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海归竞技中关村
14894200000150

第150章 高科技扮彩重机行业

在机械行业里,重大装备是重中之重。描述重机行业对杨杏茹来说是一件可以眉飞色舞的事情。如果年龄相近,你会联想起当年样板戏《海港》里的唱段: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啊,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重机行业横跨冶金、港口、电力、国防大型装备生产,标志着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

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和转化,重机行业在装备的设计、规模和生产能力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惊人,日新月异。

杨杏茹的回国,源自于她针对重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建议。老领导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既然说出来了,你就来干吧。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杨杏茹爽快地答应了。

在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和中国重机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杨杏茹牵头创办了中国重机商务网,作为行业信息门户网站,她已成为行业内唯一对外宣传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为全行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做了大量工作。杨杏茹还担任中国重机行业信息中心和重机行业电子信息化系统推广办公室的主任,负责全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项目申报和推广工作。从组织每年例行的行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到重点项目支持资金的申报、争取贷款贴息以及出口贸易的撮合,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

重机行业的产业规模最近几年的发展,每年经济增长达到了30%,企业生产任务红红火火,订单多得忙不过来。但是,重机行业发展也遇到了最大的瓶颈:近些年,国家非常重视用信息技术和专业化软件来提升传统产业,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用于重机行业,还是个大难题。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机械行业的“摔图版工程”得到了推广。大部分大中型企业采用CAD设计,产品设计的精度大大提高,但还不能解决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薄的根本问题。杨杏茹描述说,一个汽轮机的齿圈就有几吨重,设计上出现一点误差,就成了废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2004年,信息产业部按照“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要求,在全国启动了“行业软件开发部门转向产业化试点工作”。从全国申报的364家软件企业里选定了35家,全部是“中”字头的代表性企业。在这个背景下,杨杏茹在行业发展形势的激励和老领导的支持鼓励下,创办了“北京中重重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一举入选为首批行业软件产业化试点企业,全国排名18位。

杨杏茹胆子大。公司刚刚创办,就给自己揽来了难度最大的活。开发“中薄板坯成套连铸机三维虚拟设计软件工程”项目,使大型企业的制造流程及生产工艺得到直观的和具体的展示,让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达到了产品生产所要求的精度。通过对成套板坯成套连铸机的三维虚拟设计、制造、安装及调试全过程的展现,就可以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和误差。第二步实现软件和数控机床的无缝化对接,把设计和生产规范到一个整体程序里来,这个软件开发项目不仅在国际上是具有开创性的,而且实用价值非常明显。三维软件实现标准化和模块化以后,所用人工仅为原来的十六分之一,也就是说,提高工效16倍,把废品率降到最低,增加15%到20%的利润。这将给重机行业的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2006年,中重重机软件公司充分认识到专用软件的开发离不开高端人才,不惜重金从美国和加拿大聘请了专业人才,和自己的团队一起投入了研发攻关。从冶金行业装备板坯连铸机虚拟设计软件开始,和企业共同制定研发的目标:直观地展示装备的每一个部分,让客户可以直观地来了解未来产品的外形、材质、完整的工艺过程。公司和生产企业签订了定向开发合同,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一些业内专家和老领导知道了此事,和杨杏茹开玩笑:好家伙,你知道那是什么合同,你就敢签!因为板坯连铸机是冶金行业高技术含量的超大型成套专业化设备,且不说软件开发的难度大,就是工作量也让人望而却步。可杨杏茹带领的这支专业队伍就是要啃这块硬骨头。

她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完全的自主研发,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重机三维设计软件开发的先行者。在公司的发展规划里,不仅包括模拟重大装备生产环境的虚拟设计实验室,还包括重金聘请成熟的专业人才。当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的领导参观了中重重机软件公司演示的板坯连铸机虚拟设计软件后,兴奋不已。领导们站在全行业的高度肯定说,这种软件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肯定是行业也是你公司新的盈利点,应该说是高附加值产品。必要时,要把它当成产业来做,如果全行业10%的设备采用你们的软件,市场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司将网站的发展战略及业务重新作了规划和布局,将“中国重机商务网”进行二次开发并升级为重机行业ASP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后,与2004年相比,访问量提高了4倍,同时成功地撮合成了多笔大单贸易;拟建设“重机行业特种钢材采购网”,解决钢材分散采购的成本扩大化和采购环节中的弊端。她坚持靠自己企业运行获取发展资金。因为她掌握着全行业的重要数据,轻易不能采用不分背景的融资方式。

还是那么分不清楚份内份外,分不清楚哪些是生意哪些是义务。

杨杏茹坦言,她和重机行业已经融合成了一体,就算是做生意,也是一种既可以在谈判桌上为各自企业的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又可以坐在一起畅谈共赢美景的特殊的甲方乙方。

杨杏茹就打算这么豪爽下去了,只要是对重机行业发展有意义的事情,杨杏茹说:“一叫杨杏茹,杨杏茹跑得可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