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33

第33章 非语言沟通——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英国教育专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事实证明,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拥抱、抚摸,或是亲昵地拍打几下的动作,对孩子智力、情感的发育都有好处,其交际能力也会有所增强。”在中国,父母表达对男孩的情感的方式是比较含蓄的,既不善于说,也不善于付诸行动。虽然我们都知道自己对孩子的爱有多深,但是很少会对男孩说“我爱你”,更不用说去抚摸他、拥抱他了。父母与男孩的沟通不能只限于语言的沟通,还要学会用非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爱。

“非语言沟通”是指运用恰当的目光、声调、动作等非语言形式与男孩沟通。男孩与女孩相比有更敏锐的感受力,但是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方面则要比女孩逊色得多,男孩天生具有默默感受、独立思考的习惯。非语言沟通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是一条更容易被男孩接受的沟通途径。例如在对男孩表示喜欢、赞许时,父母可以通过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膀、竖起大拇指等方式来表现,而当男孩可能要犯错误时,一个严肃的表情、犀利的眼神就足以震慑孩子不当的行为。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

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十55%的表情。

这也说明非语言信息的重要性。男孩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即使是父母再微妙的表情和动作,男孩都能捕捉到其中意思。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与男孩的“非语言沟通”呢?

方法一:学会用眼神传递信息

眼神是一种常见的非语言行为,父母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很多信息。例如鼓励赞许的眼神会给孩子带来自信;信任期待的眼神可以给孩子带来动力。父母要学会用肯定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儿子,给孩子以激励,让他做得更好。

方法二:学用微笑、点头来鼓励孩子

小光是个聪明伶俐、懂事乖巧的孩子,唯一的缺点就是胆子小,羞于和陌生人讲话。一次,妈妈领小光去口才班报名,在去的路上妈妈装作不知道地址,让小光自己去问路。刚开始,小光拽着妈妈的手撒娇,希望妈妈去问,可是妈妈说:“这可是你的事情,你要自己问路。”小光见妈妈态度坚决,只好独自问路。小光在路口处转悠半天,一直没有开口问,还不时地看看远处的妈妈。妈妈一直微笑地看着小光,小光好像受到妈妈微笑的鼓舞,向妈妈指了指不远处向他这边走过来的阿姨。小光见妈妈点点头,便跑向阿姨礼貌地问口才班地址。一会儿,小光高兴地跑回到妈妈身边,自豪地对妈妈说:“我知道怎么走啦。”

故事中妈妈与儿子问路过程中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妈妈通过微笑来鼓励孩子,并点头肯定了孩子的行为,而孩子在妈妈无声的鼓励下,成功地向陌生人开口问路,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男孩天生都善于捕捉父母的表情,并以此来获得父母的想法和意见。那么,当你对男孩正确、积极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时,不妨脸上多挂些笑容,对多孩子点点头。

方法三:学会拍儿子的肩膀,给他鼓励赞许的力量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面对考试、比赛,或独立做一件事时可能会不安、紧张、缺乏自信。但自尊心很强的男孩们又往往不屑也羞于将这些状态表现出来,作为男孩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要懂得如何鼓励男孩。

有位男孩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参加了全市小学生歌咏比赛,并取得了第一名,我真的很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的比赛,我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临近上场时我脑子一片空白,发现朗朗上口的歌词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这时候一个厚重的手掌拍在我肩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爸爸并没有开口说话,但是我感觉到爸爸对我的肯定和鼓励,心情一下平静许多,歌词也悄悄地又回到脑中。我自信地走向舞台,成功地完成了演出。我要谢谢爸爸的鼓励,是他让我自信地站在舞台,取得好成绩。”

不要小看拍男孩肩膀给他所带来的力量,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让孩子深刻体会到你对他的肯定和鼓励。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与孩子的沟通,不能仅停留在“嘴上”这一种形式,还要懂得借助眼神、表情、动作等各种形式传递信息,对此伊丽莎白·哈特利·布鲁尔给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1.当孩子有话要对父母说的时候,要放下手中的工作,把注意力投向他。

2.学会观察孩子的表情、站姿、坐姿、说话语气等等细微动作,发现隐含在其中的意义。

3.与孩子对话时,要直视他,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认真地与他谈话,以激起孩子继续谈话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