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14914400000032

第32章 后记

这是我的第二本论文结集,因为我们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点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基金的支持,今天有机会出版。集中主要收录了我1988~2002年间发表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的论述,除《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枙故事新编枛》一文为了保持研究对象的完整性而再次收入外,其他收文皆与我的第一本论文集《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不同。

但是,关注“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意义”,却是我这些论文共同的思路,于是,我将之定名为《阅读现代》,以便与前一本论文集构成某种自我呼应的关系。

关于这些论文的思考和写作情况,我已经在书前的“小引”里有所交代,这里就不再啰嗦了,因为十多年的思想和选择也在变化发展,所以文章多少也有点良莠不齐,不过自己的东西总得自己负责,这样我就“坦然”地将它们一并收录了。

回顾十多年的学术历程,我觉得除了自己的师长,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三方面的朋友:一是书店的老板,二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三是期刊杂志及出 版 机 构的“同道”。

记得哪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大概是我们这样注定了终身与书作伴、以书为生的人,才能真切地体味和珍惜着一切“与书结缘”的人际友情。书店的老板和图书馆的管理员与我们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重庆万圣书园、北京万圣书园、盛世书店、琉璃厂中国书店、灯市口中国书店、隆福寺中国书店、新街口中国书店、潘家园、苏州古籍书店……这些亲切的名字背后是多少温馨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馆资料室、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料室、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料室……值得我们珍惜的友谊又有多少!

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人伦社会里,我们往往容易将一切的成绩都认定为“关系”的结果。今天,我真的弄不清这样的“原则”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究竟占据了多大的比例,(天知道,我们今天的人伦道德正在向什么方向“突转”!)也实在难以估计这样的“经验”对于比我们更年轻的正在读书成长的一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而,我还是想说,虽然我们同样珍视周遭的友情,(在这个孤独的世界上!)但是将精神形态的追求过多地混同于人与人之间的纠缠,这究竟有多大的合理性?至少,在我个人的学术道路上,深深地感悟到了还有那么一批默默无闻、醉心于学术工作的人们,从学术事业本身获得精神的快乐大概才是他们的最高享受!现在,我每周都要收到好几封来自各种“显赫”机构的“稿件入选”、“论文获奖”的通知书,漂亮的通知丝毫不能掩盖那利欲熏心的“策划”。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我们学界那些可爱可敬的编辑,《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郭沫若学刊》、《名作欣赏》、《中州学刊》……还有湖南教育出版社、重庆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等等,其中的半数以上的编辑我都还未曾谋面,其他已经认识的也多半是先有“文字之交”,以后才有缘偶遇,这真是典型的“神交”。对比起“新近”出现的那些以“策划”经济收入为专职的“编辑”来说,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就太“精神”和太“理想”了!在中国的今天,当“策划”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关键词”,甚至人本身也常常处于“策划”和“被策划”的时候,这样的“精神”和“理想”无疑是宝贵的。

让我们都来爱护这样的“精神”和“理想”,至少也让它保持得稍微长久一点。

李怡

2002年4月于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