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海归竞技中关村
14894200000011

第11章 向万人规模安全跨越

“在软件外包这个行业里,我是卖劳动力的,但我希望2008年公司能够达到一万人以上。高科技产业也能‘中国制造’!”

要从高科技的云端,降落到“生产队”的“泥地”里,这是陈淑宁用8年时间悟出的道理。1995年创业后,文思创新和中国许多小软件公司一样,靠替IBM等大企业“打小工赚小钱”。1997年到2001年,欧美企业将大量低端软件业务外包,而中国软件企业一方面技术、资金和人力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固守于“研发高端技术”的模式中,导致不能、也不愿接那样的“体力活”,而印度软件业则抓住了这个机遇。看到印度软件企业纷纷成长为软件业里的巨无霸,陈淑宁开始了反思。

1997年,号称“本土咨询第一人”的张后启创立了汉普咨询,业务直指软件业的最高端——企业管理软件运用与管理咨询,并于2000年前后风靡一时,成为中国软件公司争相模仿的对象。然而好景不长,在跨国管理软件巨头的竞争下,汉普很快遭遇危机。2002年汉普被联想并购,2004年又被转卖给亚信,最终被其管理层以2500万元人民币收购。汉普神话的破灭,让陈淑宁悟出了“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做一个高端软件产品,我觉得它一定需要以下四个要素。第一,你要有创意;第二,你要有足够的钱去开发它;第三,你要有足够好的人去开发:第四,你还需要足够的管理,使之能够成为一个商品。”

借鉴印度软件企业的成功模式,陈淑宁决定调整业务方向,借助中国劳动力优势,从软件外包的低端做起。

全球化分工趋势让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迎来了第二次发展机遇。一方面,欧美、日本等企业不愿将鸡蛋放在印度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日益丰富,都吸引着跨国软件企业在这里投下订单。2006年上半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为6.6亿美元,超过了2004年全年水平。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软件公司开始意识到,外包业务才是发展之道时,抢占先机的文思创新则迅速扩大规模,短短3年,文思创新从800人扩大到了近3000人,今年计划达到5000人规模。

软件外包企业95%的员工是技术人员,人数多少决定着公司的规模和实力。根据国际上一些大型外包项目的操作经验,一般达到3500-4000人的规模才能够拿到大项目。

“软件外包这个行业基础发展靠‘量’,没有规模,基础就不算打牢。这个行业的公司发展有两个参数,一个是营业额,达到1亿美元的公司才算在这个行业站住了脚;第二个是人数,必须达到3000~5000人。公司如果不到800人,生存都是问题。”陈淑宁说,“文思计划在2007年结束之前打好基础。我们的目标是超过1亿美元营业额,或是员工超过5000人。”

为达到这个目标,文思正在进行不间断的招聘,同时展开收购行动。在第二轮资金的鼎力支持下,文思开始积极寻找收购对象,而且设置了专门的团队进行并购。“我们不会为了并购而并购,并购并非简单的1+1,我们绝不会做占并购对象股份的并购,要并购就全部纳入文思创新。我们要并购优质的、和我们互补性很强的公司。我们已经收购了联信永益的国际部,这个部门今年可以带来600万美元的收入,并购之前他们只具备100万的收入能力。”

事实上,陈淑宁对于第二轮资金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并购,另一方面是为了布局。据了解,文思在美国西雅图已经租用5个别墅做员工宿舍。西雅图的业务增长只是文思国际化布局的一角。陈淑宁还计划,时机成熟时收购一家印度的软件企业,他们的员工英语熟练,便于和美方沟通。

自称“不懂资本市场”的陈淑宁,很娴熟地利用两轮风险投资扩充着自己的领地,不过陈淑宁也有他的无奈与惋惜:“可以出让的股份是有限的,企业总是要发展的,希望我们外包软件企业很快能找到其他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软件外包是个“体力活”,人员规模决定了企业产能,因此文思创新规模扩张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2007年陈淑宁制定了员工数量达到5000人的目标,而直到目前为止,中国外包软件企业有如此规模管理经验的不多,陈淑宁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从服务类型来看,文思创新的业务主要分成软件本地化和软件测试、在客户给定需求下的ADM应用软件开发、ERP等套装软件实施和二次开发,以及更为高端的咨询业务,其中发展最快的是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业务。

为了确保企业向万人规模安全跨越,文思创新不仅用上了仁科的ERP系统,成为著名软件开发管理系统Digite在中国的第一个用户,还可能很快就会在纳斯达克上市。如何迅速做大,不仅是陈淑宁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风险投资商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了使公司的人员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把公司分成几个Business Unit。

“近阶段我们不会再寻找其他风险投资机构,目前数亿的资金相当充足。公司将维持高速成长,争取在2008年公司的营业额超过8亿元。我们还有上市的想法,这些都需要等待时机。”

无墨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