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27

第27章 韩寒:韩国让日本胆寒

韩寒,1982年出生,作家、赛车手。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获一等奖,1999年三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三重门》,而今新浪博客点击量成为华人之首,时常针砭时弊,批判社会不公现象,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的人士之一。

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民族命运,倍受东西方侵略者的蹂躏和摧残,尤其是那个岛国。锦绣江山几番焦土,几番沉浮。

韩国人说,日本人有点残余精力就入侵韩国,再有点多余精力就以韩国作为跳板入侵中国。历史上,日本把朝鲜半岛视为可以动辄迈过的台阶,由此入侵中国。

当年日本侵略踏过朝鲜,越过鸭绿江,向东北大陆进发,丰臣秀吉、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都是如此。

1910年,随着“韩日合并”条约的签署,日本强行吞并了朝鲜。日本屠杀200万韩国人,还征发韩国青年侵略、屠杀、掠夺,三万多韩国士兵的牌位供奉在靖国神社。

日本把韩国英文国名由“COREA”改为“KOREA”沿用至今,以使日本英文国名“JAPAN”的第一个字母“J”排在“K”之前。

许多不堪忍受残酷殖民统治和剥削、不甘做亡国奴的韩国人逃往中国东北,将反日独立运动的舞台移到了中国,韩国流亡政府在中国上海重庆等地权宜度日。

伊藤博文是日本帝国的元老重臣、侵华征朝的罪魁元凶,他执政期间曾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的直接统治之下,是日本驻韩国统监(总督的前身),韩国的太上皇。

1909年正月,安重根与十一名同志断指示盟,献身于救国斗争。同年,他得知伊藤博文公爵将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财政大臣科科夫切夫会谈,于是安重根装扮成日本人,潜往哈尔滨火车站,将伊藤博文击毙。

安重根说:“我是为了具有四千年历史的祖国和两千万同胞,一举处决蹂躏朝鲜主权、扰乱东洋和平的奸贼。正因如此,我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我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就义前,安重根在狱中写下气壮山河的字幅“临敌先进,为将义务”,字势连贯,气势磅礴,以重重踏下的断指红手印为章,体现了他勇于承担民族独立和解放重任的人格特征以及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内心世界。

1910年3月26日9时4分,安重根在旅顺监狱内身着纯白传统朝鲜服装被绞死。当时旅顺监狱的日本看守千叶十七一直在家里为安重根设佛坛祈祷,还珍藏着他的遗物。

哈尔滨冰灯:安重根头像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一枪,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最直接的后果是加速了韩国被日本吞并的进程。据说,伊藤死前,听说向自己开枪的是一位韩国青年,痛苦地呻吟道:他真是个混蛋。伊藤博文遇刺后,日本加速吞并朝鲜的步伐。1910年8月22日,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同年10月1日,日本的朝鲜统监府改为朝鲜总督府,开始了对朝鲜长达36年的全面殖民统治。

日本在控制朝鲜韩国以后,推行了一系列诸如“皇民化运动”、“创氏改姓”等奴化政策,95%的韩国人改了日本姓,说日本话。为弥补兵员的不足,日本发布“陆军特别志愿兵令”,实施“志愿兵”制度,大部分韩国人被分配到日本关东军中,充当日本人的炮灰。还有很多人在伪满洲国做警察,被培植成日本的忠实走狗。

侵华日军被中国老百姓称为日本鬼子、鬼子兵,替日本侵略者做事,地位不如日本人高的朝鲜籍日本兵和警察,被叫做“二鬼子”、“高丽棒子”。因为日本人对朝鲜人不信任,所以朝鲜警察手里没有武器,无奈朝鲜警察就用朝鲜妇女洗衣服的洗衣棒当打人的武器。

在伪满时期,日本人是一等国民,朝鲜人是二等国民,中国人是最下等 的。朝鲜人把持了军队副官、翻译等职务,并大量充任警察镇压中国人。二战结束后,在东北很多日本人、朝鲜人被群众报复。

朴正熙(日本名:高木正雄),韩国前总统。是伪满洲国新京军官学校毕业高材生,日本投降时,朴正熙正任满洲军步兵第八团团长副官。

据悉,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有5支日军因为“作战勇敢”受到日本天皇的奖励,其中一个就是完全由3万朝鲜人组成的“鲜人部队”。据说,在所有攻占南京城的日军部队中,韩国人的比例并不低,最高的甚至高达40%,其残忍手段一点也不逊于日本兵。侵占南京第一支登城的即是高丽联队,并是第一支违反日军军令开始强奸中国妇女的日军部队。

李虎巴,日本名字是武藏正雄,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15师团韩国联队的军曹,被登在《朝日新闻》后标题是“南京之战中的朝鲜勇士”。

根据日本劳动厚生省统计,日军中台湾兵27863人阵亡,朝鲜籍日本兵共24万2341人,其中21181人死亡,战后作为“原日本兵”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列为B、C级战犯有148人,其中23人被判处死刑。

韩国和奥地利的历史遭遇很相似。奥地利是最早被纳粹德国侵占和殖民的国家,有数十万奥地利人参加法西斯军队。战争结束后,首任奥地利总统伦纳尔承认奥地利是受害国,也是纳粹德国帮凶,表示道歉和赔偿,奥地利因此被称为“有良心的民族”。韩国与朝鲜始终强调自己是二战的“受害者”,是被“奴役”过民族,对于日本否定侵略的行为表示最坚强的对抗,但是没有对自己在沦陷期间作为侵略帮凶而表示过歉意。或许没人愿意承担,或许应该承担的人都已死去。

当然,侵华元凶是日本人,帮凶是韩国人,还有台湾人,以及中国本土的汉奸,因此韩国人是否表示歉意并不那么重要。他们也曾受到愚弄和欺凌,所以才造成一些仇恨和误解。

无论叫做朝鲜还是韩国,在亡国五十年时间里,本土少有游击队的反抗,也没有大规模的暴动。

反映金日成在普天堡大捷中的朝鲜画作

1919年3月1日,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语,朝鲜半岛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宽顺等青年学生在汉城塔洞公园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招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史称“三一运动”。同年,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最后,三处临时政府合并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获得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政府以及法国、波兰等国的承认。

上海沦陷后,临时政府几次迁移,最终于1940年9月迁至当时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在中国政府帮助下,成立“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1942年5月15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两支武装合并为韩国光复军,交由临时政府直接统辖。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光复军也于次年返国。

1909年,韩国勇士安重根用毛笔写下壮怀激烈的诗句“男儿誓不生还家”,这是他在哈尔滨刺杀原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之前写下的诀别诗。20多年后,又一个韩国青年尹奉吉给妻子留下“丈夫离家生不还”的誓言,去上海刺杀日军将领。

1920年,年幼的金日成随父母移居中国吉林省临江县。受父亲革命思想的熏陶,少年时代的金日成就立下了不光复祖国誓不回还的志向,积极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斗争。

朝鲜官方宣传称:“传奇式的英雄、百战百胜的钢铁统帅、伟大太阳、领袖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百万大军,取得了抗战胜利。”但是2002年,韩国教科书没有提到如此光辉的抗日业绩,仅仅提到“1937年6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6师80多名队员渡过鸭绿江,占领了咸南普天堡,而且在回师途中奇袭事后闻讯追来的日本军,给了沉重的打击”。

无论是韩国人或朝鲜人,他们也曾坚决的抵抗,让侵略者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