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25

第25章 共工:共产党功劳或各国共同功绩

而今,共产党被誉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凶恶,红发人面蛇身,性情愚蠢而凶暴,野心勃勃。根据《淮南子》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砥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国民党认为,在国民党和蒋介石英明领导下,国民党军队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他们把相对于正面战场的敌后战场当作反面战场,认为共产党只起破坏作用,没起积极作用,“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壮大”,“游而不击”,“破坏军令政令”,“袭击国军”,种植贩卖大烟,等等。

中共的盟友苏联也曾这样认为。彼德·弗拉基米洛夫在《延安日记》中说中国共产党军队,基本不与日军作战、成天打扑克或与日军进行鸦片买卖。

台湾教科书“抗日战争”一节中没有一个字描写共产党军队抗战,只有在“国共势力消长”这节中有过一句:“共军系统的军队主要均在敌后‘根据地’发展,除与日伪军争夺地盘外,也与国军游击队发生摩擦与冲突。”

就现在而言,大陆一些人也在传播:“几十次大型战役和上千次重要战役,中共没有参加一个。阵亡的200多中国抗日将领中,共产党方面仅有左权、杨靖宇”。这种表述显然片面,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共抗战的象征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训厚讲,20世纪90年代,在云南保山一次抗战学术研讨会上,竟成了单纯宣扬“国民党抗战”的一言堂,只字不提共产党,仿佛这次会议是在台湾召开。与会的中共学者大都无话可讲。在此情况下,彭训厚仗义执言,大声力陈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业绩,让“保国派们”心服口服。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握着彭训厚的手,表示感谢。

中共权威的《人民日报》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强大武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大规模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妄图灭亡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公开进兵中国,其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号召全中国人民迅速动员武装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宣布苏维埃政府对日战争,号召全国工农兵及一切劳苦大众,一致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战争,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争得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中共满洲省委发动组织民众,创建游击队,开辟游击区,以武装斗争反抗日本侵略者。

从1931年底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陆续向东北派出大批干部,加入到当地的抗日武装中,并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一批抗日英雄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出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2月,瓦窑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和任务。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毅然捐弃前嫌,从民族大局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创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国民党当局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对日本侵略者不抵抗以及寄望于国际社会调停干涉等卖国误国政策,开始走上抗日的道路。

毛泽东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只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抗战期间八路军没有条件打大规模的会战,一是没有重武器,二是没有国民党政府的弹药补充,只适合于打游击战。

八路军和敌后游击队在平原、山地里,采取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令日军疲于奔命,焦头烂额。日军感叹,“黑夜是游击队的。他们是中国的‘自由射手’。他们有几百种作战方法,从埋地雷到把死狗丢弃到碉堡前。”正如拿破仑无法打败西班牙的游击队,康华里斯无法打赢华盛顿领导的北美民军,希特勒也无法对付白俄罗斯森林中的苏联游击军一样。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这是英勇豪迈的抗联露营之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联战士,为拯救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浴血奋战。抗联第五军妇女团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与围困的敌人战至弹尽粮绝,手挽着手跳入乌斯浑河的激流中壮烈牺牲。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共产党员杨靖宇,强忍饥饿和病痛的折磨,只身一人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残酷的敌人剖开他的肠胃,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寇牢房中,女英雄赵一曼在走上刑场的前夜,怀着深情给自己的孩子写下诀别信,以31岁的年轻生命誓死抗战。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指挥反“扫荡”壮烈牺牲,狼牙山八路军五壮士舍身跳崖;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在突破日军包围的战斗中身先士卒,血洒疆场;新四军六支队谢继书、谢继祥、谢继良三兄弟在与日寇作战中先后壮烈牺牲,英雄母亲含泪忍痛说:“我和儿媳要把四个孙子培养成人,让他们长大后精忠报国!”

从1938年11月到1940年底,华北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50万以上的兵力。1942年,华北、华中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55万余人。在整个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对日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多人,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蒋介石还在日本投降之际,令八路军、新四军“应就原地驻防待命”。

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大本营

当代的历史分析题中认为,谜语“日本投降”打一人名“共工”最符合,理由并不单纯是认为抗战唯独是共产党的功绩,还有反法西斯国家共同奋斗的结果:

①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千百万群众进行反侵略的斗争。

②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及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国情的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如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③ 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得到了世界上进步、正义力量的支持。美国、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的支援,爱国华侨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美国轰炸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都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这是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

④“共工”的含义是共同努力和合作,意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所以选择“共工”最合适。

毛泽东《论持久战》提出中国打到鸭绿江边收复东北,但是是苏联出百万雄兵光复东北。共产党员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要率千军万马踏平日本列岛,但是日本是美军炸平的。美军对日战略轰炸,是意大利军事家杜黑空中制胜理论的实战检验,即未经陆上和海上决战,就迫使敌方投降。

如果说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是一国的失败,那么抗战胜利是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共同作战、互相支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