经做好了晚饭,就没答应他的要求。儿子开始耍赖,拉着我的衣角不让走,我回手给了他一个巴掌。然后,我将儿子拎回家,关在房间里,让他反省一下。

“大约过了半小时,我从门缝里偷偷的瞧,没把我的肺气炸了。儿子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还把作业本撕成碎片,我冲进屋里给了他一个巴掌,说,‘早知道你怎么不听话,当初还不如不生你!’儿子瞪着圆圆的眼睛说,‘你就会打人,我讨厌你这样的妈妈’。”

类似的经历在生活中时常发生,父母用过激的手段惩罚男孩肯定是不对的。对男孩的穷养教育,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不能处处与男孩针锋相对,应多给男孩一些宽容和理解。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伊丽莎白·哈特利·布鲁尔认为,在惩罚孩子时,绝对不能侮辱他、讽刺他。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对惩罚孩子的建议:

1.惩罚孩子时,尽量做到公平、明确、短暂,同时要充满关心和爱。

2.每次惩罚孩子,只能针对他当前的错误,不能翻旧账,过分地抱怨。

3.取消特权、限制某些活动、收回零用钱,都是不错的惩罚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