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40岁男人必读书
14909100000015

第15章 求人有心机

现代社会中,一个40多岁的男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有需要他人帮助与合作的时候,因此,炼就求人办事的本事,会大大推动男人的人生成功。

1.为了生存,该求人时就求人

男人在社会中生活,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求人帮助,所谓“万事不求人”既是自欺,更是欺人。

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许行的楚国人到滕国,他和自己的几十个门徒穿着粗麻织成的衣服,靠编草鞋、织席子谋生,以能自耕自足、不求他人为乐,并据此指责滕国的国君不明事理。因为在许行看来,人不能依赖别人,不能向人求助,所以身为一个真正贤明的国君,他既要替老百姓服务,同时还要和老百姓一样自耕自食,如自己不耕种而要别人供养,那就不能算作是贤明的国君。

一个叫陈相的人把许行的所作所为及其主张告诉了孟子。

孟子问陈相:“许行一定只吃自己耕种收获的粮食吗?”

陈相回答:“是的。”

孟子接着又问:“那么,许行一定自己织布才穿衣吗?他戴的帽子也是自己做的吗?他煮饭的铁甑都是自己亲手烧铸的吗?他耕种用的铁器也都是自己亲手打制的吗?”

陈相回答:“都不是的。这些物品都是他用谷米、草鞋、草席这些东西换来的。”

孟子说:“既然是这样,那就是许行自己不明白事理了。”

孟子一连串的提问极为高妙。透过这段对话,孟子生动地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就是人无事不求人。

人是群居者,因此,任何男人想要与世隔绝而独自生存——“万事不求人”很难!

联邦德国维肯罗得村的卡尔,1985年4月30日度过百岁诞辰。30年前,当他妻子去世后,他每星期要骑车去邻近的海尔萨村两次,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原来他热恋着住在那个村里的80岁老妇人弗丽达。10年后,老翁得到了第一个亲吻;又过了10年,他终于如愿以偿。

老寿星的恋爱最重要的因素显然是为排除寂寞求得心灵的寄托,可见人与人之间交往与双方需求上的相辅性直接相关。

人都需要他人的关注和尊重,需要朋友的情谊和友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扶持和互助。由于社会趋于大规模化和大范围化,现代的男人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无足轻重或失控的感觉,他们寻找着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试图驾驭这个世界。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并帮助他人,希望自己能完全参与社会。

求人与被求,人与人之间的互求互助、互相交往是需要的来源,也是欢乐的来源。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代诗人王勃吟曰“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诗人韩愈有“少年乐新知,恋暮思故友”之感。看来交朋与结友委实是一大乐事,也确实“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鲁迅先生不是深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吗?得“一”尚足,得“多”岂不更美!足,既是满足与愉悦之情,又是珍贵与难得之意。无怪乎在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里,人们十分好客了;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心头别是一番滋味。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精神的“康乐”。晋代诗人杨方赋诗云:“同声好相应,同气好相求。”心事重重时,密友的开导可以让心事“云开雾散”;喜事临门时,密友的分享更能够让喜事“锦上添花”。事业的奋斗中,可以得到“同舟共济”的欢乐;求知深思时,可以品尝到“茅塞顿开”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的相求相助是欢乐时的增强剂、哀伤时的镇痛药、压抑时的泄洪口,更是遭祸时的庇护所、犹豫时的商议处、困难时的最后堡垒。

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洛林·马泽尔,30年来指挥过125个交响乐团和137位作曲家的四五十部作品。这位无可争议的音乐奇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瞩目。其奥秘何在?

请听指挥家的心声:“我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我有好多朋友,因为我天生就爱与人交往,就爱帮助别人!”

“天生就爱与人交往,就爱帮助别人!”说得多直爽,多痛快!而我们即使“天生”不会交往,在资讯激增的今日世界,为了“自生”也要学会与人交往,这是自我发展的需求。按狄德罗的说法:“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所谓“万事不求人,天下难以行。”因此,每一个想越过人生新高度、想取得成功的男人,都必须学会求人,并且善于求人。

2.求人的策略:事前多作感情投资

西汉汉武帝时,有位名叫郭解的游侠,他年轻时虽然脾气暴躁,经常打架闹事,但却比任何人都要讲义气。随着年龄的增长,粗暴的脾气也逐渐收敛,但其行侠仗义的热情却依然不减当年。不但各地年轻人慕名而来,连各地有势力的人士也争相对他表示敬意,只要是郭解的事,人人都乐意助他一臂之力。

到底郭解是哪一点使人如此倾心呢?只要看看下面一则故事,你就不难理解了:

当郭解外出时,通常人们都会立刻让路以表示敬意。但是有一天,却有个壮年人在路上伸长了腿,看到郭解经过也没有缩腿让路的意思。郭解在事后派人去查问这位壮年人的名字。手下还以为郭解在为此人目中无人的态度而生气,所以想要替郭解前去教训此人。

郭解获悉后连忙阻止说:“地方上的人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必然是因为我自己有不周之处所致,那个人并没有错。”

待手下人打听到那个壮年人的身世经历,并将之禀明后,郭解到了衙门,悄悄地托那里的官吏说:“某某壮年人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兵役交替时,请你把此人的名字从征召簿中删除吧!”

因此后来好几次兵役交替时,那位壮年人都能避免被征召。而且官吏每次见到他也不要求他去完成兵役义务。壮年人觉得很纳闷,经向官吏查询,才知道原来是郭解在暗中帮助自己!那位壮年人立刻去拜访郭解,为他以前的态度低头道歉。

这件事传开后,那些有志侠客之道的年轻人都更加仰慕郭解的为人了。

还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洛阳街上有位人士不小心得罪了某人,此人对他怀恨在心。虽然这位人士请了好几位邻里的名士居中调解,此人却始终不肯答应和解。这位人士在一筹莫展之余,只好请外地的郭解出面调停。

郭解在深夜悄悄来到对方家里,开始进行说服工作,对方好不容易终于答应和解。照一般的想法,这样对郭解来说已经算很有面子了,然而郭解却考虑得更为周全。

当事情谈妥时,郭解吩咐对方说:“听说这一次也有几位贵地的名士出面调解,但你都没有答应。你答应了我的调解,虽然使我受宠若惊,但不管怎么说我是外地的人,总得要给贵地名士留下面子。”

在临走前,郭解继续叮咛说:“你不妨假装没有答应我的要求,等我走后,去请一位地方上的名士居中调停,再与对方言和吧!”

结果,郭解的声望在地方上变得更加响亮。根据《史记》记载,郭解这种做法堪称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或“振人命而不矜其功”。

现代社会中,对于不可须臾离开交际的男人们来说,郭解这种做法在求人时是极为值得借鉴的策略。在我们看来,郭解这种不居功自傲,做了好事不留名就是我们今天所推崇的助人为乐。

另一方面看来,郭解其实也在为自己收揽人心,为日后向人们提出大的要求积累了情感。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知恩不报非君子”。现实生活中,只要身为男人的你平时多做好事,多主动帮助别人,不断增加感情的积累,那么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3.求人的艺术:选好求人的时机

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求人的目的是为了把棘手的事情办成,但事情的成功却并非易事,它要求求人者在最佳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式将求人的话表达出来。

战国时的安陵君是楚王的宠臣,很受器重,但是他也有后顾之忧。他的朋友江乙是这样分析他的处境的。江乙对安陵君说:“您没有一点土地,宫中又没有骨肉至亲,然而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了您无不整衣下拜,无人不愿随时接受您的号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

安陵君说:“这是大王太抬举我了,不然哪能这样!”

江乙便指出:“用钱财相交的,钱财一旦用尽,交情也就断绝了;靠美色结合的,色衰则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卧席磨破,就遭遗弃;得宠的臣子不等车子坐坏,已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着急,觉得您处于危险之中。”

安陵君一听,恍如大梦初醒,恭恭敬敬地向江乙请教。

江乙对他说:“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与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如果您这样说了,必能长久地保住权位。”

安陵君说:“我谨依先生之见。”

但是过了三年,安陵君依然没对楚王提起这句话。

江乙为此又去见安陵君:“我对您说的那些话,至今您也不去说,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不敢再见您的面了。”言罢便要告辞。

安陵君急忙挽留,说:“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了几个月,时机终于来临了。楚王到云梦打猎,一千多辆奔驰的马车接连不断,旌旗蔽日,野火如霞,声威壮观。

这时,一只狂怒的野牛顺着车轮的轨迹奔过来,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正中牛头,把野牛射死。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

楚王抽出带牛尾的旗帜,用旗杆按住牛头,仰天大笑道:“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我万岁千秋以后,你们谁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乐呢?”

这时安陵君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我一进宫便与大王同席共座,出宫后便与大王共乘一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希望随大王奔赴黄泉,变做芦草为大王阻挡蝼蚁,那便是我最大的荣幸。”

楚王听闻此言深受感动,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安陵君自此更得楚王的宠信。

后来人们听到这件事都说:“江乙可说是善于谋划,安陵君可说是善于等待时机。”

求人时,等待时机的来临需要有充分的耐心。这个过程必须经过积极的准备、等待条件的成熟,而且等待时机绝不等于坐视不动。《淮南子·道应》中云:“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

尽管江乙眼光锐利、料事如神,但事情的发展不会像他想的那样顺利和平静,而安陵君过人之处在于他有充分的耐心,一直等候着楚王欣喜而又伤感的那个时刻。这时安陵君的表白无疑是雪中送炭、温暖君心,因此也收到了奇效,保住了长久的荣华富贵。

求人时学会耐心地等待时机,对任何男人,尤其是40多岁的男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40多岁的男人已过不惑之年,总觉得在社会上混得了一些经验,总幻想能靠自己的经验在社会上取得相应的地位和成就。他们的经验是惊人的,只要耐心等待时机,一旦被人看中,最终一定能有所成就。

所以,学会等待,学会在等待中累积知识和经验,培养成熟的创业风格,对40岁的男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机未到时,必须学会等待。

但是,时机来临时仍然消极无为,这种人就是愚蠢的人,也是最可悲的人。

机遇伴随时间而来,也伴随时间而去,它和时间一样是稍纵即逝。如果你不牢牢地将其抓住,那么,它将和时间一起从你的指间滑落,留给你的将只是无限的怅惘和遗憾。

因此,求人时只有那些能看准时机,并主动去把握时间的人才能成为幸运的成功者。

4.求人的技巧:攻心致胜

人心都是肉长的,因此求人成事时,如果必要,可以运用叩头流眼泪战术,露出一副可怜相,向对方哀哀以求,刻意暴露自己的弱点,增强对方优越感而获得对方怜悯。做为一名男人,用这一招时更易收到奇效。众所周知,男人是刚毅坚强的,他们从不肯轻易示弱于人。所以,当他们一旦用此术求人时,更有可能打动对方,实现最终目的。

西方政要竞选时,徘徊在落选边缘的候选人,最后使出的杀手锏,除采取“银弹”攻势外,通常采取攻心揽胜的哀求战术,动员太太、小孩向选民们苦苦哀求,说:“我丈夫(爸爸)情势危险,请救救我们。”

据说这个方法可以一下子把选票拉到较高的数字上。由此可见,人都希望别人站在“心理低位”,而自己高高在上,只要自己的优越感获得了满足,便可无条件答应许多事。

据说日本人和西方人在求人时常使用哀求方法。有的日本人在推销时一味叩头请求对方,有的商人则精心装扮可怜相。例如,某卖方在二次降价后欲坚守价格,为了打破僵局,他邀请买方去见他的上级。买方人员走进卖方的房间,只见主人头上缠着毛巾,腰上围着毛毯,脸挂着愁容,显示一副病态。还说:“头疼、胃痛、腰难受,被你们逼得心里急。”这一招果然很有感染力,买方有的人就会觉得“他十分可怜,话语真切”,从而动摇了自己最初的意图。

求人也还有用“流眼泪”来扮可怜相的。

例如,某卖方要与买方达成协议,但未签合同,此时第三方愿以更低的卖出价钱与买方签订合同。买方于是决定与第三方签约,但出于贸易信誉,买方将情况告诉了卖方,并提出不可能有补救的措施。卖方了解买方的心态,又不想变动实质性条件,便反复解释并流下眼泪。这年纪不轻的卖方代表所流淌的眼泪产生了极大的效果,会谈气氛变沉闷了,买方攻击力被冻结了。买方交谈人建议休会后在内部进行分析,提醒与会者某先生的眼泪值多少钱?请大家商量。最后,买方同意再让步几万美元,而与卖方签订了合同。

叩头流眼泪战术确实是求人成事成功的一大说劝秘诀。但是除非不得已,别轻易使用这个杀手锏,因为一个经常采取低姿势苦求别人的男人,并不是一个值得钦佩的人,有时会让人觉得不耐烦。

5.求人的要领:能言善辩

能言善辩可以促使求人成功;优秀口才能够为你网罗机遇。

有一则笑话,说古代卖锅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锅好,必定要将锅掷到地上,使其发出声音,以证明产品完好无损。一天,有一个卖锅的人运气糟透了。他将锅往地上掷时,锅一触地就破碎了。但这个卖锅人一点也没有惊慌,他马上对买锅的人说:“像这样的锅,我是绝不会卖给你的。”如此一来,这个卖锅人不但顺当地应付了“砸锅”的突发事件,摆脱尴尬局面,而且还表明了他的诚实。

可以说,这个卖锅的人的确表现出了他的机智与能言善辩。

求人者必须要能言善辩。求人的成功,往往是能言善辩的产物。在这里,不妨以推销为例来进行说明。进行产品推销,需要发挥一个人的全部潜能才会做的好。虽然我们推销的多是有形的东西或实物,但推销成功的关键是人际交往的本身。

具有丰富经验的推销专家认为:“无法进一步说服顾客购买产品的推销员不能算是真正的推销员——他们顶多只能算是爱说闲话的街头长舌妇!”

享誉全球的麦当劳在招聘人员时,依据的标准是:“只有具备成功潜力的人才被录取,基本上我们所要的是能与别人处得来的人。”公司的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可以说我们一心要找的是推销员,而不是会计师或厨子。”

既然推销员与人交往是求人购物,因而能言善辩、口才绝佳是十分重要的。而所谓“口才”是有技巧在里面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麦克先生正在自己的小店铺里整理将要出售的食品,杰弗逊女士进来了,她拿出一张采购单。麦克先生迅速看了一眼说:“好,很清楚,杰弗逊女士。可是,也许您应该……”

这时,麦克先生停下来,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这位常来光顾的女管家,说:“我想是否增加一些肉制品?您知道的,孩子们很爱吃,今年假期又特别长。说实话,已经有不少人来订购了。”

杰弗逊女士说:“噢,这我可真是没有想到的,好吧,请把我要的数量再增加一些。”随后,她的眼光落到了进口的士耳其蜜饯上,牌子上写道:“进口专卖,数量有限。”杰弗逊女士边看边说:“这些食品我都不认识,样子挺讨人欢喜的,对我家主人来说,也许很新奇。”

麦克先生说:“是啊,杰弗逊女士,一般来说上层人家对这类精致食品挺喜欢的。说起来,我真后悔货订少了。昨天塔楼区的一个厨娘,一下子就让我给她留了两份。当然了,价格贵了一点。”

“我家女主人从不担心价格贵,给我每样留三份。”

“好极了,杰弗逊女士。我立刻替您留。您知道,我历来是乐意为您效劳的。”

“真高兴您对我另眼相待,麦克先生。现在您再看看,我的单子是否齐了。”

“如果我是您的话,就会再加两罐猪肉罐头,三罐苹果汁。这样就有备无患了。”

“谢谢,麦克先生。您替我想得真周到。自从您在中心街开店后,我省事多了。好了,我该走了。祝您圣诞愉快!”

交易愉快、成功,全应归功于平淡无奇但却非常中听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