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34

第34章 奖罚分明,父母不可做“葫芦僧”

你还在用金钱作为奖励男孩的手段吗?

你还在用棍棒作为惩罚男孩的武器吗?

……

如果你是这样的一位父母,那么证明你已经OUT了!

快点到本章节中寻找最IN的奖惩方法吧!

很多教育专家经常告诫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奖罚分明,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很多家长却奖罚不明,像个“葫芦僧”一样,该惩罚男孩时不惩罚,而是奖赏;该奖赏男孩时不奖赏,反而惩罚。如此一来,男孩自然错误连连。

刘女士正在念初中的儿子乐乐又被校长劝退,令刘女士很烦恼。其实乐乐已经转过很多学校,每次都是因为打架被劝退。乐乐之所以崇尚武力全因妈妈的错误教导。

原因在于有一次乐乐在小区里与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们玩,见有一个小女孩被一个个头稍大一点的男孩子欺负,就勇敢地站出来帮助小女孩把那个男孩撵走了。这一切被不远处的妈妈看见了,她大大夸奖了儿子的行为,并买了玩具奖励他。乐乐因此很高兴,在心中却产生了这样想法:武力不仅能帮助人还能获得妈妈的奖励。后来,乐乐把自己的拳头看成是征服别人的最有利武器,对于一些纷争常常采用武力方式解决,慢慢地就变成学校里的“小霸王”。

男孩都有强烈的追求奖励和夸奖的欲望,因此很多男孩可能为了获得奖励就不择手段,像故事中的乐乐一样产生错误思想,走向极端。不过奖惩孩子并没有父母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不是做得优秀就必须给予奖励,犯错误就必须给予惩罚,还要视情况而定。

幼年时期的男孩正处于是非观和性格形成的懵懂时期,正确的奖励可以让男孩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惩戒可以培养男孩的责任感以及适应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不可否认,父母对孩子的奖励和惩罚不恰当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那么父母怎样才能正确的奖罚男孩呢?

方法一:奖罚孩子真正重要的是动机,而非结果

男孩虽然淘气,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做某件事的动机基本是出于善意的,不过有时男孩的想法不能被父母接受,或者结果出现偏差。例如一个男孩帮妈妈洗碗却不小心把碗打破了,如果父母责骂孩子,既打消了孩子今后劳动的积极性,又打击了孩子帮忙的好意。所以,父母在奖罚孩子时,要看孩子的出发点即动机是不是积极向上的,是不是善意的,不能只注重结果的好坏,片面地给予奖励或惩罚。

方法二:抓住男孩心理,善于利用他的自尊心

男孩的自尊心强,有时强硬的批评态度很容易使他产生逆反心理,但是改用温和的态度,甚至给予奖励的方式对待男孩的某些“错误”,就会激发他心中强烈的愧疚感,从而让他发自内心地去改正错误,这也是奖罚的一种妙用。

一次,帅帅在期中考试中名列前茅,妈妈表扬了他,并给他买了很多玩具。但是帅帅心中并不高兴,每当看到玩具时,心中不免心生愧疚感。原来帅帅在期中考试时作弊,并没有被监堂老师发现。

其实,妈妈早就知道帅帅作弊,班主任在批阅卷子时发现了雷同卷,告知了帅帅的妈妈,出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的想法,老师没有将卷子作废。妈妈知道后继续装作毫不知情地奖励了帅帅,并多次在外人面前夸奖帅帅,说自己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帅帅对于“诚实”两字更是觉得刺耳,于是在心底暗下决心,下次考试中一定要靠自己的实力获得妈妈的认可。果然,在期末考试中帅帅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成绩十分优异,因此获得老师和妈妈由衷的赞扬。

不是只有当孩子做得对、做得好的时候,父母才能奖励。就像故事中帅帅的妈妈,明知道儿子的错误行为还是奖励他。有时候我们应将奖励视为一种刺激,善用男孩强烈的自尊心,帮其改正错误,发奋图强,取得成功。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在男孩心理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奖罚教育,可以使男孩提高认知水平,强化良好的活动动机,促进能力的发展,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情感,增强上进心和责任感。卡尔·威特给父母们建议是:

1.按照孩子的个性,恰如其分的选择奖惩的方式。

2.奖惩孩子时一定要讲明原因。

3.奖惩孩子时要就事论事,不能牵扯到别的事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