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82

第82章 适当的游戏有益男孩的身心健康

曾经有一场在中国举办的玩具展销会上发生了这样的一幕:会场里琳琅满目的玩具令人目不暇接,妙趣横生的游戏区虚位以待。主办方原以为这将会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疯狂的游戏盛宴,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展销会的第一天,只有寥寥几个孩子怯生生地在远处观望,不久就被父母拉走了,这一幕与外国孩子们对游戏狂热的激情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教育专家不禁发出感叹:“中国的孩子连游戏都不会玩了!”

其实,不是中国的孩子不会玩,而是被他们的父母剥夺了玩的权利。因为在父母眼中,游戏会占用孩子大量的学习时间,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表现。所以,大多数父母在看到自己的男孩游戏时,便会拉下脸,严肃地说:“就知道傻玩,还不去学习!”

难道贪玩的男孩真会变“傻”吗?苏霍姆林斯基可不这么认为,他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游戏,他就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户,能源源不断地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通过这扇窗户注入孩子的心田。”看来,游戏不但不会让男孩变笨,反而有利于男孩的身心健康。所以,父母要改变对“学习”的传统理解,不要认为学习只限于课堂和书本上的知识,游戏也是其中一项。

男孩与女孩相比起来要贪玩得多,对此有不少男孩的父母十分头疼。研究表明,经常玩游戏的男孩与不经常玩游戏的男孩相比,在许多方面都会产生明显优势。例如经常玩游戏的男孩手脑配合协调,反应能力快,动手能力强;经常玩游戏的男孩具有很好的沟通、协作、配合精神;经常玩游戏的男孩会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经常玩游戏的男孩更有自己的主见……

总之,游戏对男孩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要给男孩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游戏空间,允许他适度的玩耍。

方法一:合理安排男孩游戏时间

一位男孩的妈妈这样讲述自己的苦恼:

我的儿子正在念小学一年级,十分贪玩,每天放学都要在学校和同学们玩一会儿才舍得回家。回到家后也不去做作业,而是先拿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把玩一番。有时吃晚饭的时候,儿子手里还要攥着玩具,嘴里不时发出“滴滴”、“呜呜”的声音。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儿子也不会立刻睡觉,反而会异常兴奋地缠着我和爸爸陪他玩游戏。总之,儿子每天都会很晚才肯上床睡觉,导致第二天早上起不来,白天上课没精神,对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

过长时间的游戏会让男孩身心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这对他的健康很不利。专家建议男孩每天游戏的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比例应为1:2.另外,人体早上和上午的精力最旺盛,应该让男孩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学习,当经过一个上午的学习后,男孩的身心会变得疲惫,这时父母便可以让他放松身心,好好地游戏一下。一般来说,游戏的时间不应超过两个小时,每游戏一小时,就要让孩子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以免孩子疲劳而影响晚上的进食和接下来的学习。

方法二:寓教于乐,让男孩在游戏中学知识

以下是一位男孩父亲的育子经历:

我的儿子今年6岁,我可以自豪地说他的知识储备量已经超越了许多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很多人都问我教儿子学习的秘诀是什么?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时常陪他玩游戏。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一个“摸宝”的游戏。我把各种形状的积木放在盒子里并让他摸。如果儿子通过触摸的方式能回答出积木的形状,我就会相应的发一些奖品作为鼓励。就这样,儿子通过这个游戏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

我还发明了一种“找朋友”的游戏,将不同的动物玩具藏在家中的各种角落,然后让儿子去找。当儿子找到后,我便引导他讲出“我在沙发上找到了小猫”“小兔子藏在床底下”等语句。通过这个游戏,儿子很快就会识别各种动物和方位词。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类似的“学习游戏”还有很多。他通过游戏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我只要在旁边稍加引导,他都能很快的学会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快乐时记忆力要好得多,这种状态下记住的东西不仅牢固,数量上也要多得多。因此,父母不妨用游戏来激发男孩的学习兴趣,遵循“寓教于乐”的思想,把学习分散到一次次的游戏中去。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游戏权。“知心姐姐”卢勤曾说过:“孩子的兴趣有时候在父母看来可能无法理解,甚至有些脏兮兮的上不了台面,但那说不定就是孩子创新能力的来源。”对此,她给出的建议是:

1.多花时间陪孩子做游戏。

2.多让孩子做那些动手动脑的游戏。

3.尽量多带孩子做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