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17

第17章 平型关大捷也是“大劫”

中共两次最著名、最大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这两个经常载入抗战史的经典战役始终说是胜利,但在文革时都遭到批判,就因为都没得到毛泽东的批准,我军损失太大。

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毛泽东指出,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一颗久经考验的红色种子。日军实力远大于中国,抗战绝无侥胜可能。八路军不要为爱国主义所迷惑到前线充当抗日英雄,而是避开正面冲突,坚持游击战。“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

9月25日,毛泽东致电朱德等人并告115师师长林彪:“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目前红军不宜过早暴露,尤不宜过早派遣战术支队。”但是,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并不知道林彪的擅自作战。

就在这一天的平型关,115师以优势兵力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居高临下,伏击了长驱直入、缺乏起码警戒的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3000多人,取得抗战第一个胜利,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是为“平型关大捷”。日本一到山西就遭重创,也许应了“日落西山”这句话。

平型关大捷油画

战前双方轻视对方,一交手都倒吸一口凉气。这支日军是辎重兵,非主力作战部队。日军主力歧视辎重兵:“如果辎重兵是士兵,那蝴蝶和蜻蜒也是鸟了。”即便如此,八路军主力与之相比,不擅长单兵、小分队战术、白刃战,运动不会利用地形、地物。几个日本散兵就夺取了685团十几挺机枪。内战时期一喊“缴枪不杀”国民党兵纷纷举手投降,而平型关的日军却拼命抵抗,一个伤兵把枪伸进嘴里,用脚指抠动扳机自杀。随军孕妇也抢手榴弹同归于尽,没有一个投降。

林彪称:“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争中,还不曾碰到过这样强的敌人。我们说的强,是说他们的步兵也有战斗力,能各自为战,虽战败负伤了,亦有不肯缴枪的。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体遍野,却很少捉到活的。敌人的射击准确,运动的隐蔽,部队的掌握,都颇见长。”“对此种敌人作战,如稍有轻敌观念,作浮躁动作,必易受损失。”我军“实在还需要大大的努力”。

师政委聂荣臻说日军“都经过长期训练,受麻醉很深,满脑袋装的都是怎样占领中国,所以既使只剩下一个人也很顽强”。685团团长杨得志说日军“很有战斗力”,“要鬼子伤员投降,他反手一刺刀。背伤员时被咬下耳朵,给伤员疗伤时被打伤”。

毛泽东对于八路军平型关作战力主从振奋人心的角度宣传,他草拟发出捷报为“将敌万余击溃,击毙甚多,一部俘虏,车辆枪炮缴获甚多,正清查中等语。”毛并提出:“关于缴获数目对国民党不可夸大,但对外宣传可略增数目字,是否可说俘虏千余人,汽车八十余辆,坦克五辆,炮三门,炮弹三千发,请酌定见告,以为统一”。

各方报纸根据毛泽东所拟捷报宣称:“九月廿五日,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勇无比,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所有平型关以北之辛庄、关沟、东跑池一带阵地完全夺取,敌兵被击毙者尸横山野,一部被俘虏,并获汽车、坦克车、枪炮及其他军用品甚多,正清查中。现残敌溃至小寨村,被我四面包围中。”

关于击毙的日军人数始终没有精确统计。战斗前,林彪曾估计我军会伤亡100多人,俘虏800人。而歼敌数从过去宣传的一个师团几万人到3000多人再到1000多人不等。当前广泛宣传的史料是:“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一千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缴获呢子军大衣万余件,可供一一五师每人一件。”

1937年9月30日的《救亡情报》认为,俘虏日军3000余人。其实,日本兵十分顽强,不仅不投降,临死还要把武器砸毁,从而使得一一五师几乎没有缴获到值得报告的重要武器,也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彭德怀后来在内部讲话中也坦率地承认,这次战斗“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的步枪”。

历史学家杨奎松松经过仔细研究,在《关于平型关战斗的史实重建问题》一文中认为,只缴获了日军100余支完整的步枪、10挺左右轻机枪、1门钢炮、2000发炮弹和日军二十一联队部分服装和粮食,同时摧毁了大约70辆汽车和70辆马车,还打死了军马数十匹。至于广泛认为的“仅大衣一项,给我师官兵各发一件还有余”纯属夸大。

在日本记载中,很少有平型关战役的记载,觉得不值得一提。日本战史专家称:“中共的所谓伏击战是日本战史中没有伤亡记载的小战斗,但按中共的记载是一次非常漂亮的伏击战,若真的那样,也只可能最多打死二百个日本运输兵。”朱德1937年年底公开发表的著作《八路军的战略和战术》中明确讲:此次战斗“他们(指日军)死了五百人”。

至今没有八路军的精确牺牲数字,逐渐公布的有400多人,600多人,最后认定1000多人。杨勇等3名团长、5名营长负伤。著名作家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断片》称,平型关大捷9个月后,还有300多名伤员住院,经白求恩治疗才痊愈。可以以此推理,这300多名伤员如果是轻伤,不至于这么久才康复。曾负责一一五师总部医院工作的欧阳奕回忆,“战斗中我全部伤亡约1500余人”大概伏击的是日军的辎重部队,自己损失又大,林彪似乎并不以平型关之战为荣,还是他的评价最有说服力。1959年8月1日,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林彪对毛泽东等领导承认:“平型关吃了亏,头脑发热,是弼时作的决定。”“《毛泽东晚年悲剧》,37页,李锐,南方出版社,1999年”“平型关我军伤亡近千,毛主席很痛心”。林彪将发动平型关战役主要的责任推给了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任弼时“用山西有利的地形和群众条件发挥我军历史上养成的特长——机动果敢迅速秘密的运动战和游击战。”

八路军劫道,打伏击,劫了日军的道路,但是八路军战士珍贵的生命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和劫难。可见,平型关大捷也无疑是一场“大劫”。八路军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后,自己又宣传能战胜任何一支日军的神话。其实,有了这次教训,毛泽东和林彪认识到与日军硬打是不适宜的。八路军取消掌旗兵,以防不测。毛泽东说,只要有500个林彪就能打败日本。这是对林彪的夸赞,也是对日军的肯定。可惜后来林彪因穿日军大衣被国民党军误伤,从此后,抗日战场没有一个林彪。

毛泽东后来还称,一个八路军战士可打十个国民党兵,十个八路军战士可打一个日军。

与115师交手的日军第5师团,又叫广岛师团、坂垣师团,因为兵员来自广岛,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据悉,该师团共打败中国70多个师,与国共最精锐部队都曾交火。1938年与国民党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第5军和第200师决战昆仑关,虽失利,但死亡数百,一说4000,国军损失1.5万。坂垣征四郎后因战功卓著,升任中国派遣军参谋长和陆军大臣,而不是象吉林文革期间抗战宣传材料中说他在平型关阵亡,日本国葬。

比起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争议更多。

至1940年夏,日军在华北地区建立了3000余个据点、1万多个碉堡、5000余公里铁路、3万余公里公路。这种严密而便捷的军事网络,使兵力有限的日军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把抗日根据地与其他地区、根据地与根据地之间隔离开来。八路军被日军封锁在各个穷乡僻壤,生存和发展极其艰难,这就是日军“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华北指挥了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对华北根据地的封锁,极大地提高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日军称:“此奇袭完全出乎我军之预料,其损害之大,要恢复需很长时间和巨大费用。”而我军战斗详报评价日军“反击,反冲锋非常勇敢坚决”,“敌人长于白刃战,体力技术好。”我方统计,歼灭日伪军2万多人,并认为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损失最重,9000多人“几以消灭殆尽”。但是据日方统计,仅阵亡276人。显然这一数据有意压缩。而我军损失20000人以上,仅129师就牺牲6000多人。

八路军损失最大的是关家垴战斗,当时五百人的日军冈崎大队孤军深入,打到八路军司令部附近,被围于关家垴,面对近八路军129师两万人波浪式攻击。日军飞机十几架轮番对我阵地轰炸。

彭德怀看着战士们一批批地冲上去,又一批批地倒下,到离关家垴只有500米的阵地前,背靠着战壕,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日军阵地,这一历史瞬间成为经典的彭德怀形象。

彭德怀在关家垴战斗中亲临前线指挥,不料想以失利告终。

面对我军伤亡不断加大,彭德怀仍坚持打下去。129师师长刘伯承对彭德怀说道:“你这是赌气,蛮干!这一仗,我不同意再打!”彭德怀发起了犟脾气:“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刘伯承、邓小平进退两难。最后,彭德怀将特务团警卫连也投入战斗。后来解救日军的援军赶到了,我军最终放弃了关家垴的作战。

129师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日军一个大队,激战两昼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牺牲,某连164人仅幸存下来15人,也没有拿下关家垴,冈崎大队阵亡二百人左右。

关家垴作战个中有许多教训值得总结。日军善于利用地形、构筑暗堡掩体、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实例,使身经百战的八路军将领很受启发。

1941-1942年,华北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针对根据地军民鱼水关系,在扫荡中采取“囚笼”、“三光”、“干池抓鱼”政策,建立封锁沟、堡垒和公路网,“蚕食”、“拉网”、“梳篦”,分进合击“、”铁壁合围。

1942年,日军发动冀中扫荡,我军主力损失35%,地方部队损失46.8%,区以上干部牺牲1/3.我方统计,华北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由1亿下降到5000万,八路军由40万下降到30万。如考虑到大量征兵,减员会更多。日军统计,1943年华北八路军阵亡10万人,被俘8000人。

由于日军的疯狂报复,加剧了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的困难。1943年3月,彭德怀在左权县一个村庄召集一个地方干部会议,与会者饿得连坐都坐不稳,彭德怀只好请大家躺在炕上开会。

从日军“五一”大扫荡开始,我军攻击不顺利有被反包围的可能。八路军于是养成“3个半小时”传统,作战前半小时部署、半小时结束战斗、半小时打扫战场。晚了就会被迅速赶来的日伪军合围。司令部屡遭袭击,彭德怀多次检讨,认为冈村宁次是最厉害老辣的对手。冈村宁次也承认“肃清八路军非短期间所能奏效”,以“狮子扑鼠,效力不大”自我解嘲。

在山西围剿八路军的日本军队

平型关大捷,发生了多少年,就被讴歌多少年,而长眠在战场上的烈士仿佛云淡风轻。

李天佑将军在《首战平型关》中,回忆林彪,“在他那两道浓黑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闪着异常镇定的光芒。”文革时期,昨天“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明天便是“野心家”,平型关战役被批判,纪念馆展品、图片全被撤掉,破败不堪。林彪曾任校长的抗日军政大学遗址当了30年仓库。1995年,平型关遗址上仅有一个没有碑文的石碑,庙宇香火不断,烈士却墓地也没有。平型关破坏严重,城砖被拆去垒猪圈。

那年那夜,我乘火车途径平型关,已是午夜时分,等待已久的时刻和圣地终于到来。我俯在车窗上,把目光投向月夜笼罩下的平型关,只有黑漆漆的山峦起伏连绵,什么也看不清。真希望我深情、沉重的瞩望,给长眠在这的英烈们一份暖意,一份慰籍!无论平型关大捷如何评价,我都怀念你们,与胜利无关。

江山依旧在,鲜血已无痕。只有含着眼泪,才能看清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