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长寿的奥秘
14897000000017

第17章 养生“十二少”

古代许多养生家的经验的确十分可贵,但在现代也不能盲目效仿,全盘照搬,因为其中也有不完全正确的部分。在南北朝时期道家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有一条重要的养生“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怒、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后代不少养生家也将其作为座右铭,以求长寿,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格外推崇这养生“十二少”。当然,这里的“少”字,只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的意思。尽管如此,这“十二少”中有一半是值得推敲的,如“少思、少笑、少乐、少喜、少好、少事”等,尤其是“少思”观,不足信,不可取,应当进一步反思。就拿孙思邈来说,他自己就是一位“多思”之人,他一生勤奋,70岁时写成一本巨著《千金要方》,共30卷,甚至在百岁高龄时,仍孜孜不倦,又写完了一部流传至今的医学巨著《千金翼方》,又是30卷,怎么说他“少思”呢?所以,我的养生观则与其相反:“多思者多寿”。

事实也是如此,自古至今,多思之人,勤用脑、多动脑而长寿者比比皆是,无论是科学家,或是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都是用脑之人。姚荷生先生曾在1981年第1期的《南京医学院学报》上发表一文说:“自秦汉至新中国成立前对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种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为65.18岁,而远高于同时代的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国外也有一份调查,16世纪后,欧美45个杰出科学家,他们的脑子不仅越用越灵,而且还长寿,平均寿命为79岁。尤其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们一生所费的脑力大约高于常人10—20倍,他们的寿命却比一般人长。可见“多思者多寿”是有依据的。例如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钱学森,土木工程专家茅以升,文学家巴金、谢冰心,画家齐白石、冯钢百,象棋大师谢侠逊等,皆为年过九十或百岁的勤于用脑的长寿知识分子。还有超过百岁的经济学家马寅初(102岁),中科院院士、小麦专家金善宝(102岁),德国科学家柴弗洛尔(103岁)、弗克习(114岁),美国诗人努斯鲍姆(112岁),英国数学家罗素(98岁),法国画家毕加索(92岁)等,一生多思考、勤于用脑而获得高寿。这些实例,实在是不胜枚举。

活到110岁高龄的“上海第一老人”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苏菊仙,一辈子喜静多思,所以他曾说:“勤于思索,勤于活动,注重饮食,是我健身延年的主要法宝。”经济学教授胡寄窗在90多岁时总结出的长寿经是勤于用脑,他认为勤于用脑可防止早衰,并说“脑子像一部机器那样,要多转动才不会生锈。”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也是长寿知识分子,他的养生经验是“脑子也要不断运动,动则灵,不动则钝”。这又使我悟出了一条道理,多思者不仅多寿,而且多思是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最有效的方法。年过百岁上大学的武汉老人钱立坤,直到106岁仍在勤思不辍,他说的高寿之道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动脑、动脑、再动脑。”晚年寓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张群,享年104岁,在他的《不老歌》中说:“多笑笑,勤用脑,永不老。”还说:“大笑一次,年轻一天。”这与孙思邈的“少思、少笑”的养生之道正好背道而驰。

“多思”为什么会多寿?据荷兰一项医疗调查显示,多用脑,勤读书,经常沉思苦想者比其他人的发病率低50%,在染上威胁生命的重病率方面低87%,也就是说多思之人少生病。英国神经生理学家米勒指出:人不论年龄大小,只要积极从事脑力劳动,勤于思索,脑细胞老化过程就发展得很慢。这正验证了中国一句民谚:“多思考,身体好;常用脑,可防老。”过了中年的人,如果每天不动脑,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很快就会变老的,而如果天天想问题,多思维,不仅能防止头脑老化,而且还会使头脑变年轻。

说到张群《不老歌》的“多笑笑”和“大笑一次,年轻一天”的长寿经,不由使我想起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他经常失眠头痛,久治无效。此后,法拉第经常看滑稽戏,并经常捧腹大笑,结果病情大有好转。这与孙思邈的“少笑”完全相反。

在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对“笑疗法”抱以巨大希望,德国科隆大学医院已经采用笑疗法治病。在美国和英国,医疗保险公司已经承担采用笑疗法的费用。据研究,笑疗法能使病人的免疫力得到加强,大笑可以给胸腔和横膈膜增添活力,促进肺的呼吸,使得血液中氧的指标含量升高。

美国的免疫专家伯克在研究笑疗法时还发现,人在发出高度的笑声时,体内会产生更多的免疫物质,有些人在看完一部滑稽电影后,可消灭体内病毒和细菌的物质增加了。大量实践证明,放声大笑可以消灾灭病,可以延年益寿。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笑是最便宜的灵丹妙药,是一种万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