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24

第24章 华雄:中华民族是英雄

根据东北民间传说,在元朝末期,汉族密谋在月饼里包上纸条,相约8月15杀“鞑子”(指元朝统治者)。月饼被送到千家万户,人们就一起动手,杀死了统治者。巧合的是,恰好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大和魂痛哭了。重庆沸腾了,延安沸腾了,中国沸腾了。满街群众好似潮水和激流在涌动着,鞭炮声像巨雷一样地炸响,烟火装点着初秋的夜晚,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庆祝的人群。在日本,华人扬眉吐气,乘车不用花钱。

日本在东京湾上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举行投降仪式。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欢庆,在一次欢庆晚会上有一则谜语,谜面是:“以日本投降的原因为题,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大家对谜底的争议较大,提出了以下几种答案:①屈原(战国人),②苏武(汉代人),③蒋干(三国人),④毛遂(战国人),⑤共工(古代神话人物)。

当今的中国中学历史题说“结合所学的课文知识,试指出这些历史人物所暗喻的意思”。

① 屈原:原是指美国投放的原子弹,美国在珍珠岛事件后,开始对日正式宣战,并随后将研制的原子弹投放到日本。对于当时已经出现战争疲软的日本来说,这原子弹引起的恐慌让日本政局开始屈服。

② 苏武:当时苏联出兵进入中国,帮助中国早日结束抗日战争。

③ 蒋干:蒋介石和国民党的部队与日本在正面战场作战。

④ 毛遂: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实现全面抗日。

⑤ 共工: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开辟根据地,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也有人给出的答案是“华雄”(《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所斩的华雄),意为中华民族是英雄,以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击败了日本侵略者。也有的认为是华佗(拖),是中华民族坚持持久战将日本侵略者拖垮。

1943年,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由于斯大林反对将中国列为四大强国,不愿与蒋介石会面,故对罗斯福的倡议迟迟未予答复。最后美苏决定将四巨头会议分两次开,即先在埃及开罗开中、美、英首脑会议,然后再在伊朗德黑兰开美、英、苏首脑会议。11月18日,蒋介石参加开罗三大国首脑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

罗斯福主张由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这是对中国过去五年中单独抗日成绩的肯定,因为假如美国要想击败日本,最快与牺牲最少的方法,就是充分武装中国,利用中国使它成为攻击日本的力量与基地。但是多数的美国军方将领却有着欧美本位的想法,认为战争优先顺序一定要先欧后亚。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设置中国战区,不是要武装与增强中国的抗日力量,而是要方便美国直接插手掌控中国对日战争的策略。

当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将军史迪威就一直散播中国抗日“无望论”。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罗斯福总统固然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但这不代表美国否认自己的舍我其谁。

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中国连战胜国都不是,因为中国汉奸、伪军比日本军人还多。”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日本战争机器不是被美国摧毁的话,中国人将永远不会不依靠帮助地从日本人手里夺回被攻占的那些对于中国西方化来说至关重要的港口、工业区,以及铁路。”

法国人侮辱中国人用筷子抗战。然而德国打到法国,法国仅一个月就宣告投降。有中国人反问法国人:“中国人用筷子还打了三年,你们用什么抗战了?”

石原慎太郎等日本人认为,“如果美国不参战,日本就可能成了胜利者。”

抗战胜利功劳被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当作无形资产和唐僧肉来争夺,都极力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厚此薄彼。国际上对中国抗战存在不适当的贬低和偏见,没有给予积极充分的肯定和评价,言必称巴顿、朱可夫、蒙哥马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1995年9月,美国纽约华人举办中国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会议,与会者很少有欧美和日本人。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愤愤不平于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抗战功绩时,我们也没给外国应有的评价。

由于美国参战,1942年,原先持“持久战”观点的毛泽东乐观预测“1943年打败日本”。可是随着抗战越发艰难和困苦,毛泽东1943年12月又提出“1948年才能胜利”的观点。1945年6月14日,即离日本投降已经不足两个月,毛泽东仍然认为“现在距日寇崩溃只应估计尚有一年半的时间”。显然毛泽东已在错误的估计了抗战的胜利时间,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抗战方针政策的制定。

1945年8月4日,毛泽东在《准备应付必然到来的内战局面》一文中还估计:“日寇明冬可能失败”。然而8月6日,原子弹投向广岛。日本天皇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向不可避免的事态屈服。”8月9日,长崎被原子弹袭击,苏军参战。天皇驳斥了主战派“一亿玉碎”的叫嚣,说“继续战争意味着民族的毁灭”。可见日本决定投降与否首先并唯一考虑到美苏两国的力量而不是中国。8月15日,天皇正式宣布投降。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到,抗战期间,中国未能击沉日本一艘驱逐舰,未能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未能从日军手里夺回一个中等城市。往往有时说歼灭日伪军多少人,其实歼灭的绝大部分是伪军,日军极少。日军却有整个师团被美国歼灭,国民党有多支整军覆灭。

抗日战争末期,中国关内日军大多精锐抽调到太平洋战场,27个师团中只有第3、13师团战斗力较强。在日本投降时,侵华日军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和战略要地还被占领。日本投降对日军和许多中国人来说十分突然,以为是哪个据点的日军投降了,或觉得常胜日军不会投降。

郭峰,1915年生,吉林德惠人。在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太行军区旅政治部主任、分区副政委,为创建冀西游击队,坚持冀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曾担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郭峰在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时日记写到:

在学习讨论这一时局骤变时,大家都感到突然,出乎意料的,“真的这样快吗?”没有想到。由于长期接受持久战的教育,由于欧洲第二战场迟迟未能开辟,使苏德战争发生曲折的教训,以及对日本帝国主义不肯轻易认输的想法,因而不敢想得这样快,可是突然像梦一样成为现实了。

取得甲午战争胜利时,日本人由对中国的仰视变为蔑视;尽管侵华战争最后彻底失败,日本人对中国的优越感并未丧失。日本接受美军占领,但认为中国军队要占领日本“可恶可恨”。

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说:

派遣军拥有百万大军,且连战连胜,以如此优势之军队而由软弱之重庆军解除武装,实为不应有之事。在中国之几百万之陆军兵力未行决战即告投降,如此耻辱,在世界战史上尚无其例……现在百万精锐仍然健在,若以之向败残之中国军队作无条件投降,无论如何不能服从。中国在军事上并未战胜日本,不过是挟同盟国家之胜利聊充战胜国而已。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上,麦克阿瑟主持受降仪式,日本全权代表重光葵外相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参加。9日,在南京,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何应钦超出原定仪式向冈村宁次还礼,下意识地敬佩敌人。

国民政府颁发的抗战纪念章鼓舞士气

不管外界如何评价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尽管抗日战争中中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既往不咎、盖棺论定,在二战主要对日参战国中,中国抗日最早、作战时间最长,人员死亡仅次于苏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悲壮无比,功高日月,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无愧为英雄的国度“华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即展开局部抗日战争,是世界上率先开始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为止,持续抗战十四年。若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全国性抗战八年。美国从1941年12月至1945年9月2日,对日作战三年九个月。苏联对日作战三次,共计不足七个月。

七七事变后,日军狂妄以为三个月征服中国,然而淞沪会战就进行了三个月,打乱了日军侵略部署。到1938年10月,日本速战速决战略破产,被迫停止战略进攻。这时日本侵华兵力32个师、海军2个舰队和28个航空中队,分别占其陆军总数的94%、海军的2/3和航空兵力量的60%。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共战斗16.5万余次,甚至一度抗击日军35个师团,相当于日军总兵力2/3,太平洋战场日军的3.5倍。

从二战全局的视野看,日本世界战略重心是“北进”或“南下”,试图与德国东西夹击苏联,或以一己之力击败美国英国在太平洋的势力。但是中国的持久抗战拖住了日军主力,粉碎了日本北进苏联的狂想,延迟了南下侵略东南亚的步伐,打乱了日本“北进”、“南进”的世界战略计划,有力支持、配合了苏美等盟国作战。苏联避免了东西作战之危,才能从远东抽调数十万精兵、五千多门火炮、3300辆坦克到西线对德作战。打败德国后,苏联才有日后出兵东北之举太平洋战争之初,日军一度得势,但是由于日军210万陆军总兵力中的140万被中国军队死死拖在中国战场,只能以四十万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从而使盟军度过最危险时期,“先欧后亚”战略得以成功,合力打败德国后,才回过头来与中国联手击败日本。

1942年2月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总统致电称:“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

1945年1月,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时,罗斯福总统由衷地说:“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