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14914400000031

第31章 附录作者小传、主要著作及学术反响

作者小传

李怡,1966年6月生于重庆,1984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2000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王富仁教授。1989年7月起至今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现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诗学文献典藏与研究中心主任,叙事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研究”(1996)、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七月派评传”(1996)、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文学现代性与民族性相互关系研究”(2001)、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中国新诗发展综论”(2001)。

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四川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重庆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著作

1.《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初版,1998年再版,2002年三版。

2.《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七月派作家评传》,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4.《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与人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郭沫若学刊》、《诗探索》、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等处发表论文百余篇。

以上成果曾多次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学术杂志转载,并获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四川省政府社科奖、重庆市政府社科奖及各种学会奖。

主要学术反响(部分)

主要书评

吕家乡:《求实求深的新诗本体研究——评李怡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4期

郝明工:《“脚”的解放及其他——读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重庆日报》1994年12月27日

叶世祥:《走向新诗本体——读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中外诗歌研究》1995年2~3期

王泽龙:《进入本体,探讨本源——读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4期

代迅:《新诗的传统与变革——读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文艺报》1995年6月24日

张岩泉:《在生荒地举锄掘进——读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中国图书评论》1995年8期

李达武:《读李怡枙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期

谭五昌:《现代新诗研究的宏观视野——读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书与人》1996年2期

吴秀英:《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现代诗论——读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2期

秦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读李怡枙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3期

周晓风:《区域文化视野中的四川文学——读李怡枙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枛》,《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1期

荞平:《走向新的综合——读李怡枙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枛》,《诗探索》1999年2辑

任小娟:《个体心灵撞击时代的声音——评李怡枙七月派作家评传枛》,《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4期

汪云霞:《七月派作家评传》(书评),《文艺研究》2001年4期

主要学术观点被引用、评价情况(主要根据“中国期刊网”搜索)

刘平:《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述评》,《中国文学年鉴》(1991~1992卷)

陆耀东:《艾青研究十五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2期

樊骏:《我们的学科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2期

朱晓进:《近年来青年鲁迅研究学者的研究趋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2期

钱理群、王得后:《鲁迅小说全编·序言》,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李继凯:《中国新时期文学比较研究概观》,《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5期

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龙泉明:《意义与成效》,《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3期

吕家乡:《建国后中国新诗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2期

李继凯:《中国新时期文学比较研究概观》,《新华文摘》1996年2期

秦川:《扭不断的乡土情结——话郭沫若与乡土文化》,《郭沫若学刊》1996年4期

罗振亚:《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刘增杰:《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韩云波:《五代西蜀词题材处理的地域文化论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4期

陈仲义:《遍野散见却有待深掘的高品位富矿——新古典诗学论》,《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1期

周晓风:《诗体的流变与新诗的历程》,《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2期

何云贵:《近年来枙伤逝枛研究综述》,《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9期

章亚昕:《“向外转”:近期诗学大趋势》,《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

金素贤:《穆旦诗歌的性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4期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刘灌楠:《枙雨巷枛:“丁香”姑娘的艺术价值》,《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2期

邢亚彬:《略论穆旦诗歌的先锋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李继凯:《文学与地域文化》,《民族艺术》1998年4期

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陆耀东:《现代文学沉思录·序》,《现代文学沉思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泉根:《’98重庆“吴宓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6期

山鹰:《川康边地众生图——周文小说悲剧意蕴探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8年2期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增杰:《略论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中外诗歌研究》1999年4期

陈世松:《天下四川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冉云飞:《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谢向红:《新诗文体建设的四大误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期

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何西来:《关于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金声、谢应光、赵丽玲:《中国新诗发展的反思与探求》,《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3期

徐其超:《地域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四川日报》2000年2月22日

王吉鹏、于九涛、荆亚平:《鲁迅民族性的定位》,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彭国庆:《论卞之琳诗歌意境中的传统意蕴》,《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4期

巫小黎:《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李金发研究》,《嘉应大学学报》2000年5期

段从学:《跋涉在荒野中的灵魂——穆旦与鲁迅之比较兼及新文学的现代性问题》,《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6期

汪云霞:《文学史写作的焦虑与期待——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研讨会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3期

巫小黎:《李金发研究述评——纪念李金发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4期

范藻:《抖落铅华见精神——宗白华枙流云枛小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达县师专学报》2000年1期

刘静:《卞之琳诗歌艺术浅论》,《东岳论丛》2000年3期

朱崇科:《历史重写中的主体介入——以鲁迅、刘以鬯、陶然的“故事新编”为个案进行比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3期

张福贵、孔朝蓬:《现代化之路: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反思——“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学术研讨会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1期

汤学智:《9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走向考察》,《文艺评论》2000年3期

徐其超:《四川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回眸》,《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6期

贾振勇:娜拉出走: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3期

王攸欣:《1998~199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1期

谈凤霞:《徐志摩比较研究述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

张贺敏:《学衡派与吴宓研究70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3期

陈林:《穆旦研究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2期

谢向红:《自由诗的自由与法度——论艾青中后期诗歌的格律化倾向》,《镇江师专学报》2001年2期

刘勇、李春雨:《郭沫若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4期

马自力:《近年来文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值得注意的动向》,《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4期

罗振亚:《何其芳枙预言枛的情思空间与艺术殊相》,《江汉论坛》2001年9期

刘增人:《论鲁迅的人格范型(二)》,《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10期

张贺敏:《学衡派研究述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4期

段从学:《李怡:方法与精神》,《涪陵师专学报》2001年3期

张桃洲:《“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1年6期

小客:《“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2001年9期

秦弓:《论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6期

李本东:《重庆复旦大学的校园文学活动考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4期

秦弓:《200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状况及趋势》,《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刘继业:《新时期穆旦研究述评》,《云梦学刊》200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