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海归竞技中关村
14894200000197

第197章 归国,创业激情的驱使

在很多学者看来,美国是一个终极的科研圣地,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很多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也都到美国去接受训练。1995年,邹检平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他从以色列直接去了美国。

在美国,邹检平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肿瘤的基因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生物学信息是从DNA转成MRNA,再从MRNA变成蛋白质。在从DNA转成MRNA过程中有很多调控机制,邹检平主要就是做信息调控。1995年年底,邹检平就单独做乳腺癌的BRCA2基因研究,当时在实验室邹检平是第一个做,因为这个基因研究在1995年才正式开始,在美国国家图书馆里只有四十多篇介绍此类课题的文章,资料非常稀缺(现在这类文章有三千余篇了)。“这项研究很有意思,我们把基因扩增出来,合成蛋白质,然后研究这个基因和一些其他与转录相关的基因的相互作用,第一次尝试感到很开心。”邹检平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显得有点兴奋,“我们当时的研究深受圈内和社会的关注。其中有一项研究结果是关于BRCA2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的,当时社会评价很好,在乳腺癌研究界特别轰动,实验结果报道后,我们老板收到220多封信,要求拿这个研究报告。”1999年,邹检平发表了学术论文。从1996年接手到2001年离开,6年时间内邹检平发表了5篇文章,而其他人都是平均两年发表一篇,为此,邹检平主持的课题组拿过两次由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颁发的100万美元奖金。在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仅次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邹检平在美国除了研究乳腺癌基因转录的调控外,还做白血病基因方面的工作,主业却是乳腺癌的研究,这一项工作投入最大,但收益也最多。

邹检平先在卓克苏大学哈里曼医学院、葛兰素一史一克制药公司学习和工作,后在美国国立FOX CHASE癌症研究中心任Research Associate,从事抗癌药物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成绩卓著,成了一位业内知名学者。有了7年的积累,又有了在乳腺癌基因的网络调控领域世界领先的老板,他不但顺利地拿到了美国医师资格,2000年还获得绿卡。

2000年春节,由人事部、教育部、团中央组织的一个政府官员和国内十家留学生创业园在纽约组织了一个回国创业说明会。当时作为学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的邹检平带了几个同学一起去参加。人事部的一位老领导和欧美同学会的教授做的动员报告让他心动不已。2000年,邹检平第一次回国就参加了由团中央组织的海外学人归国创业周活动,受到了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的亲切接见和鼓励,感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召唤,同时也觉得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此外,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使邹检平对中国的医院需要什么产品也比较清楚,在创业过程中可以选择离临床比较近的,需求迫切而产业周期又不长的项目,然后再形成有抗风险能力的产品链……所有这些想法促使邹检平一方面加紧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主动积累一些创业资金。2002年,邹检平带着两个女儿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