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海归竞技中关村
14894200000168

第168章 从神童到青年科学家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

张辉

张辉,男,1973出生于浙江。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3年,张辉到美国留学,并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担任国家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Alliance,MMTA)秘书长兼技术规划组组长。曾任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董事、常务副总裁。2005年,张辉博士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工程学院的杰出校友奖;2004年,荣获信息产业部授予的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北京市政府授予的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他还荣获了中关村优秀企业家称号。2006年,张辉博士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和很多整天奔忙的企业家不同,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张辉看起来多了几分从容和淡定,他看上去年轻而有活力,眼角眉梢都是自信,额头上一丝皱纹都没有。张辉是一个行事低调的人,尽管他们公司正在研发的为手机电视提供核心芯片的项目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后,他先后在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富有影响力的节目中曝光,并被中央级的多家媒体关注,但张辉面对笔者还是表示:“现在写我还有些早,等手机电视被广泛应用的时候写我也不迟。”

张辉出生在浙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他的父母都是浙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小就聪慧好学的张辉15岁就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7月份,学校进行先期培训的时候,张辉的父亲陪着他一起去了学校,等到9月份正式开学的时候,张辉就一个人独自出了远门去读书。

“尽管我从小就很独立,但是当时那么小,生活上还是有很多不适应。”

张辉告诉笔者,进入科大后他直接选择了到物理系就读。谈到自己的这个决定时,张辉说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杰出的超导专家赵忠贤的感召,赵是他们的校友,他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超导研究工作,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受到世界的关注,赵忠贤在科大举办的一次报告会上,曾经这样鼓励青年学子:“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它使人向往、充满激情并变得年轻。人活着要吃饭,如果将个人兴趣与生计结合起来,那将是最理想的选择!”赵忠贤成为张辉大学时代崇敬的偶像。

但促使张辉下决心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无意中看到的一本书-《EQ比IQ更重要》,张辉当时觉得少年班里的人都是神童,年龄最小的才13岁,但是少年班里就是PK成绩,24小时读书,除了学习没有想过别的。“我当时就觉得自己的EQ不足,年龄太小,影响自己自信心的培养,而自信心是综合的素质,是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

顺利转到物理系之后,张辉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纳入了正常的轨道,他开始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并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那个时候,我的同班同学可以忽略了我的年纪,互相比较尊重。”

张辉说,他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网络和手机等,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很大,印象中几乎所有人都在扎扎实实地学习,同时,由于入学的同学确实水平比较高,都是各个重点学校的前三名,因此在科大读书的人出国留学是首要目标。“一流学生出国、二流学生考研、三流学生找工作”是流传在校园的顺口溜。

“当时,我的理想就是专注做学问,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企业家。”张辉告诉笔者,“若干年后,我到美国留学的时候才渐渐意识到,做一个好企业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