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中国人对抗战的记忆不断深化,出现一股浓厚的日本侵华罪证收藏热。抗战收藏品升值速度远远高于其他收藏品,初步估算10年升值逾10倍,有些甚至有价无市。被誉为抗战文物“第一收藏家”的樊建川收集上万件,其中有不少是孤品、精品。
抗战期间,中方摄影记者不及日本的百分之一,况且奔走于后方,拍摄也以摆拍居多,大多转载日方拍摄的照片。日本为了美化侵略战争,大量发行有关报刊、画册、个人相册和各种军用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仍然让今天的我们惊叹不已。
日本关东军第19部队上百人驻扎德惠,看管军用仓库。许多老人回忆说,当时过路人经过时不敢往仓库里看,否则可能被抓进去殴打,狼狗撕咬,但是日军不出外扰民。仓库里面粮食堆积如山,挂面、黄豆应有尽有,军鞋左脚和右脚分开搁放,明信片分门别类应有尽有。日本投降后,老百姓用抢来的黄豆烧炉子,明信片到了40年后还成箱成袋子装,甚至用来生产爆竹,小学生用来当练字本,简直奢侈。2004年,我才知道这个事情,可惜再也看不到了。
河南农民任殿爵对武警官兵介绍日本侵华罪证
《支那事变画报》初名为《北支那事变画报》,由侵华战争时日本三大报社之一的《每日新闻》出版发行,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南京大屠杀)、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中日之间的所有战事,题材涵盖战场冲锋、巷战炮击、飞机轰炸以及占领南京总统府、占领长城等。其中还穿插着富士、东芝等至今还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广告。该画报画面清晰、字迹完整、可读可视性极佳。不过,作为粉饰侵略的工具,其倾向性和片面性也十分明显。
许多画报封面或内容是反映某次战役或城市的题材,比如反映南京占领的,还有日军占领保定,占领汕头,占领浙江的,对于当地人了解历史很有帮助,我也把许多画报转赠给画报内容所在地的朋友,供他们了解历史。
日本侵华史料大都为日本印刷,至今70年左右,也在侵华日军和中国发行。中国由于各种运动频发,因此没能保存如此众多的史料,所以大都是近年来从日本回流国内的。以至于长去日本购买的人认为,由于中国人大量购买,目前日本国内相关侵华资料已经所剩不多。
民间抗日题材藏品五大家之一、赴美展出中国民间第一人詹洪阁搞收藏苦辣酸甜尝尽。他曾经经商一段时间,但赚来的钱基本上都花在了收藏上。拥有抗日题材的藏品有1万多件,其中当年发行的期刊、报纸已成系列和规模。有些藏品弥足珍贵,甚至在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里也十分罕见,甚至没有。
全国150多座抗战题材的国有博物馆,在陈列上重形式、轻内容;建馆特舍得花钱,买文物投入却很少。有的馆除了建筑,几乎没有文物,有重大价值的“旁证”资料缺乏,在诠释历史的时候难免失之于片面而感单薄。甚至于某著名纪念馆把邓小平题词弄丢了,过莫大焉。有领导来看,评价说“有历史,无文化;有遗址,无文物”。其实,如果仅仅拥有了文物本身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占有,对其背后一串串真实鲜活历史的熟悉。
四川抗战收藏家樊建川创办了抗战纪念馆,功不可没,但是其在自传《一个人的抗战》中展示的支那那事变纪念章却是假的,真的在抗战名将纪念馆有重要展示。
2009年9月建成的香山脚下的北京香麓园抗战名将纪念也是我国唯一一家抗战名将纪念馆,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家民间建立的纪念馆。馆长訾贵江历时多年、投资2000多万建造起来的。他下大力气收集重要文物,提高展览水平,力争达到新的高度。
抗战名将纪念馆馆长訾贵江
1971年,訾贵江高中毕业,父亲常带他去南口战线寻找当年战争遗留下来的物件,一个残缺的头盔,一块子弹皮……他都宝贝一样小心翼翼收起来,回到家里长久地注视。为了充实纪念馆历史资料,訾贵江循着日本人侵华的足迹,历时12年耗资数十万,走遍了新疆、甘肃、山西、陕西以及内蒙古等省市,寻找、购买抗战时期实物。
在北京香麓园抗战名将纪念馆中,有上千件展品为社会各界提供和捐赠,其中包括抗日名将佟麟阁使用过的毛毯、中国将士杀敌用的大刀、中国军队的通讯工具箱等,还有日军耀武扬威地在北京卢沟桥、南苑、南口等地的照片和宣传画等珍贵史料,以及大量日军宣扬侵占中国“战绩”的信笺等。
笔者王锦思也捐献上百件抗战史料和文物。抗战老战士后代张凤荣、安徽农民赵荣来、北京市民管大朴、新闻记者顾雪林也都捐献了重要抗战文物,丰富了馆藏。日本友人佐藤武雄也委托笔者王锦思,捐献了日军侵略宣传画。
抗战名将纪念馆还展览《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电影海报,使参观者在产生怀旧感的同时,也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抗战名将纪念馆还展览不同类型的全国各地抗战纪念地门票200多张,也是一大亮点。在展览结尾部分,也有大量反映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照片、签名、纪念章等珍贵史料。正如訾贵江馆长介绍,开办抗战名将纪念馆的目的不是宣扬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近年来,象征侵华罪证和民族苦难的日军军服、军功章、军刀被国人公然出售,佩戴摄影,一切都被娱乐,都被商业化。
有的旅游点以皇军服、皇军刀为照相道具,生意十分红火。长春南湖公园、伪皇宫都有过这项业务。有人就头戴皇军帽,身着皇军服,手拎皇军刀,一幅自得其乐的样子,还若无其事地炫耀。抗战就这样被改头换面,粉墨登场,徒增了一份穷欢乐。
1995年秋,在北京西三环路上,一个三十多岁男子头戴一顶高档呢料皇军帽,骑着山地车,那架势仿佛去扫荡。厦门几万顶皇军帽更是被每顶25元抢购一空。购买者也知道这是日本鬼子的象征,却说:“都什么年月啦,没想到那么多,从审美的角度,个人有选择的自由,很好玩。”
6年后,2002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录制,主持人朱军让多次在银幕中扮演日本鬼子的葛存壮戴日军帽,以求掀起个高潮,烘托剧情。葛存壮拿起帽子沉思片刻,决不自取其辱,“想起南京大屠杀,日军杀了那么多中国人,我实在戴不下去!如果拍电影还可以。”
2002年底,笔者王锦思去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是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历史的圣地。万万没想到,在门口的军戎服务社中出售大和号和武藏号战舰模型,距此3米处有解放军站岗,6米处是国家领导人专机,10米处是长安街,70米处是中央电视台军事部,100米处是中央军事委员会。
大和号模型做工精细,造型逼真,采用电动马达,对启迪孩子智力、培养动手能力也许有用,但思想的误导和毒害何其可怕。说明书以叹惋口吻说:“舰上官兵全部遇难,尽管战舰不存在了,但它的雄姿和风采,将永远不会消失。”许多中国孩子也要当山本五十六,驾驶大和号攻击,攻击,再攻击!
2003年8月4日,我又在此看到,岂非咄咄怪事?售货员说大和号是馆里进的货,主要给军人服务。我问价格,她说100元。我说这是日本侵略罪证,她杏眼圆睁,怒斥我。8月11日,在我的介绍下,《华夏时报》报道。据说后来总参谋部进行了调查。而后我又去过多次,大和号终于消失了。其实早在几年前,我也曾在吉林电视台里,看到大和号被当作礼品赠给嘉宾。郑州、哈尔滨、重庆、长春等城市也销售过。
北洋水师军费被挪用建造了北京颐和园,令游人如醉如痴。我也曾跳进昆明湖,伴着万寿山的倒影,乘兴而游。有人说,“幸亏建了颐和园,如果去建海军一起泡汤了。”也许不能简单这样理解。如果能有甲午海战胜利,个人的游兴算得了什么?
想当年,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以身殉国,那决死精神令人热血澎湃。光绪皇帝闻讯,挥笔题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拨款十万两白银,建邓氏宗祠。抗战时日军侵占广州,脱帽行礼,不敢进去叨扰。世纪之交,宗祠被违章建筑包围,居民也不知邓世昌何许人也。而颐和园附近“致远号”大连海鲜酒店,红男绿女推杯换盏娱乐聚欢好不热闹。
有人认为,用三亿元打捞一百年前的破舰不值得,毕竟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开着兜风,不如建艘驱逐舰更有现实意义。其实,我国每年大吃大喝、公款消费一千亿元,打捞一艘致远舰有何不可?即便邓世昌带宠物狗上舰艇,不是警犬,不是雷达和声纳,有违军纪。但是其精神意义远非一艘驱逐舰可比。
日军把定远舰击沉后,打捞起来建定远馆,镇远舰铁锚、炮弹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北洋水师指挥中枢的北京总理海军衙门遗址被拆除,日本人投资的五星级王府饭店迎接来客。山东威海卫带有“北洋”字样的店铺比比皆是,刘公岛铁炮前照相要收费。
有关权威部门也认为,受利益驱动,市场上买卖的绝大部分日本刀属赝品。某抗战纪念馆有日军假刀,前日军士兵本多礼太郎看到后指出错误,说日军不使用这种刀。近日,南京“总统府”展品被指赝品,而且一放就是多年,馆方承认“中正剑”、“日军军刀”并非真品。
引发观看热潮的抗战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说:“冈村宁次的刀咱弄不来,弄把佐官的还不难!”而今,许多人都可不费吹灰之力弄到一把“冈村宁次指挥刀”。
河南登封农民任殿爵进行日军侵华罪证流动展览,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是他不慎买来一把假的冈村宁次指挥刀。有意思的是,商贩还给他讲了刀的一大通历史故事,说是祖上在抗战战场上奋勇杀敌捡到的,后来没有上交,直接带回家来藏进祖居老宅。情节曲折生动,妙笔生花一样。
沈阳收藏家詹洪阁见过至少50把“冈村宁次指挥刀”,没有一把真的。但是许多人买到冈村宁次指挥刀后兴奋异常,以为捡了一个大便宜,比在抗战战场上亲手抓获冈村宁次还高兴。不过奇怪的是,市场上俯拾皆是“冈村宁次指挥刀”,人们心里一惊,觉得可能上当了。而近些年来,有报道纷纷说,西安、河北、北京等地相继发现“冈村宁次指挥刀”,有的专家如获至宝,说重要文物,难得难得。
据悉,冈村宁次的军刀,1945年日本投降时由何应钦即送蒋介石,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横渡长江攻占南京,在总统府内找到这把指挥刀。1958年由总后军械研究所捐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在军事博物馆陈列的当年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投降时呈缴的九八式指挥刀,全长101厘米,柄系茶金双色编织将官刀穗,嵌有8枚铜质镀金日本皇家菊花。放置指挥刀的木盒盒盖上有“日本投降代表冈村宁次大将呈缴自佩战刀一柄谨呈委员长蒋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于南京”的字样。不过,冈村宁次在其日记中矢口否认他的军刀为我军博所藏,说是“中共欺骗宣传又一例”。
仿制的“冈村宁次指挥刀”有些粗糙,决不锋利。四川抗战文物收藏家樊建川有一把日军中层将领的真正的指挥刀,放出寒光。冈村宁次级别和影响更大,刀的质量怎么能如此之差?而日本军用铁锹几十年后都能斩断铁丝。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冈村宁次指挥刀
这些假的“冈村宁次指挥刀”带有“岗村宁次大将、昭和十五年”字样。日本昭和十五年为1940年,冈村宁次尚为中将,1941年才封为陆军大将,这是又一处错误。刀身上所刻的“岗村宁次”中的“岗”字,在实际上都被写作“冈”。骗人都如此马虎,撒谎都撒不明白,不能不让人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而目前市场上,最低价的“冈村宁次指挥刀”甚至120元就能买到,而一般真正的日本士官军刀价值8000元至1万元以上。不过,有人真以为他和冈村宁次“有缘”,甚至这种假的“冈村宁次指挥刀”要价几十万元出售。
除此以外,还有“佐藤小太郎指挥刀”全国各地均有发现,被行家讥笑为“天下第一名刀”。刀长85—90厘米,刻有日本军旗和“天皇”字样和编号。有的收藏者还像我最初一样激动,煞有其事地托人查询“佐藤小太郎”的来头,真地以为仅凭这样一把日本战刀就跻身收藏家行列了。有的还捐赠给博物馆,也能蒙混过关,堂而皇之充当“镇馆之宝”,号称“要让子孙后代知道当年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本军刀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繁琐,图案精细,用料讲究,锻造及淬火的工艺十分精良,因而强度很高,波浪形的刀纹清晰可见,锋利无比寒光四溢。刀鞘及护手外形精美,刀柄一般以珠粒细密的白色鲛鱼皮包裹,远非假的“冈村宁次指挥刀”所能比拟。
军刀是日本军人的精神支柱,注重搏杀的“剑道”训练。侵略者在占领期间,时常用刀劈开受害者的头颅,以炫耀武力。一旦战败,就切腹自杀。
能够有幸收藏一些日本著名刀匠所作的顶级战刀,尤其是著名将领使用的日本军刀,是每个刀剑收藏者梦寐以求的事情。收藏日本军刀是为了牢记历史,展示日本侵略罪证。如果制造、贩卖假日本军刀发国难财,其真实性和价值取向值得批判。如果收藏赝品却当做真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则是一种无知荒唐的表现,缺乏对历史基本的尊重,影响抗战文物的严肃性,误导公众。热情可惜,为天下笑!期待拨云见日,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请大家一旦在民间见了“冈村宁次指挥刀”,千万不要过于激动,看清楚后再下结论不迟。
§§第十一章 未竟的后抗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