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一)精神分裂症与治疗精神分裂症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据对570名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调查,其中70.07%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出现的言语幻听;明显的思维松散、破裂思维、语言不连贯或思维内容贫乏;思维被插入、思维中断、思维被广播或强制性思维;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思维逻辑的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精神分裂症症状学标准为:确定无疑有上述9种症状中的至少两种,且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
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有偏执型、青春型、单纯型和紧张型四类。
1.偏执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又称妄想型,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类型,在我国约占住院及流行学群体调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50%以上。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病初表现为多疑敏感,逐步发展为妄想,并有泛化的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变得系统化或零乱,有时可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情感和意志常受妄想和幻觉的支配,表现疑惧,甚至出现自伤及伤害他人的行为。病情发展较其他类型缓慢,精神衰弱现象较不明显,因此发病后相当长时间内,病人尚能维持日常工作。自发后缓解者少,治疗效果较好。
案例:
患者男性,18岁。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一年前,因高考落榜,受家人埋怨,出现明显的行为、思维异常。有时讲“我要跳楼”,曾企图跳楼和触电。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也怀疑路人故意冲他吐痰。近半年来出现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我要死了,哥哥、爸爸再见了,拜上帝,波折器某某,我爱你”。性欲亢进,裸体,用手摸母亲的乳房。医生检查时病人比较被动,有自笑。在医生的提问下,谈出以下体验:近半年常听到不熟悉的语声,男女都有,有时命令他“投井”,有时语声议论他,说他“无能”。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死尸的气味。
病人坚信有某种“波折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2.青春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又称紊乱型或解体型精神分裂症,本型的特点可以用一个“乱”字概括,以言语、行为和情感的紊乱为主要临床症状,多始发于15~25岁,起病较急,病情发展快,症状丰富多变。病前性格多为孤僻、内向、腼腆、过分害羞。主要表现为思维内容离奇,难以理解,思维破裂,可出现片断妄想和幻觉;情绪喜怒无常,常伴有自笑、扮鬼脸、作态、态度高傲、表情做作或与言语、思维内容不协调;行为缺乏目的而且不可预测,可表现为幼稚、愚蠢、戏谑及恶作剧,或行为激越,或喜独处,或意向倒错,可有食欲或性欲亢进。
案例:
张某,女,23岁,高中毕业后在某百货店做营业员,经人介绍结识了男友,他是中学物理教师,两人相爱半年,感情融洽,但男友之父母嫌她是个营业员,反对他们来往,男友个性软弱,屈服于严命之下,逐渐和她疏远了。张女深知内情也不过分为难其恋人,决心忍痛断绝关系,从此心情郁闷,无异常现象出现,工作也能完成,平日沉默少言,孤独好静的她变得更加默默无言,不愿出门交友,父母深为同情,常加劝慰。
事隔3个月之后,张女突然变得好打扮起来,每月工资领来没几天就用完,买了好多书籍及杂志,却又不看,高搁一边。对父母经常讲些莫名其妙的话,有时会突然大笑,在家跳跳蹦蹦,显得非常活泼。动辄发脾气,一言不合就破口大骂,上班时经常离开岗位,与顾客争吵。下了班不及时回家,甚至半夜才归,家长以为又有了男友,反而暗暗为之高兴。但时间不长,发觉其精神活动已不像正常人。如发现她经常外出乱走,看见异性就笑,更荒唐的是穿了内衣裤就外出,还讲些下流话。饮食饥饱不知,几顿不食或一吃就是几碗。还发现她在写些什么,其母有一次偷看竟是一封封情书,肉麻地写“某郎:天上一朵云,鹊桥牛郎织女,我们永远幸福,光明天使一对,哈哈,我看见你了……”晚上睡眠很少,把收音机开得特别响,邻居提些意见,反把人家骂出去,吵得全家不宁。
3.单纯型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比较少见。青少年发病,最初不易被人发现,但是,一旦被怀疑有病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早期的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易疲劳、无力、失眠、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情感淡漠、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疾病初期常不会引起重视,甚至会误认为患者“不求上进”“性格不够开朗”或“受到打击后意志消沉”等,往往在病后多年才就诊。治疗效果较差。
案例:
小徐是位男中学生,只有17岁,3年前因成绩优异而直升高中。近两年来他变懒了,常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呆坐,不言不语,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整天懒懒散散。期间慢慢开始不太讲个人卫生,不主动洗澡,后来甚至懒于换衣服,吃饭都要人催促。医生检查时比较被动,思维贫乏突出,小徐自称“脑子变空了”。回答问题常用“不知道”“差不多”或低头发呆,不语,没有发现幻觉和妄想。在病房期间多独处,对周围事物反应冷漠,受他人指责时无表情反应。生活需要督促,对病情无自知力,对住院无所谓。
4.紧张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目前较为少见。其发病年龄多数在中、青年。起病可急可缓。在发病前和发病早期,有委靡无力、食欲不振、怠惰少动、缺少兴趣、情绪低落的行为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紧张性木僵和短暂性兴奋的症状交替出现。处在木僵状态时,患者少语少动,有时一连几小时地呆呆站立或坐着,不言不语,不饮不食,表情呆滞、冷漠,叫他不应,推亦不动,像木头桩子似的,对周围事物毫无反应。但是,在安静环境下,向患者小声耳语时,又偶尔可以回答。有的患者在夜深人静、外界干扰消失时,可以走动、大小便或进食。这种病理状态有长有短。可以突然消失,也可以逐渐消失。当突然结束时,随即会进入兴奋状态,即症状由紧张性木僵转换为紧张兴奋,表现为兴奋、激动、行为暴烈,出现幻觉,并常伴有伤人、毁物的行为。这种状态可持续几十分钟、几小时或几天,然后缓解,又逐渐进入木僵状态。如卧床不动的病人,可突然起床,无目的地砸东西,然后仍然躺下。
5.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精神分裂症目前尚无法根治,但治疗能减轻或缓解症状,并减少伴发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因此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主张综合应用恰当的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等手段;在用药过程中主张贯彻“个性化”原则,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采用适合病人与家属的方式提供健康教育。
(1)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经典药物与非经典药物两类。经典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D2受体来起到抗幻觉和妄想的作用。
常用的药物以氯丙嗪和氟哌啶醇为代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通过平衡阻滞5-HT与D2受体起到治疗作用,不但对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有效,对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代表药物有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等。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必须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部分。心理治疗不但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病症状,提高自知力,增强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可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与社会的接触。行为治疗有助于纠正病人的某些功能缺陷,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家庭治疗有助于解决家庭成员在沟通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绪,简化交流方式。精神分析可以提高病人对自己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自控能力的提高。
(3)心理与社会康复。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结合心理社会干预。早期干预包括心理教育和家庭干预。其主要目的是教育病人及其家属对所患疾病的性质有所了解,并认识到存在复发的危险性,教育病人及家属减少心理应激并掌握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理解维持服药的重要性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
对临床痊愈的病人,应当鼓励其参加社会活动和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对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有退缩表现的病人,可以进行日常生活能力、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和职业劳动训练,使患者尽可能保留一部分社会生活功能,减轻残疾程度。此外,应当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社会对精神病患者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少一些歧视和孤立。
(二)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同心境高涨一起出现的症状有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被称为“三高症状”。同心境低落一起出现的症状有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被称为“三低症状”。心境障碍包括躁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1.躁狂症躁狂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高涨,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躁狂症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青春期,发病的形式是“来去匆匆”,即通常急骤起病,在经适当治疗后,数周甚至数天之内症状便能很快得到控制。躁狂症不仅病程短,而且愈后良好,病人在病情缓解后,基本都能回复到原先的正常状态。典型的躁狂症有以下一些临床表现:
(1)情绪高涨:这是躁狂症的主要症状,病人自觉心情特别地好,愉快喜悦,终日像过节一样。病人整天嘻嘻哈哈、谈笑风生。他们爱管闲事,周围有什么热闹事绝少不了他的身影。有些病人激惹性较高,容易与周围发生冲突。
(2)思维敏捷:病人的思维联想非常迅速,与人谈话时不仅对答如流,而且不时地会穿插着一些风趣和幽默,感染着周围的人,使人觉得十分轻松和快乐。有的病人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表情异常丰富、生动。尽管因言语过多而导致声音嘶哑,病人仍会讲个不停,但多半杂乱无章,前言不搭后语。病情轻的人,则内容丰富,给人一种能言善辩的印象。
(3)动作增多:病人没有空闲时间,整天忙忙碌碌,他们特别喜欢参加公益活动,乐于助人,但常常是一点结果也没有。
(4)其他精神症状:部分病人可产生夸大妄想,自觉聪明绝顶或是某名门的后裔。绝大多数病人睡眠时间减少,但他们依然精力充沛。有的病人有性欲亢进,他们常常会主动地接近和挑逗异性,甚至发生“出格”行为。此外,少数病人会出现幻觉、冲动行为等。
案例:
小霞,大一女生,19岁。起病前性格内向,在他人眼里是一个腼腆、中规中矩的人。近来,她变得异常开朗、外向,整天谈笑风生。
一次学校组织旅行,小霞和几位同学在一个组一起爬山。从开始出发到山上,小霞一直没有停止说话,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但翻来覆去只是一个话题。路上碰到其他游客,不管场合适不适宜,她都主动和游客打招呼,搞得有些游客莫名其妙,同学们用奇怪的眼神看她,她依然我行我素。
另外,小霞在很多时候,会为了一句话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而发火,那种火气,像是积了很多天的怨恨一样大,所以,同学们对她都是小心翼翼,暗地里说“神经病,还是躲开为妙”。
可小霞从来不认为自己有病,她觉得自己这样是向原来那个“内向的自我”挑战,她真正找到了快乐,自己这样做没有错,现在社会,不就是要求这样积极吗?
治疗治疗躁狂症,通常采用药物或电抽搐疗法,心理治疗则不常使用。
治疗躁狂症的药又称抗躁狂药。抗躁狂药的品种仅锂盐一类,其中最常用的是碳酸锂。而卡马西平、丙戌酸钠等一些治疗癫痫的药,因对躁狂症有良好疗效,也被常常用来治疗躁狂症。
电抽搐治疗一般只用于严重兴奋躁动的病人,使用次数也不需过多,通常数次之后即能控制病情。
2.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分析,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而在发达国家发病率更是接近6%。2002年全球重症抑郁病患者已有8900多万人。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患。越来越多的亚洲人正遭受抑郁症的折磨,据估计抑郁症在这一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索然、精力丧失、自我评价过低,因而导致生活能力衰退和职业功能减低、工作效率下降。抑郁症的症状标准为至少有下列项中的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患者对以往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以及业余爱好变得兴趣索然,觉得生活没意思,打不起精神,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为了掩饰自己有时还要强装笑容。抑郁心境呈现昼重夜轻的切律变化,这是抑郁症,特别是内源性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2)精力减退或疲惫。主观感觉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总觉得力不从心,对做任何事情都显得十分被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人以无精打采,精疲力竭、精神崩溃之感。
(3)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病人的行动一般显得迟缓(激越型者例外),往往很少有自发动作,严重者甚至端坐一隅,纹丝不动。但激越型者常坐卧不安,病人自己体验到神情紧张、焦虑不安、难以自控。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病人似乎戴上了“灰色眼镜”,对任何事情只是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对自己毫无自信可言,觉得自己是社会的累赘,喜欢反省过去,为了一些小事而自责自罪。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病人思维困难,反应缓慢,以至影响言语速度,若与之交谈常数问一答,答前有长时间沉默。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病人认为自己会一败涂地,感到孤立无援,似乎到了生活的尽头,死亡成为解脱,常想到死亡,甚至做出周密的自杀计划。
(7)睡眠障碍。主要为中、后期失眠,也可见入睡困难和恶梦,最具特征的是早醒,一般比平时提早2~3小时醒来,醒后再也难以入眠。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案例:
顾××,男,18岁,某中学高二学生,父亲是瘸子。小学时听邻居说:“这孩子可怜,爸爸是瘸子”,即产生见不得人的想法,觉得“世上哪有我这样不幸的人”。进入初中,认为父亲有病是“家丑”,不让他参加家长会,由于顾××学习不好,语文老师把他封为班上的“呆子”,他非常恨该老师,同时更感到自卑,不愿和同学交往。随着年龄增长,看到同学各有所乐,更觉自己无用,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初三起即产生想死的念头,并具体设想了如何死法,但没有勇气。进入高中后,一切均无改善。对社会、家庭,对人生,对自己极度悲观失望,提不起精神去上学,也不想上学,觉得自己是社会中多余的人,还是死了好。
治疗(1)药物治疗。分为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及国际抑郁障碍防治委员会(WPA/PTD)特别推荐,抗抑郁药应作为抑郁症的首选治疗。
半个世纪以来,抗抑郁药已历经五代药物。第一代抗抑郁药,如苯乙肼、苯唑肼等;第二代抗抑郁药(三环类),如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第三代抗抑郁药(四环类),如马普替林、速维多等;第四代抗抑郁药(SSRI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如氟伏沙明、百忧解(氟西汀)、赛乐特(帕罗西汀)、郁乐复(舍曲林)、西酞普兰、三唑酮(美舒郁)等;第五代抗抑郁药,如西助片等。多数抗抑郁剂的疗效是近似的,而且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在治疗的初期,口干、便秘、嗜睡、镇静过度、走路不稳等较为常见,但此类反应程度较轻,不妨害继续用药,在1~2周内病人会逐渐适应,对此在用药前应该详细慎重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不然患者有可能拒绝服药或将药物的不良反应视为疾病的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的表现,从而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最终影响疗效。总的来说,新型抗抑郁药较传统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少,在安全上更有优势,而且剂量可以立即达到治疗量,不必逐步调整,这就避免了剂量不足的可能,因此病人较容易接受。但价格较为昂贵,而且起效相对慢(1~2周),对自杀危险的控制不及电抽搐治疗快,因此应注意个别化原则。
(2)心理治疗。目前认为,给予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是必要的,因为心理治疗至少在减轻抑郁症状、预防复发和改善病人依从性这三个方面是有作用的。让患者意识到心理治疗是在其遇到问题或痛苦时所提供的一种帮助,起的是“拐杖支撑”的作用,目的是帮助其“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生活过程中,学会应用治疗过程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巧来“举一反三”,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而不是长期依赖于医生,靠“拐杖”走路。
(3)物理治疗。如电抽搐治疗、颅磁治疗、电针治疗、经络导平治疗、生物反馈治疗。
(4)其他治疗:如体育锻炼、有氧锻炼、光照疗法等,都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或者易激越,或二者兼有)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双相情感障碍一般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持续一生。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经常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没有必要地为之受苦多年。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对患者及他们的配偶、家庭成员、朋友和雇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破坏性。
案例:
张××,男,26岁,4年前他做市场营销时,曾有轻度、间歇的抑郁症状。一年多以后他被发现有一个甲状腺肿块,切除了肿块后一个半月,心境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有25天精力显著旺盛、活动过多及欣快,接着有5天抑郁,这时睡眠增多并感到几乎不能行动。情绪高涨与抑郁交替出现,很少有“正常的”日子,如此连续3年。在精力充沛的日子,他表现乐观、自信,但性情暴躁及容易激惹,在工作上反复无常,他花许多钱买些不需要的及平时不爱买的东西,如昂贵的立体音响系统。他亦有几次冲动式的性行为。在抑郁期,因为疲倦、缺乏动力及心境抑郁而往往整日卧床。他为前几周的不负责任及过分的行为而内疚。他停止进食、洗澡和刮胡子。这种退缩维持几天以后,他有一天早晨感到好些时便起床,随之在两天内恢复工作。这时他往往狂热地投入抑郁期中拖下来的工作中,但工作效果欠佳。
入院时他讲话很快,情绪愉快,有感染力,未发现妄想和幻觉。住院后身体检查、血生化、血球计数、CT及认知心理测验均无特殊。甲状腺机能测验发现有机能减低的迹象,但没有临床症状。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锂很久以来就是一线药物,而有些人发现抗癫痫和抗精神病药物也有作用,还经常应用抗抑郁药物进行附加治疗。现在患者渐渐与医生一起制订用药方案,使稳定情绪与副作用达到最好的平衡。目前心境稳定剂是双相情感障碍主要的治疗药物。丙戊酸钠已在美国和欧洲作为双相情感障碍(BPD)的首选用药,丙戊酸钠缓释片用于BPD新适应症正等待SFDA的批准。
(三)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做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青少年常见的神经症有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
1.恐怖症恐怖症又称恐怖性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恐怖症主要分为3种类型:
(1)场所恐怖症:最初用这一名称描述对广场感到恐惧的综合征。目前已不限于广场,还包括对人群拥挤场合、商店、百货店、剧院、餐馆或乘坐的飞机、公共汽车、地铁等感到恐惧,也包括害怕空旷的地方,害怕离家或独自一人在家。
案例:
阿名是位从事推销的商人,两年前,在重庆的火车站候车准备到成都时,突然感到自己头晕,心慌,大脑混乱,有点不能控制自己思维的感觉。心中大为惊慌,立即买票回万州。这两年来,他从不敢出差。原因就是怕自己会出现意外或精神失控。被人认为得了“老鼠病”。心中异常痛苦,要求心理治疗。
治疗包括一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三方面。
一般心理治疗。如心理教育,支持疗法,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预期焦虑,鼓励患者重新进入害怕的场所;减少回避行为则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无惊恐发作的场所恐怖症以暴露疗法为主,先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包括患者对处境产生的焦虑反应、预期焦虑及回避行为三个相对独立成分,以及针对这三个成分采取的治疗措施,引导患者想象害怕的场所或情境,然后鼓励患者进入现场暴露,反复训练,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暴露疗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组成互助小组,一道活动。单纯的认知疗法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惊恐发作,但对场所恐怖症无效,而暴露疗法可减轻场所恐怖症。
药物治疗。有惊恐发作的患者宜先采用抗惊恐的药物治疗。
(2)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常起病于少年,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出现恐怖。患者在大庭广众面前害怕被别人注视,担心会当众出丑,因此当着他人的面不敢讲话、不敢进食,甚至不敢如厕,严重者可出现面红耳赤、出汗、心跳、心慌、震颤、呕吐、眩晕等。如果病情严重,患者可因恐怖而回避朋友,与社会隔绝而仅与家人保持接触,甚至失去工作能力。如果患者害怕与他人对视,则称为对视恐怖。如果患者害怕在与人相处时会面红或坚信自己有面红,则称为赤面恐怖。
案例:
小黎,18岁,大一女生。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
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孤独寂寞,同学们说她清高。
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焦虑的药物。
认知行为疗法:暴露、认知重建和社交技能训练可用于治疗社交恐怖症。
暴露疗法:包括默想暴露和现场暴露两种方式。严重病例宜先从默想暴露开始。由治疗者用语言诱导患者,想象他进入恐惧的社交或表演场所。让患者的焦虑情绪逐渐减轻以后,再转为现场暴露;即鼓励患者重新进入他恐惧的场所,让他逐渐适应。
认知重建:主要针对自我概念很差,害怕别人负面评价的患者,与暴露疗法合并使用效果较好。
社交技能训练:采用模仿、扮演、角色表演和指定练习等方式,帮助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行为,减轻在社交场合的焦虑。以上三种技术并非每例患者全都适用。慢性病例可先用现场暴露,然后选择适当时机进行认知重建。
(3)特定恐怖症:特定恐怖症是指对某一具体的物体或情境引起的不合理的恐惧。最常见的为对某种动物的恐惧,如蜘蛛、老鼠、青蛙、蛇等;有些患者害怕鲜血或尖锐锋利的物品;还有些对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如黑暗、大风、雷电等。特定恐怖症的症状比较恒定,多只限于某一特定的对象,既不改变也不泛化。但部分患者却可能在消除了对某一物体的恐惧之后,又会出现新的恐惧对象。
最好选用认知行为疗法。以暴露疗法为主,可选择现场暴露或默想暴露,方法包括:系统脱敏、想象冲击、持久暴露、参与模仿和强化练习等技术。
可以个别治疗,也可集体治疗。
2.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有4.1%到6.6%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焦虑症。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其具体症状包括以下四类: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未来无名的担心、过分机警。这些症状可以是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一起出现。焦虑症的焦虑和担心持续在六个月以上,本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
(1)惊恐障碍。
其基本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惊恐发作),发作不限于某一特殊情境或特殊场合,因而难以预料。主要症状因人而异,但常有突发的心悸、胸闷、窒息或眩晕感。几乎所有惊恐发作患者都继发出现对死亡的恐惧,或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发疯。部分患者出现出冷汗、手抖、站不稳的症状。
案例:
李××,男,18岁。2005年6月的晚上,患者在草地上被蛇咬伤左腿,大约10分钟后,觉得毒已攻心,紧张不安,心跳加快,胸闷,头痛。之后被送往医院急诊室治疗,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心慌头疼消失。大约一个星期后,自觉胃痛而吃胃药,但症状未见缓解。
2005年8月的某一天,突然觉得心跳加快,左腿脉搏加速,腿麻木,头晕头痛,脸色苍白,惊恐,有濒死感。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偏快,心脏正常。心血管科医生开了一个星期的药,但仍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头晕头痛,濒死感发作的症状。
(2)广泛性焦虑症。
其基本特征为广泛和持续的焦虑,表现为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的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除了焦虑心情外,还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据统计,广泛性焦虑症一生中发病的几率是5%,其中约半数患病者在未满15岁时发病。
案例:
某女,24岁,自诉莫名其妙担心、害怕、胸闷1个月。5年前,她就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这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害怕,自己也说不清楚担心的对象和内容。经常紧张不安地来回走动,有心悸、胸闷、头昏、口干等症状。她曾经到重庆、成都等几大医院就诊,做过心电图、CT、胃镜等检查,未见生理疾病。
(3)焦虑症的治疗。
精神分析学派、认知行为和生物医学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理论出发,为焦虑症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因为精神分析学把焦虑症的起因归结为压抑的无意识冲突,所以,焦虑症的精神分析治疗,就是帮助患者领悟他们的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
认知行为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
焦虑症状与情境有关:通过运用“情境分析”,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运用“系统脱敏”的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另外,可帮助患者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来提高患者面对各种情境的信心。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但是抗焦虑药物长期服用会对某些内脏器官有损害,而且抗焦虑药物往往有成瘾性。抗焦虑药物的最大问题是:停止服用后症状会重新出现。
3.强迫症强迫症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突系来源于自我,但无法控制,患者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的强迫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的精神痛苦显著减轻,但此时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本病的发病诱因常不明显,但病人病前的人格特征与发病很有关系,如表现为拘谨、古板、多疑、过分注意细节、要求十全十美等,且易于在身体健康不良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引发。
案例:
阿鹃,女,17岁,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每次洗手时间至少用去10分钟,每次洗完还想洗,洗完以后一定要拿酒精棉球消毒一遍,总觉得手上的细菌洗不掉。冬天手都洗得发白了,长起了冻疮,但就是控制不了。
她心里很痛苦,让别人知道会说她怪怪的,可是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治疗(1)心理动力学的治疗。
心理动力学派的治疗强调通过顿悟、改变情绪经验以及强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量地运用阐释、移情分析、自我联想以及自我重建技术。
(2)行为治疗。
在对于强迫症的认识上,行为治疗分为两个基本的流派。第一种观点认为具有强迫症的人是借助于各种行为和仪式动作来缓解焦虑,称为“驱力降低模型”。依照这个模型,治疗者主要集中于通过激发可以减少焦虑的情境来消除不适当的行为与仪式动作。第二种观点是基于操作模型而建立的,强调对强迫行为的后果进行调节,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大量运用惩罚和示范学习。
采用驱力降低模型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各种降低焦虑的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是系统脱敏。(具体可见恐怖障碍的治疗)榜样学习技术也经常被运用于强迫症的治疗中,主要有参与示范和被动示范,其中参与示范运用最多。和系统脱敏一样,实施参与示范也需要建立刺激等级。从最低等级到最高等级,治疗者逐渐示范暴露在相应的情境中,然后再由患者自己去逐渐面对这个情境,直到能够完全独立面对为止。
被动示范也是让患者观察治疗者从低到高地接触各种情境,所不同的只是不让患者介入情境。此外,这两种治疗都采用反应阻止法。譬如,在治疗强迫性洁癖的时候,治疗者可以借助于某种协议来阻止儿童的所有洗手行为。从国外现有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参与示范比被动示范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
此外,示范学习与暴露疗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效果会更好。
暴露疗法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许多人重视和运用,尤其是把患者逐渐暴露于各种无论是想象的还是现实的焦虑情境中,效果都很好。由于暴露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是以是否让儿童青少年消除焦虑和回复宁静为标准,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治疗时间会比较长一些,大约在两小时左右。
thisid=29804在进行暴露疗法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反应阻止法。这种方法在于减少仪式性动作和强迫观念出现的频度。
(3)家庭人际关系治疗。
此种方法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这种思想注重研究行为问题的整体意义,它强调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为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咨询。具体方法如下:
训练家庭成员使之成为患者心理分析的咨询员,或者成为欣慰治疗的助手,协助实施反应阻止训练计划。
配合精神分析治疗或行为治疗对患者进行“自我”强化咨询辅导。
影响并改善家庭关系。
进行家庭交往技能训练。
讨论并解决家庭关系当中的冲突。
(4)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下列药物:氯丙咪嗪;氟西丁;氟伏草胺;苯乙肼。
4.疑病症疑病症又名疑病性神经症或臆想病。这是一类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深信自己已患有某种疾病,因而经常诉说某些不适,但一切检查均不足以提供其有任何器质性疾病的证据,也未发现这些主观症状的躯体原因。医生的解释不能消除其疑虑。本病在神经症中是较少见的一类,仅占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总数的3.3%。本病可发生于青年期以后的任何年龄,但在40岁以后发病者似乎偏高,女性亦稍多于男性。
疑病症病人对所谓病态感受鲜明,描述生动,但各种客观检查不能证实(结果正常)。此种结果不但不能使病人放弃成见,反而更一再要求检查与治疗,否则会引起其明显反感。据我们观察病人所怀疑有病的系统与器官,以心血管、消化器官、泌尿器官为主,疑患癌症等恶性病者亦不少。
案例:
李山同学在高中毕业前夕体检时正巧感冒发烧。医生在为他听心脏时,低声自语说:“心尖区有点风吹样杂音……”李山就紧张地问医生是不是心脏病?严重不严重?医生回答他,这是生理性杂音,不要紧的。但李山同学却放心不下。他联想起上生理卫生课的老师曾说过心脏病是有杂音的。他觉得现在医生的话只是安慰自己罢了,于是坚信自己患上了心脏病。从此,他到处求医。虽然许多医生都认为他心脏正常,但他总认为医生是在安慰他。
后来,他甚至离开所居住的城市,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四处求医。医生都说他是自己瞎猜疑。他很生气地说:“我难道还真希望自己生病不成?病生在我身上,我自己还不清楚?”最后,经心理医生诊断,李山同学患的是疑病症。
治疗(1)心理治疗:在耐心倾听患者陈述与仔细检查之后,以事实说明所疑疾病缺乏根据,切忌潦草检查与简单解释,更忌同患者展开争论。心理治疗的成功关键在于赢得病人的高度信任,在病人心中要树立起高度的“权威”。如配合其他治疗,疗效可能更好。对暗示性较高的患者,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催眠暗示可能获得良效。
(2)药物治疗:对疑病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在于解除患者伴发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可用苯二氮、FDD6类、三环抗抑郁剂以及对症处理的镇痛药、镇静药等。少数病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获缓解。
5.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为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效率减低等衰弱症状;回忆及联想增多且控制不住,对声、光敏感的兴奋症状;易烦恼、易激惹的情绪症状;紧张性疼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
案例:
王××,男,18岁,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学习勤奋刻苦,经常是闭门苦读,成绩一直都很优异。进入高三后,学习压力增大,学习更加用功了。他感到学习格外吃力,极易疲劳。往往只看了十几分钟的书,脑子里便乱成一团麻,再也无法继续看下去。学习中遇到一些很小的事情,也要分散他很大的精力,注意力集中对他来说已经成为很困难的问题。学习的兴趣也明显下降,经常感到乏力,整天无精打采。每天晚上,王××躺在床上需一两个小时才能入睡,尽管用了许多催眠的方法,但均无济于事。他同时还伴有心情沉重等症状。
治疗(1)药物治疗。
主要是使用抗焦虑剂和协调兴奋与抑制之间平衡的药物。
(2)通过多样化活动调节大脑神经功能。
有位中学数学老师由于经常进行单一而过度的数学思维活动,导致了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多样化活动的治疗方法治疗,即每天从事多种活动,如做家务、到菜园子劳动、浇灌花草、修剪盆景,搞些小修理,指导孩子学习,探亲访友等,每种活动的时间都不长,一个接一个,很紧凑。一段时间后,睡眠改善,上床就寝很快就能入睡了。按照他的体验,如果一天只从事单一的活动,尽管很疲劳,也难入眠。多样化活动之所以对治疗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是因为在多样化活动的情况下,由于大脑广泛区域神经过程交替活动,使脑细胞得到了锻炼,逐渐增加了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作用(这种作用在过去因大脑负担过重而被减弱了)。因此,到了夜间,大脑中经过白天兴奋性活动的许多神经中枢都发生了负诱导作用,并迅速成弥漫性抑制。这样,“长夜难眠”就变成“长夜好眠”了。
(3)心理治疗:常用的有放松疗法和催眠暗示法。
放松疗法:这是一种通过一定的程度训练,学会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疗法。即练习如何按照自己的意志逐渐放松全身肌肉,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松弛。具体做法是以舒适的姿势靠在沙发或躺椅上,首先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头部,把牙关咬紧,使两边面颊感到紧张,然后将牙关松开,咬牙的肌肉就会产生松弛感,逐次将头部各处骨肉一一放松,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颈部,尽量使脖子的肌肉弄得很紧张,感到酸痛,然后把脖子的肌肉全部放松,直到觉得轻松为止。第三步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两手上,将两手用力握紧,直至发麻、酸痛,两手开始放松,然后放置在舒服位置,并保持松软无力状态。第四步是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气,憋几秒钟,缓缓把气吐出,再吸气,如此反复,让胸部觉得轻松为止。这样反复类推,将注意力集中于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松。最后,全身软软地处于轻松状态,保持2~3分钟。按此法学会如何使全身肌肉放松,并记住放松的顺序,每日照此法做两次,持之以恒,可使自己身心轻松,从疾病中解脱出来。
催眠暗示疗法:此法须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它是利用催眠术使患者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然后进行言语暗示或精神分析,以达到了解病因和消除症状的治疗目的。进行催眠暗示治疗时,医生首先让患者集中注意力,凝视一物体,同时用单调的语言,使患者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然后针对患者的病状,用坚定有说服力的言语暗示,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最终治愈疾病。如上例中的患者,经过医生半个多月的催眠暗示后,失眠症状消失,神经衰弱得以痊愈。
(四)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极端或明显偏离特定文化背景、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接人待物方面),对社会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已具有临床意义,常自感精神痛苦。病人虽然无认知功能缺损,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考虑患人格障碍须明确症状开始于童年后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且至少已持续两年。
1.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易产生病态嫉妒,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习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案例:
来访者情况:刘某,男,25岁。本人不愿意求治,也拒绝承认自己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后在心理医生的耐心说服下他自述了自己的情况。
“当我18岁时,是高中三年级学生。我的学习成绩相当好。平常,我虽然常与人交往,也很喜欢与同学交谈,但我总觉得他们嫉妒我的才能,总是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我,他们也常常否认对我的嫉妒,但我觉得他们说的不是真话,是在为自己辩解。有的人因此不主动亲近我,这说明了什么呢?还不是嫉妒我的才能。还有,那时我爱顶撞班主任,我觉得他的想法经常是错误的,反而说我是错的,你看多可笑。我一向我行我素,说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因为我具有比他们更强的能力和智慧。当然,有时结果不理想,但那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我才不管别人的喜怒哀乐。我认为我在他们的眼中属于人见人恨那种人。他们也一定认为我思想简单,最好欺负。后来我就懒得与他们交往了,我更乐于自己独处。但我对别人的怀疑却丝毫没有减少。”“在读书时,我对任何人、包括班里任何同学,甚至自己的父亲,不管他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我都从心里怀疑。我为什么要信任他们呢?如果信任他们,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利用我的信任加害于我。最近我就被人利用了,可以说是毫无理由的,我被调离机关去一个下属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调离我?我断定有人搞鬼,他们肯定嫉妒我的才干,我为此感到愤愤不平,我觉得领导这样对我实在是很不公平。机关领导说我一直搞不好同事关系,给我安排工作我的异议总是很多。我为什么要理那些人呢?我已给上级部门写信,直述了我所蒙受的耻辱,并且直述了我对那个领导的看法,我非把他搞垮不可。我女朋友还不让我这样做呢!她劝我算了,我不听,她就说我有病,我有什么问题,我看是她变心了。我一直都注意到,她每次来单位,看我的那位领导的眼光都很特殊。如果他们俩真有什么,我就更是与他们没完。”治疗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认知提高法。
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交友训练法。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真诚相见,以诚交心。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
(3)合理情绪疗法。
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
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首先必须澄清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其次,对这些非理性观念进行分析与改造,去除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如可以把前面非理性观念改写成: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汪道之:《心理咨询》,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认识到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正,以防下次再犯。
(4)敌意纠正训练法。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来克服敌意对抗心理。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
2.分裂性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据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其中分裂性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总数的29%左右,接近1/3.1975年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罗逊特指出这种类型的人约占正常人群的7.5%,且男性多于女性。
分裂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有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当、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且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有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错觉、幻觉,看得见不存在的人;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柔体贴;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也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须的接触,除直系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案例:
师范学院毕业生许某到一所中学任教后,无论如何不愿意上讲台担任教学工作。他还羞涩地向校长表示,自己一向害怕人多的场合,在校期间对教学实习就很害怕,所以愿意到图书馆去管理图书。经过反复动员劝说,许某勉强同意上课。可是上第一节课时,他看到几十名学生后面还坐着教研室的老师和校长,便慌了神,半天说不出话。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经过了解,他在家和在学校时就很孤僻,胆怯,不爱说话,不好社交,教学实习勉强及格。
无奈之下,校长只好安排他到校图书馆去工作。
治疗对分裂性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是要纠正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社交训练法。旨在纠正孤独不合群性,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提高认知能力,懂得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自觉投入心理训练。同时讲清训练的方法、步骤、目的和注意事项,要求积极配合实施。
制订社交训练评分表。自我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8~12周为一疗程。施治者(医生、专业人员、家长等)每周核对记录,并做出评价。
自我评分标准:
0分训练无变化。
1分稍有进步,愿意参加社交,与人接触交谈,但接触交谈仍比较勉强和刻板。
2分明显进步,能够主动与人接触交谈,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改变程度在50%以上。
3分孤独不合群现象基本消失。
评分计算和奖励措施。每日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3分,每周最高分为18分。如果以8周为一疗程,总分144分。一般以奖励表扬为主,对每一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奖励方式通常可采用现金、代币、赠送喜爱的生活学习用品、允许定期外出旅游等。切忌因为无进步或进步微小而批评责备,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对自己丧失信心。
训练内容和目标:训练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开始时由施治者和受训者共同商定,以一位朋友(同学或同事)为交谈对象,每次要求主动与他交谈5分钟,交谈内容和方式不限,逐渐做到主动、比较融洽地随便交谈。进而逐步增加交谈的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再增加到半小时),对象由1人增加到5人。训练成功后,改变训练内容,鼓励其转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投入现实生活中。
汪道之:《心理咨询》,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页。
(2)兴趣培养法。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而给予优先注意的认识倾向,并具有向往的良好情感。因此兴趣培养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具体做法如下:
提高认知。要求本人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标。应使其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是一种情趣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赏宇宙万物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崎岖欢乐的道路上旅行,这样才能充满生活乐趣和前进的活力。
社会实践。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社会的信息量,促使其兴趣多样化。
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内容有绘画、唱歌、舞蹈、艺术、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
3.攻击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情绪高度不稳定,极易产生兴奋和冲动,办事处世鲁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稍有不顺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患者心理发育不成熟,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教唆怂恿,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
案例:
我是一名中学老师,现任高中一年级班主任。平时我发觉,本班有几个男学生特别凶,爱滋事,有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殊死相斗”,打得头破血流。对男孩的这种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时教育,有朝一日终会酿成大祸,我有责任帮助他们,但又不知怎样帮助才有效果,敬请指教。
治疗对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投入到学习、成才上去。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男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
(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4)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技术,帮助患者克服行为的冲动性。首先,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让求治者感到冲动的事件,让求治者给出他对这些情境事件感到的主观干扰程度,即SUD。治疗者按各事件的SUD将它们排列为一个等级,这个级被称为冲动事件层次。治疗开始,首先让求治者放松三到五分钟。施治者可以用语言暗示帮助求治者放松。例如,施治者可以说:“你感到你的身体变得愈来愈轻松,你身上的肌肉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手臂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双肩变得愈来愈轻松……你感到全身愈来愈放松。你感到非常舒适,非常愉快,非常轻松。”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当你感觉非常舒适和轻松时,就请抬起右手的食指示意一下。”当求治者开始做这一动作时,施治者口头指示求治者想象冲动事件层次中SUD程度最轻的事件,让求治者口头报告在该情境清晰地出现在头脑中时他所体验的SUD程度。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又进入放松状态,重复前面的过程,让求治者再想象刚才的事件,报告SUD程度。这样多次反复,如果求治者对这一冲动事件报告的SUD逐渐下降至某一较低水平且不再下降时,则可以认为求治者对这一事件的冲动已经消失。施治者便可换用冲动事件层次中的下一个事件,直至求治者对所有事件的冲动均基本消失。
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违纪型人格障碍或悖德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都情绪不稳定,时常为一时冲动所支配,做出违法乱纪的事;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顾他人的痛苦,再由于他们缺乏判断是非和预见后果的能力,而不能从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因此,这种人往往是个屡教不改的人。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对家庭、企业和社会的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中若多有几个这样的人,可就不得了。他们不仅会造成企业的混乱,难以管理,而且会有损于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纪律对这种人的作用和影响不大,因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一般需把他们收入专门机构,如收容所、监狱等,对他们进行劳动锻炼,而且需要在精神科医生参与指导下,对他们开展有计划的教育和训练,才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案例:
张某,男性,34岁,已婚,汉族,河南籍,中学三年级毕业,出身于工人家庭。父亲性格暴躁有饮酒的癖好,酒后即撒酒疯,打骂妻子和孩子。张某上小学后不好好学习,常打架、欺侮同学。10岁即表现凶顽,常常恶作剧、虐待小动物。一次上课前将一只被肢解的青蛙放在粉笔盒内,当女老师取粉笔时,触到死青蛙,吓得失声大叫起来。张某因此受到停课处罚。张某有偷拿习惯,有时偷同学文具,有时到邻居家中,看到喜欢的东西就顺手偷走,为此多次被父亲毒打但毫无悔改。上中学后开始吸烟,为了买烟常偷家中的钱或编造谎言称学校要交费,将钱骗来买烟抽。初中三年级时因多次斗殴违反校规被开除。17岁时去一家工厂当学徒工,工作不久自己觉得活累、挣钱少,即开始旷工并到处游荡。一次外出漫游半个月,返家时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此后数年间频频更换工作。有了孩子后生活很困难,但张某根本不管家,致使妻携子离去。
不久张某私自非法开一小煤窑并雇用3个外地民工。张某用极简单的工具逼3人干活,且仅支付以很少的报酬,自己却每天饮酒闲荡,不如意则打骂工人。一次夜间张某拿一瓶酒强迫一名工人喝,被拒绝,张某大怒,骂之余又用棍追打。该工人被打倒在地求饶,他仍不肯住手。由于不堪忍受,该工人当夜自杀身亡。当地有关部门经调查,认为张某无证私开煤窑令其立即关闭,并对工人死亡事件进行调查。调查中,张某大吵大闹反而要求赔偿其停业损失,并到处告状,声称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治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公认的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能够利用的研究成果很少。另一方面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性所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普遍缺乏情感和改变的动机,经常责备他人,挫折承受力低,难以形成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具有危险性和欺骗性等,这些都给治疗带来了困难。目前常使用的方法有: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理解其障碍的本质与内涵,了解自己怎样出了问题行为,通过强化认知功能来改善其道德和社会行为。最著名的认知行为技术源自Bandura观察学习理论的治疗性模型,该模型主要用于降低个体的焦虑、传授社会技能和进行愤怒管理,全部通过模仿完成。治疗时,通常安排患者观察一个符合要求的行为模型,并期待这类行为能在患者将来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2)激动治疗法。
Martens(2001)提出了一个新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激动治疗法。主要针对非常棘手的攻击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因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心理治疗、神经反馈和心理药物治疗在一段时期内对他们都没有用或者几乎没用。在激动治疗期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将被置于一个由其他患者制造的受控的冲突情境中,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自我了解,从而意识到自己身上令人无法忍受的行为和缺陷,升华冲动和愤怒,洞察到改变的必要性和意愿,感受到责任和情感并发展社会性和道德感。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冲动性、易怒性和攻击性。
常使用的药物有利培酮和奎硫平。
5.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是指事事以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人格障碍。自我中心特点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他们一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词,就沾沾自喜,反之,则暴跳如雷。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之他们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受失败。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只要出现下面9项中的5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到别人特别关注。
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别人了解。
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缺乏同情心。
有很强的嫉妒心。
案例:
马鸣,男,24岁。学习成绩一直以来都很优异,保送进大学,推荐读研究生。约在半年前写毕业论文时,有一件事令他十分苦恼。起因是他写了一篇自认为很有价值的论文,并深信在全国和世界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当他完成过半时,却很难继续下去,因为他的导师对他的文章不以为然,并且说他研究行不通,劝他停止。而他认为,这是导师嫉妒他,怕他超过自己。为此,他白天紧张,晚上失眠。据调查,他的导师和同学都认为他的论文一般,平时他总是以一种优越感与人相处,稍有不如别人时,便妒性大发,把别人贬得一钱不值。
治疗(1)采取认知疗法,解除自我中心观。
自恋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实际是退化到了婴儿期。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就要帮助患者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看看自己的行为有多少婴儿期的成分:如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取偏激的行为;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做是至高无上的;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让患者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明白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的翻版后,时常告诫自己,我必须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可以请一位亲人做患者的监督者,一旦患者出现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患者及时纠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会慢慢消除。
(2)要学会爱别人。
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放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6.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据199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这类人格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常表现为,要求严格和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心理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细节、忽视全局。怕犯错误,遇事优柔寡断,难以做出决定。他们的情感以焦虑、紧张、悔恨时多,轻松、愉快、满意时少。不能平易近人,难以热情待人,缺乏幽默感。由于对人对己都感到不满而易招致怨恨。
案例:
某男,18岁,待业。自己来心理诊所咨询。自述情况如下:
“我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在家我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我从小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列班上前几位,初一后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期,父亲节约开支给我买了块表,作为奖励。初二上半期,我开始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真的在一次早操中将表弄丢,我深知父母挣钱不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说到此处,他有些颓丧。这是强迫型人格初期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在此阶段能及时发现并注重自我调整,是能够得到纠正的。但他没能意识到也不知具体该怎么做。
“后来我家添置了沙发,平素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在沙发上看书。从此我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初中我勉强读完,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而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我更觉得不好受。我最苦恼的,还是怕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越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不让自己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如今此症状已持续三年,什么事也做不了,真是苦不堪言。近段时间以来,我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见到电灯就要反复检查电灯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换衣服后要反复扣腰间的皮带,提着兜要反复检查提兜里的东西是否还在,等等。与他人交往时,我总害怕别人笑话我,认为别人的眼睛都在看自己。后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了一段时间的氯丙咪嗪等药,饭后不再呕吐,能克制一点自己害怕的想法和行动,但停服不久则症状如前。医生,我还能治吗?”他显示出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紧张感。
治疗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应采用自我心理疗法。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方法:
(1)听其自然法。
由于强迫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把冲突理智化,过分压抑和控制自己,因此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纠正主要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任何事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也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评价。比如担心门没有关好,就让它没关好;课桌上的东西没有收拾干净,就让它不干净;字写得别扭,也由它去,与自己无任何关系。开始时可能会由此带来焦虑的情绪反应,但由于患者的强迫行为还远没有达到强迫症的无法自控的程度,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己意志的努力,症状是会消除的。
(2)当头棒喝法。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把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规矩与习惯”,把自己活泼的心智锁进了牢笼。因此要砸开锁链,打开牢笼,让曾被囚禁的自由思想主宰自己的行为。当头棒喝法便是打开牢笼的妙法。所谓“棒喝”是借用禅宗中的“德山棒,临济喝”的说法。德山常以大棒惊吓学生,使执迷不悟的学生顿然开悟,而临济则以模棱两可的问题问学生,学生犹豫不能作答时,临济则大喝一声以示警醒。那些弟子为何会执迷不悟呢?原因是他们过分依赖自己头脑中呆板的教条。当一个人过分执著于经典与规矩时,他对活生生的多变的现实就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属强迫型人格的人已经习惯于按教条办事,总是按“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的准则去做,在某种程度上像个机器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独特事件,让这些独特事件带来新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改变以往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习惯。另外,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些“棒喝”,当感到将要不能控制某些行为时,对自己大喝一声“停”或“不”,都是有效的,这时人的思维、行为的习惯被打乱,自我意识就能起作用了。如自己对他人办事不放心,迟疑着不肯把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办时,就可以对自己大喝一声“当断则断”。在那一瞬间抛弃所有的考虑,把任务很快下达给下级。有时发现自己叫停的力量不足,还可以请自己的好朋友、同事甚至上司在必要时“棒喝”一下。例如,当——件工作即将收尾时,由于自己追求完美,迟迟不能完工,这时帮助者不妨用严厉的口吻大喝一声“当断则断!”一定会有效果的。
7.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以及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它是一种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常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和敬佩自己,愿意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
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需符合下列项目中的三项: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稍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受伤害;寻求刺激,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异性;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但具体的真实细节则难于核对。
案例:
李某,男,26岁,工人,汉族,已婚。因喜表现自己,感情用事,易激惹而入院。
病人于13年以前,不明原因地逐渐表现为爱模仿戏剧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头扎鲜花,抹口红,打扮自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许别人使用,并常紧锁门户,防止他人进入。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病人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因此病人常与家庭地位、经济情况、个人外貌等不如他的人交往,而对强于他的人常常无端诋毁。病人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因此许多人说他不知好歹。与别人争论问题时,总要占上风,即使自己理亏,也要编造谎言,设法说服别人。病人常到火车站站口或公共汽车上帮助检票、售票。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别人稍违背于他,就与别人吵架,从而导致关系破裂,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于1992年3月25日入院。患病13年来,病情从未缓解过,但饮食、睡眠、大小便基本如常。
治疗(1)提高认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从而正视自己,扬长避短,适应社会环境。
(2)情绪自我调整法。表演型人格的情绪表达太过分,旁人常无法接受。
因而,要引导患者学会从他人的反应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度控制,达到自然。
(3)升华法。可以利用表演型人格的表演才能,“将计就计”,让她们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患者原有的能量在演中得到升华。
8.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一般认为只要出现下面9项中的5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做出决策。
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开展计划或做事。
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案例:
张某,女,19岁,某大学一年级新生。父母为工人。家庭生活温馨,因为她是父母的独生女儿而倍受宠爱。上大学前,她的一切事宜均由父母料理,从不承担任何家务劳动,甚至连衣服鞋袜也不用自己洗。进大学后,非常想念异地的家,对大学生活极不适应,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矛盾与困惑。下面是她的一些具体情况。1994年12月11日,张某由同乡陪同前来心理诊所咨询。心理医生热情地招呼他们,请他们坐下慢慢谈。张某开口就说:“医生,你读过大学,一定知道怎样转学,我想转学,该怎么办转学手续?”“转到哪里?”“转回我家乡的大学。”“为什么要转学?”她没有答话,却呜呜地哭了起来。心理医生和她的老乡温言劝慰了好一阵,张某才平静下来,重新诉说道:“我真不该来这里上大学,我现在就连一天也呆不下去了。我日日夜夜都在想家。晚上上床,想到睡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很难入睡。梦中经常梦到的都是爸爸、妈妈。我也知道是梦,就不愿醒过来,但是总要醒啊!醒来一睁眼就心烦、心酸,真不想起床。不想吃早饭,也不想服从校规去早操,但又怕身体垮了父母着急,便强迫自己起床锻炼、吃饭。在校园里散步,听见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之类的歌词就要哭,一边走一边哭,走回寝室,已哭成了泪人。在校园、在街上,到处听见的都是本地人的口音,深深觉得自己是被抛弃到异地的游子,我真是孤独极了。班上组织春游、秋游,我毫无兴趣,看到同学玩得高兴,我更是感到孤独、感到伤心。而且,看见天上的鸟儿,看到车站、码头,看到电影上的南方景色,就想回家,回到寝室就钻进被窝里哭。周末,看见本地同学纷纷回家,更是伤心得不得了。我知道,爸爸、妈妈肯定希望我快快活活,好好读书。因此我力求使自己快活起来。”她又说:“我想强迫自己忘掉家里的温馨幸福,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但是,无论何时何地,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父母、家乡,还有中小学时的同学……所以我根本不能忘掉他们,因此我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在下降,但又怕自己被淘汰遭别人笑话。看不进书,却不敢不看。就是望着书发呆,晚自习也要在图书馆坐两三个小时才能坦然一点。好多作业没做,现在成天提心吊胆,担心期末考试不及格,更担心家里人失望。现在,我真的后悔上大学,学习的目的也完全不清楚了。我父母没上过大学不是工作生活得挺好吗?我愿意回家乡去当清洁工、当摆摊的都行。但是父母肯定不允许我这样,所以我想转学,转到家乡的大学。可能转学后,我能够重新振作。”说到这里她又哭了起来。医生这次没有劝慰她,只是静静地等她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来又说:“入学后,我经常给家里写信,有时还打电话,把一些生活费都省下来用在给家里通信和打电话上了。我现在觉得自己几乎要崩溃了,全靠父母和家乡亲友的150多封来信,才能使我强打精神。”治疗(1)习惯纠正法。
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自己作决定的。可以每天作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较差分为三等,每周一次小结。
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例如某一天按自己的意愿穿鲜艳衣服上班,那么以后就坚持穿鲜艳衣服上班,而不要因为别人的闲话而放弃,直到自己不再喜欢穿这类衣服为止。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正是改正不良习惯的突破口。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例如,在订工作计划时,你听从了朋友的意见,但对这些意见你并不欣赏,便应把自己不欣赏的理由说出来,说给你的朋友听。这样,在工作计划中便掺入了自己的意见,随着自己意见的增多,你便能从听从别人的意见逐步转为完全自己做决定。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你可以采取诡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诡控制技术是指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例如,你从爱人的暗示中得知她喜欢玫瑰花,你便为她买一枝花,似乎有完成任务之嫌。但这类事情的次数逐渐增多以后,你会觉得这样做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你如果主动提议带爱人去植物园度周末或带爱人去参观插花表演,就证明你的自主意识已大为强化了。
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毕竟很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监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赖的个人。
(2)重建自信法。
如果只简单地破除了依赖的习惯,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那么依赖行为也可能复发。重建自信法便是从根本上加以矫正、治疗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迹有关。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例如:“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你把这些话语仔细整理出来,然后一条一条加以认知重构,并将这些话语转告给你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在你试着干一些事情时,不要用这些话语来指责你,而要热情地鼓励、帮助你。
第二步,重建勇气。你可以选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天不论什么事情,绝不依赖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你的勇气,改变你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五)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是指不符合公认的社会目的和生物本能需要的性偏好或性行为。其主要表现为性冲动的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以异常的行为来满足性冲动,一些不能引起正常人性兴奋的物体或情境,对患者却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从而大部分或全部取代或感染了正常的性活动。这种异常的性行为,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触犯法律。
1.同性恋同性恋就是以同性作为满足性欲的对象。从性别上看,不仅男性中有同性恋,女性中也有同性恋。
同性恋的成因极为复杂。不同的学派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注重生物因素的学者认为同性恋与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任何人天生都具有两性的素质,最终决定向异性恋或是同性恋发展的关键在于幼儿期的性经验。行为学派认为,同性恋是在后天环境中学习失调的结果。强调心理社会因素的学者解释说,在儿童时代,受家庭教育或角色认同的影响,潜伏了可能成为同性恋的危险,或者是在与同性的交往中由于客观原因造成与同性接触很多。而生物基因学说学者通过临床研究,也表明同性恋与基因遗传有关。
由于同性恋的成因复杂,因此,同性恋的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脱敏疗法:主要借助对同性恋者的心理咨询,了解其对异性和正常性行为的厌恶感和焦虑感的关键性问题,配合行为训练,让他们在想象中与异性进行接触,帮助其克服对异性的厌恶。厌恶疗法:将不良的行为或习惯与对这种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后个体的痛苦体验反复结合,以抑制或消除某种不良的行为或习惯。认知疗法:强调认识过程对动机和行为的影响,并结合行为矫正的方法,强调患者自身的内部过程,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对异性的好感。
2.裸露癖裸露癖又称裸阴癖,指向毫无准备的陌生异性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异性的紧张情绪,从而获得性快感的一种性变态行为。
裸露癖者几乎都是男子,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发生率的高峰为25~29岁。一般裸露癖者行动前精神紧张亢奋。常常在黄昏或昏暗的晚上,选择比较僻静的地方,当异性走近时,突然暴露自己的性器官,有的甚至伴有手淫行为。当对方惊恐不定,裸露者则因此获得性兴奋而逃跑。裸露者一般没有暴力行为,不直接侵犯女性身体,受害者反应越强烈,其兴奋程度越高。
裸露癖发生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导致裸露癖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社会环境的压力过大。社会压力包括工作、人际关系压力等过大,使个体内心十分苦恼,为缓解这种精神压力,求得自我肯定,便暴露自己,以获取兴奋。性格缺陷。如过于内向,适应性差,性生活失败,都使患者对自己的男性气质表示怀疑,而在暴露时从异性的惊恐反应中来增强男性自信。精神发育不健全及精神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裸露癖,但这种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没有明确的目的。
案例:
某药厂有一技术员,聪明好学,平时人际关系、道德行为均好,在厂内研究几种新药成功,颇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他的业务能力,工厂派他到某药学院进修。但是他却被公安局拘留,并送回原单位“教育”。
原来,一天他到商店买东西,看见一位漂亮的女顾客,他抑制不住性冲动,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自己的阴茎拉出来,并迅速射精。当场被围观群众扭送至公安局,被拘留13天,罚款200元,并由学院退回工厂,工厂还给他降级处分并扣发奖金。其爱人非常气愤和苦恼,患者本人亦羞恨至极,无地自容,后悔莫及,想要自杀。
治疗(1)认知疗法。引导患者回忆有关的生活经历,寻找裸露癖产生的根源,然后由浅入深地分析认识裸露行为的危险性和产生的病理心理,从而改变这一行为。
(2)厌恶疗法。诱使患者想象裸阴行为,同时,给以恶性刺激,如电击,来破坏其病理条件反射,从而使其对暴露行为产生厌恶心理,最终杜绝这种行为。
3.窥阴癖窥阴癖是指通过窥视异性裸体、性器官或人的性生活而获得性兴奋。窥阴癖患者几乎全是男子。患者的这种窥视愿望十分强烈,甚至超过了对正常性行为的要求。其动机主要是追求冒险和刺激。这种人大多性格内向,缺乏与女性交往的能力,多为独身或是婚姻上的失败者。他们反复地周期性地窥视,甚至冒着被发现、受惩处的危险,仍难以悔改。
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与少儿时代的不良影响有关。幼年时受到视觉上的不良性诱惑或有不良的性经历,而使性心理发展受阻。智力问题或其他问题造成的性压抑。性知识缺乏,性自信低下,对性行为惧怕,有一定的性功能障碍,或因智力低下而无法解决婚姻问题等都有可能导致窥阴癖。
案例:
某男,23岁,未婚。12岁开始手淫,15岁后偷看偷摸幼女下身,虽遭父母毒打和被教育多次,但仍屡次再犯,后发展到经常翻窗或爬入水沟底层偷看女性洗澡,半夜翻窗入室用剪刀轻轻剪开女性的衣裤,窥视和触摸乳房和生殖器,同时偷看女性短裤,收藏别人的情信。15岁起作案不下数十次,但从未发生过性关系,曾被判刑3年。检查未见精神病症状,自称看、摸女性像醉酒一样舒适,能获得性满足,虽知这种行为社会不容,但控制不住,从未考虑过后果。
汪道之:《心理咨询》,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402页。
治疗(1)对窥阴癖可与裸露癖一样,可采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
(2)运用认知领悟疗法。让患者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进而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正常。
4.异性癖异性癖是指患者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第二性征上所表现出来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它属于性别认同的障碍,患者男女性均有。异性癖患者对自己生理上的性别极其不满意、厌恶,有改变性别的强烈愿望,希望以另一种性别生活,这类人往往着异性装束,言谈举止同异性一样,喜欢参与异性所喜爱的活动。
异性癖的病因: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儿童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对其性别认同的影响,父母的性别偏好及性别角色示范往往都会影响儿童对自己的性别认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对男、女性角色的区别看待,如“重男轻女”使许多女性产生讨厌自己性别的心理。
案例:
一位大学生去作心理咨询时,告诉医生从初二开始便有了做女性的愿望,认为做女孩可以像其妹妹那样撒娇、任性,得到宠爱,而不必像男孩那样总得以强者面目出现,活得那么累。初三时得了一场大病,由腮腺炎转为睾丸炎,致使一侧睾丸受损。虽另一侧睾丸生殖功能正常,但这为本来就缺乏男性气质外表而自卑的他,又加深了一层自卑感,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做女性的愿望也更加强烈,甚至曾产生切除生殖器的念头。高中时,患者喜欢上同校一男生,经常与之在一起,寻求精神寄托,但没告知对方其隐私,只保持一般朋友关系。但对一些男性的引诱,他又加以拒绝,理由是他们是同性恋者。进入大学后,女性化的要求呈上升趋势,平时上课他也戴手镯、项链等饰物,喷洒香水,不自觉地模仿女性声音、举止,引起同学与之开玩笑。
他经常考虑做变性手术,关心这方面内容的报道,但面对社会压力感到很恐惧,不敢让父母知道,怕他人了解到内心的隐私,只能尽量克制自己,想等国内条件允许或有机会到国外去做手术。经常幻想以一个女性的身份结婚成家,尽妻子的职责,侍候好丈夫。内心非常渴求获得男性喜爱,并逐渐喜欢上同宿舍一男生。该男生高大、强壮、健美,在班上富有号召力。他对该男生几乎达到一种“狂恋”的地步,投入了全部感情,并向对方第一个透露了内心的隐私。双方曾单独在一起。由于患者对自己男儿之身自卑至极,因此不愿裸露,双方只有拥抱、亲吻、性爱抚。但对方对患者常若即若离,实难接受他的“感情”,又常挖苦讽刺他,甚至对他说:“你永远是个男人!”这使他不但没有得到所期求的温暖、关怀、爱情,反而得到更多的痛苦。可他又不愿放弃第一次情感的付出,更害怕对方泄露其秘密,那会让他既不能以女性的身份生活,情感上又得不到满足。为此他长期失眠,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每日挣扎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几次想走上绝路。
治疗(1)支持性心理治疗。引导患者将内心的痛苦倾吐出来给予理解、支持,帮助其认识自己的真正身份。
(2)认知领悟疗法。让患者确认自身的问题,接受现实,宣泄、调整情绪,接纳自我。
(3)变性手术。通过变性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心理达到平衡。但一般还是提倡心理治疗,对待变性应该相当慎重。
5.异装癖和恋物癖异装癖者是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产生性兴奋,从而得到性的满足;恋物癖者是通过接触异性穿戴或配戴的物品,达到性的兴奋和满足。这两类病态患者男生较多见,他们或是喜欢着女装、购女性用品,或是收藏女性的内衣、内裤、胸罩、头巾、丝袜等直接接触女性身体的、具有特殊气味或摸起来有特殊感觉的物品。异装癖者或恋物癖者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有时采用偷窃手段获得,因此常常受到处罚,有的被开除学籍。
引起异装癖的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患者在幼年时本身性别受到环境影响。如母子关系,受到干扰或侵犯的母亲,容易使男孩在这方面出现问题。条件反射作用。一个男孩穿异性服装受到人的鼓励支持,那么这种鼓励或称赞可加强此种行为。
引起恋物癖的成因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答案。一般认为有下列几种原因:
性生活失败,引起患者对自己的否定,强烈的内心冲突引起强烈的焦虑。
为避免这种焦虑,而将性冲动目标转移到女性用品上。由条件反射作用的经验所引起。最初性兴奋出现时与某种物品偶然联系在一起,经过几次反复形成条件反射。
案例1:
患者26岁结婚,婚后夫妻感情融洽,性生活正常。平时总是穿着女性内衣,外穿部队服役军装;夜间穿女式紧身衣,戴假乳房,假臀围,不管妻子如何反感,都不愿除去,还买了女袜,女高跟鞋自用;擅长裁剪、绣花,在家为自己制作旗袍、连衣裙,有时全身女性装束,在镜前自我欣赏和想象,十分得意。
30岁时某晚趁妻子外出之机,匆匆男扮女装,描黑眉、涂口红,戴风镜、耳环,头戴披肩假发,身穿镶花边蓝色旗袍,足穿红色高跟鞋,长筒丝袜,戴假乳房,假臀围,手戴坤表,提女式提包,离家出走。
案例2:
霍清这几年来一直陷于这样的痛苦之中,23岁的他窃藏女性乳罩、裤头等物品已有三年,并曾两次因偷窃时被抓获而受处分。当他最近又一次潜入女浴室偷女性贴身用品而被派出所扣留时,单位领导开始考虑他是否为病态,遂介绍他前来咨询。
治疗1.对于异装癖的治疗(1)在异装癖早年发病时,如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即采取措施,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减少对自己性别期望的压力。
(2)通过条件作用法促使其行为发生变化,如厌恶疗法。
2.对于恋物癖的治疗(1)认知领悟疗法。让患者回忆自己幼年的生活经历,帮助其分析产生的原因,从而正确认识它,进而改正它。
(2)厌恶疗法。让患者想象自己因恋物被发现时,会遭受的责备、唾骂等不良后果,同时给予他恶性刺激,使患者以往因恋物产生的愉快和兴奋感消失。
(3)脱敏疗法。在治疗期间或恋物癖基本消失后,要求其到女性用品专柜去,每周两到三次,以达到消除对女性用品的新异感、兴奋感的目的。
(六)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
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类、鸦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精神活性物质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导致依赖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吸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及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1.酒精依赖酒精依赖(慢性酒精中毒)是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表现为对酒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停止饮酒后常感心中难受、坐立不安,或出现肢体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恢复饮酒则这类症状迅速消失。由于长期饮酒,多数躯体损害,以心、肝、神经系统最为明显,最常见的是肝硬化,周围神经病变和癫痫性发作,有的则形成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及酒精中毒性脑病。近些年,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有增多的趋势,已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
酒精依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集体治疗。
(1)药物治疗。
临床上多使用心得安,酚噻嗪类药物进行脱瘾治疗,还有人试用可乐定、卡马西平等获得成功。近来的一些研究提示,钙通道阻滞剂可减轻戒酒综合征。
(2)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侧重于教会患者识别导致饮酒的情境和原因,训练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和应付困难,如何放松心神和提高社交技巧等。
认知治疗通过认知重构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改善应对失败的策略,从而改变病人对待饮酒的态度和信念。
(3)集体治疗。
集体治疗可以是以治疗者为主导的集体治疗,其形式是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由5~8名的酒精依赖者组成一个小组,治疗者对病人进行有关的讲解、指导,参加者自由讨论,以促进戒酒的动机和决心。集体治疗还可以以戒酒者为主导,让有经验的依赖者参加,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验教训传授给参加者,以增强支持、友好和激励的气氛,达到解救的目的。
2.尼古丁依赖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对机体造成损害,引起多种疾病。
尼古丁依赖是香烟成瘾的主要原因,其特征为无法克制的尼古丁觅求冲动,以及强迫性地、连续地使用尼古丁,以体验其带来的欣快感和愉悦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
对尼古丁的戒断主要有心理戒断和药物戒断两种。
(1)心理戒断是戒掉导致各种疾病的吸食尼古丁的习惯,从而达到治疗由吸烟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一种自控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意志法。戒掉吸烟,意志起着决定作用,但完全靠意志戒烟也不实际,如果你决定戒烟,需将意志和不抽烟的环境结合起来才有效。厌恶法。买几包不想抽的烟,在最不想抽的时候,强迫自己抽,直到对烟恶心为止。在患感冒或消化道疾病时对香烟常产生一种生理上的自然厌恶,此时戒烟效果显著。恐惧法。多了解吸烟有害的书籍、广播和资料,从而产生恐惧,增强在心理和情绪上戒烟的动力。代偿法。当想抽烟时,用别的东西代偿,转移兴趣的方向,如口香糖,瓜子等。戒烟反应对付法。如头晕时洗脸、淋浴;嘴里难受时漱口;喉咙干时喝茶、咖啡;实在想抽时叼烟斗、嚼口香糖;焦虑胸闷时作10次深呼吸;感到无聊时听音乐、深呼吸;疲倦时深呼吸、休息;失眠时喝牛奶、放松身体;等车等人时吃瓜子、嚼口香糖;参加宴会时避免和抽烟的人攀谈;谈话时喝茶、喝咖啡。
(2)药物戒断一般分为两类:首选药物包括安非拉酮缓释剂、尼古丁口香糖、吸入剂、鼻喷剂和贴剂;如果无效还可用可乐定和去甲替林。但这些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尤其是高血压或是低血压患者。尼古丁制剂对孕妇、心血管疾病患者基本上是安全的。
3.其他精神活性药物依赖其他精神活性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剂(鸦片类、巴比妥类、镇静剂)、兴奋剂(安非他明、可卡因)和致幻剂等三类。这些精神活性药物依赖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首先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例如造成代谢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某些重要器官和系统功能受损、感染AIDS等。其次,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有关伦理道德的高级情感活动发生变化,常导致破坏家庭以及违法乱纪行为,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精神活性药物依赖需要采取一个包括药物、心理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措施来进行治疗。由于患者对所依赖的药物的强烈渴求,以致难以摆脱,因此戒断应在住院条件下严格按照住院制度进行。住院期间要杜绝一切药物来源,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剂量递减法、冷火鸡戒断法、支持疗法、对症疗法、综合疗法、社会支持及心理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