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宙到底有多重
14906100000037

第37章 俄罗斯太阳帆飞船“宇宙1号”的质量

俄罗斯人非常具有创新精神,最早的多级运载火箭设计、第一颗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等都是他们做出的。如今,他们又首先开展了一种新型动力飞船——太阳帆飞船的实验研究。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曾提出过建造太阳帆飞船的设想,建议利用它去探测哈雷彗星,但由于当时技术还很不成熟,整个项目最终被取消。一些科学家并不赞同太阳帆飞船的驱动原理,认为违背了有关物理法则并且存在技术障碍,各国航天机构也没有真正把它列入研发计划,不过俄罗斯科学家对它情有独钟。

2000年,俄罗斯科学院巴巴金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与外国的民间航天科技爱好者合作,共同开展太阳帆飞船太空实验项目,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试验型太阳帆飞船“宇宙1号”。它的质量为100kg,有8个如风车叶片的三角形帆,每个帆的长度为15m,相当于10层楼高。这些帆由增强型聚酯薄膜制成,上面镀有一层薄薄的反光金属铝膜。这些帆以飞船的主体为中心环绕排列,帆的厚度仅5μm,和家用保鲜膜差不多,但却坚韧异常。

实验只能在太空进行,因为大气压力和风会把光压淹设,太阳帆在地球大气中无法工作。“宇宙1号”发射的时候,太阳帆被折叠起来,当进入环绕地球的800km预定轨道后,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将会展开,并自动转向太阳的方向,为飞船的其他设备提供电力,15~22分钟后启动全球定位系统,指引飞行操作。飞船将向太阳帆的支撑架充气,折叠的帆便会像花瓣一样展开,覆盖面积约600m2(相当于1个半篮球场的面积),然后自动调整角度,使其像直升机的旋翼一样旋转,以便反射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来自太阳的光子照射到帆上会产生作用力,推动飞船前行,将它推到一个更高的轨道。科学家们甚至准备用地基雷达发出的微波波束照射太阳帆,测试飞船的加速度,验证微波是否能像光这样成为飞船航行的动力。

然而,该项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是命运坎坷,一波三折。2001年7月20日,“宇宙1号”从巴伦支海发射升空,进入太空预定轨道后,飞船没有与火箭的第三级分离,结果太阳帆没有打开,第一次实验失败。2005年6月22日,“宇宙1号”再次从巴伦支海升空。原定计划飞船发射升空后将飞越过北俄罗斯和西伯利亚,经过堪察加半岛东部冲出俄罗斯科学家研制的“宇宙1号”太阳帆飞船主体结构俄罗斯“宇宙1号”太阳帆飞船在太空张开帆后的外形模拟图地球大气层。但在发射后的第83秒,火箭推进器的引擎出现故障停止工作。在发射约20分钟后,飞船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实验又一次失败。

不过,俄罗斯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实验,准备再次发射,发誓让太阳帆飞船真正能够在宇宙中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