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人一样,李嘉诚在首先认识到网络经济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时,就决定要将其作为自己公司投资和经营的新方向之一,为此,李嘉诚购买了著名的网站Tom.com,并提出要为中国的网络业洗牌。毫无疑问,他的观点是富有远见的,但是一向持稳健态度的他也采取了打大雷下小雨的策略,以三思而行。
表面上看,李嘉诚十分看好国际网络的潜在市场,他认为,国际网络对任何一家公司都重要,网络世界商机无限,大家互补不足,不会有冲突,互相配合得益。
他说,和黄在国际网络已做了3年,国际网络有时候比资讯更重要,他的Tom.com的口号是:“将中国带到全世界,也将全世界带到中国”,网站取名为Tom,是因为方便中国人,因Tom易记又易上口。
李嘉诚较早前透露的长实和黄投资10亿元发展超级国际网络站Tom.com,即时引起全城轰动,到底李嘉诚对科技掌握多少呢?
他说:“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但冷静地看,李嘉诚的热情是打了折扣的,他也知道,并不是每一个行业都需要和可能利用网络进行根本性改造。而这些行业却往往正是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基础所在,新经济冲击波带来的人才流失、资金流失,后果令人担忧。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人玩概念、个个挣快钱的时代,有谁会去认认真真地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所谓的“网络时代”,长期积累、稳健经营和百年老店,怎么听怎么别扭,像一声声讽刺。
或许,这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危险。李嘉诚因此再次重申,他旗下的长实集团与和黄集团“在过去、现在及将来都不会参与数码港”。
在电讯收购战中,李嘉诚声称并未参与,更从未就盈科动力借贷“出力”,故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刘金宝随口说出与李嘉诚聊天时提及贷款盈科动力时,超人随即作出反应,否认其事,并强调他也是在盈科动力决定收购的一小时前才知悉,显示李嘉诚希望在收购事件上,决心与盈科动力“划清界线”。
另外,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李嘉诚80年代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投资电讯产业可能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些投资一直都不赚钱。但去年,李嘉诚通过出售“橙子”(OR-ANCE电讯公司)把最初的84亿港元投资魔术般地变成1100亿港元和曼内斯曼12%股权的巨额收益后,人们才算真正领教到了资本投资的法力无边。这就是超前一步发掘出具有很高含金量的市场概念,通过投资的培育和孵化、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不断强化其概念的市场吸引力,最终通过股权转让(上市或购并)获超额回报。可见,李嘉诚在网络的投资方面更多的是把它当做股票投资的一个机遇和概念来操作的,而并不是不顾一切地实施李氏企业的IT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