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28

第28章 苏武:苏联武力

苏武,汉武帝时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十九年持节不屈。

庞大的俄国和渺小的日本太不成比例,不过每次战争碰撞都能在欧亚大陆上溅起雄壮的火花,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命运,乃至世界的命运。

1904年2月8日,日军向驻扎在中国旅顺的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10日,日俄正式宣战。经过一系列的恶战,于1905年9月5日,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移交给日本。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希望对日作战,“恢复1904年日本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原属俄国的各项权益”。

1937年秋天,中国空军部队几乎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残余的少量飞机全被疏散到日军空军作战半径外,日军已经公开宣布中国空军被消灭了。苏联根据1937年8月的中苏协议,开始派遣空军前来中国参战,除战斗机外,还提供了包括SB-2快速轰炸机和DB重型轰炸机在内的轰炸机部队。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先后来华的苏联志愿人员约2000名,其中约200名志愿人员在中国战场牺牲。苏联空军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共击落击毁日机1049架。

1939年7月苏联志愿飞行员队长库里申科率领远程轰炸机志愿队来到中国。后在对汉口日军空军的三次空袭中,他所率编队击毁敌机136架,但库里申科牺牲。

中国有许多日本屠杀中国人的万人坑,让人痛心,但是在遥远的呼伦贝尔草原深处,有一处埋葬死亡日军最多的万人坑,却让中国人开心。

2009年6月份,我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深处,参加了中日俄蒙四国学者共同召开的诺门罕战争学术研讨会。我还向蒙古等国捐献史料,并参观了据说埋葬4000多名日军的焚尸坑。这一数字可以说是在中国一次性埋葬日军死尸之最。

1939年,在呼伦贝尔草原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布尔德地区、中蒙界河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边境战争,是日本关东军和苏蒙军的一场局部正规战争——诺门罕战争。

在诺门罕高地这个不足600平方公里的战争舞台上,朱可夫、巴甫洛夫、乔巴山、植田谦吉、坂垣征四郎这些正反两方面著名将领一一登场亮相。

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无论空战或坦克战,在当时的世界军事史上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立体战争。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关东军731部队还首次将生物武器应用于实战。

日本关东军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总共损耗了5.4万兵员,日本称之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诺门罕战役是军事史上装甲战的典范和首创,朱可夫指挥装甲部队进行机动战首获大捷,因此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并受嘉奖。也有史料认为,苏军阵亡并不比日军少多少,苏军阵亡1.8万人。

长期以来,我国宣传东北抗联抗击日本关东军多达70万人。其实关东军主要针对苏联布置,并非由于抗联牵制。抗联在严重打击下,几乎全军覆灭,不足千人最后退入苏联,才侥幸生存。

1938年和1939年,日本与苏联军队在中国东北边境的张鼓峰和诺门坎交火,接连遭到惨败。战事发生前,日本仍为“北进”及“南进”的策略而争论。北进计划是以陆军向苏联西伯利亚发动攻势,目标是进攻至贝加尔湖一带。而南进计划则是以海军为主,夺取东南亚资源。诺门罕战役的失败,使日寇侵苏野心得到遏制。

苏联继1939年与纳粹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1941年4月和日本签定《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背叛了1937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由于苏联获得东部边境的稳定,苏德战争期间,斯大林把远东兵力悉数调往欧洲战场。朱可夫也凭着在诺门罕的战争经验,成为二次大战中最著名的苏军元帅。日本最后倾向采用南进的战略目标,最终引致两年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宣战,直至最后的战败。

与中国一个战壕里的盟国不把中国当作战胜国,甚至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美苏英三国首脑会晤,以中国在外蒙古和东北权益的巨大丧失为代价换取了苏联的参战,他们指出:“惟有苏联参战,才能最终战胜和彻底摧毁日本”。

根据雅尔塔协议,斯大林决定对日参战,不支持中共;把苏联在东北权益恢复到1904年沙俄时期;维持外蒙现状。4个月后,中国才知道这一真相。蒋经国要求斯大林不能承认外蒙独立,斯大林说:“今天并不是我要你帮忙,而是你要求我来帮忙,倘是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败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1945年8月9日零点10分,150万军队苏联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号称日本陆军精锐的关东军,1945年完全不是当年的关东军,关东军最强盛时是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的时期,甲种师团占日本整个陆军20个甲种师团的一半。每个师团2万余人。而这些关东军精锐后来全部被调往太平洋被美军击败。留在东北的都是一些武器落后,战斗力很差的二三级部队。苏联将近60万日军俘虏尽数亚运到西伯利亚做苦工,其中十分之一死在西伯利亚。

从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苏军把东北的工厂、矿山、电站等物资绝大多数拆运回国,甚至连长春市政府的办公家具都不放过。仅拆运鞍钢就用了40天,发运货车60列。1945年11月15日前,仅从沈阳每天就有200辆货车开往苏联,到1946年初,沈阳90%以上工厂都成空壳,连门窗都被拆走。还劫走东北铁路机车的75%和货车的93%。根据1946年国民政府有关考查团调查,苏军拆运东北工业设备价值达8.58亿美元,若加上拆装损坏的部份,约达20亿美元。

美联社报道,“中国接管东北工业的希望已粉碎无余。记者目睹无数工厂仓库及机厂,战前曾充满活力,今则工厂阒其无人,仓库已被洗劫一空,机厂设备亦荡然无存。只有孤独步哨巡行其间,红军以机关枪驻守荒废各厂,红军司令虽令英美记者团随时随地视察,但仍一再被阻。”

战争是残酷的,报复充满着迷人的快感。斯大林说:血债要用血来还。苏军拒绝杀害女英雄卓娅的德军投降,全部消灭。并动用所有重武器攻打柏林,不考虑平民伤亡。

最初苏军也是“人民子弟兵”,但由于伤亡过大,为了满足兵员需求,就把犯罪分子等不符合正常入伍条件的男性征召参军,没有养成有效的纪律。

战争是苦痛命运的温床,妇女如同艳丽娇嫩的花朵随风凋零。社会学家指出,强奸不是性欲望的暴力表现,而是通过性来实现的暴力。德军进攻波兰和苏联时强奸了很多妇女,并设立大批妓院。以牙还牙,以暴易暴。苏联诗人爱伦堡说:“要用暴力打破德国妇女的种族骄傲。要把妇女当作合法的猎物。”有学者估计,共200多万德国妇女被苏军强奸,仅在柏林一地就有50万,德国总理科尔夫人遭此厄运。1946年柏林出生的婴儿3.7%为苏军强奸造成。

当时在东北的苏军散兵游勇街上乱窜,喝得醉醺醺,偷东西,肆意杀人,吓得老百姓关门闭户。苏军打死许多抢劫日军仓库的德惠老百姓。

中共中央得到报告,苏军“衣衫褴褛,纪律甚坏”。制止苏军士兵胡来的原红二方面军著名将领卢冬生将军也被苏联士兵开枪射杀。

日军在东北极少强奸妇女,东北老人讲是因为日军自觉高贵,蔑视东北妇女。而苏军则在吉林德惠火车站查票时借机摸女人胸,甚至当场按倒强奸。在大街上强奸妇女,更有日本妇女,而后有的一刀捅死。

德惠周建章还讲述,一名苏联士兵强奸了当地的妇女,百姓激于义愤,把其打死了。这下惹恼了苏联军队,他们调来大炮,要炮轰郭家屯,老百姓都吓跑了。

当时国共内战争夺东北,传说国民党要把大姑娘送往苏联换大炮,吓得许多农家少女纷纷嫁人。

抗联老战士周淑玲讲述,在黑龙江省宝清县,她厉声制止正要强奸妇女的苏军:“你们这是干什么?你们是来解放的,不是祸害中国人民的!我给你们斯大林打电话!”原来有中国人挑拨说那名妇女是妓女,苏军最后被枪毙。

与此同时,美军并没有多少强奸日本妇女的现象,日本主动由官方组织妇女服侍美军,避免产生犯罪。

作家萧军曾批评苏军胡作非为。然而,遭到猛烈批判,“反苏”罪名一背就是数十年。

中国一方面需要苏联出兵解放自己,一方面对苏联的劫掠无可奈何,东北也因此付出了巨大财富和妇女尊严为代价,这是一个欢乐和痛苦并存的时代。不过不能以偏概全,瑕不掩瑜,苏联毕竟功不可没,为了战胜日本法西斯付出巨大牺牲,做出巨大贡献。

苏军进占东北后,中共领导的军队也开始进入,11万部队大多徒手,苏军把缴获的步枪70万支,机枪1.2万挺,各种炮约4000门,坦克600辆交付使用,成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有人说,“苏武”在整个日本战败事件中,所起的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并非釜底抽薪——有,固然可以加快战争结束的进程;没有,也无关宏旨。

而苏联认为,苏联参战决定了日本投降,这也是中国官方很长一段时间坚持的观点。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中苏两党两国交恶,关于抗日战争何以胜利的叙述,也发生微妙的变化。1965年,抗战胜利20周年。8月15日,新华社播发纪念文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挽救了当时极其深重的民族危机,取得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文中只字未提苏联军队的援助。

而今在东北各地,许多当年以斯大林命名的街道广场纷纷改名,不过仍然有许多苏军纪念碑高高耸立。2010年,中俄两国共同纪念反法斯战争胜利6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