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83

第83章 允许男孩放弃他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

以下是两位男孩妈妈的对话:

王女士:“听说你家孩子最近在学长笛?”

刘女士:“是啊,孩子都学将近半年了,吹得可好听了。”

王女士:“一个男孩学长笛好吗?”

刘女士:“有什么不好?学长笛不但让孩子多掌握一项本领,还能培养孩子的文艺气质,何乐而不为呢?”

王女士:“嗯,那我明天也给儿子报个班,学学吹长笛。”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像王女士一样,遇到某件对男孩身心有益的事情就会极力劝导让自己的儿子也去做,而不会考虑孩子感受和意见。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父母拽着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

其实,对于父母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我们是能理解的,但是父母的一切行为都要建立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

曾经这样一对夫妻,妻子是钢琴演奏家,丈夫是一名大学教师。但就在这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气息的家庭中,他们的儿子连高中都没毕业,辍学在家。

在儿子刚出生时,这对夫妻也为孩子规划了美好未来,学知识、练钢琴、念大学……但是事与愿违,男孩并没有按照夫妻俩所设定的路线走下去。在男孩2岁时,母亲就开始让他接触钢琴,可以说,儿子一度是母亲的骄傲。随着男孩年纪的增长,母亲对他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但是此时男孩已经对钢琴产生了厌恶。他不喜欢每天听妈妈频繁的督促和要求;他不喜欢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他要练习弹琴。另外,他还要面对父亲每天布置的课外作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终于有一天,男孩决定用堕落的方式回击父母的“任意妄为”。男孩不再学习、不再练钢琴,还与学校的坏孩子混在一起。父母的劝导他完全听不进去,最后因多次逃学、打架被学校劝退,连高中都没念完。

一个生长在书香门第的男孩竟落得如此结局,我们不免为之感到惋惜。这里,我们不得不去指责一下他父母的专制。

男孩在天性上就不喜欢屈服于别人的意志,如果父母强加自己的意愿于男孩身上,只会增强他的逆反心理,产生反抗情绪,甚者会像故事中的男孩一样,自甘堕落。另外,父母不要认为男孩顺从了你们的意见,就会达成你们的愿望。许多实践证明:如果一个男孩不是心甘情愿、怀着兴趣地去做一件事或学一样技能,他很难在这件事上有所建树。父母在教育男孩时,一定要遵从他的意愿,多与他沟通。如果遇到男孩不愿意做的事,父母要帮助他分析其中原因并给予科学的劝导,千万不能以强硬的态度逼迫他,要允许男孩放弃他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事。

方法一:让男孩做真正感兴趣的事

以下是一位男孩妈妈的教子经历:

我儿子念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珠算班。我们市里如果孩子在珠算比赛中获得奖项,在升初中时就大有机会进重点中学。于是,我带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自作主张地给儿子报了名。可儿子偏偏不喜欢拨弄算盘珠子,做题的时候不是那错就是这错,气得我经常火冒三丈,因此儿子没少挨巴掌。面对儿子一张张满是大红叉的卷子和一次次痛苦后,我决定停止我的专断教育。我找来儿子问:“到底你喜欢做什么?”儿子怯生生地说:“我想学画画。”我对儿子说:“好,那咱就学画画,不学珠算了。”儿子听完后高兴地大叫:“妈妈,真好!”我给儿子买了笔、画纸、书,又给他报了一个美术班。儿子学得很认真,老师也夸他有天赋,而且在市里比赛中也获得了不少奖项。

现在儿子在大学读美术专业二年级,回想当初我的决策是多么正确,造就出今天如此出色的儿子。

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要逼着他做什么、学什么,而是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并给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另外,随着男孩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他可能会不断改变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是他对自己人生规划的一种调整,父母要允许他改变初衷并给予支持,让他做真正感兴趣的事。

方法二:沟通,不做“法西斯”式的父母

云云本来很喜欢拉二胡,可是上初中之后,他把拉二胡当成一种负担,产生放弃的想法。妈妈与云云沟通后才知道,原来学校功课越来越紧张,练习二胡会占用很多时间,因此云云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妈妈建议云云可以适当减少上二胡课的节数,减少练习时间,把它当成一种生活中的乐趣。在妈妈的开导下,云云把二胡作为平时学习减压的工具,学习和练琴都没有耽误。

有些父母抱怨孩子没耐性、善变,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能坚持到底。其实,人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也会产生情绪波动。如果这时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找出问题所在,加以劝导,效果就好多了。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对于如何给孩子报辅导班问题,一直是父母关心的热点。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很多父母抱着多学一项特长就是多一项本领的心态,给孩子报很多班。在这个问题上,王金战老师给父母的建议是:

1.报辅导班一定是孩子所感兴趣的事情。

2.报辅导班要随着孩子学校功课的松紧来做适当调整。

3.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这样只会抹杀他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