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将被迫重演历史。”中日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对战争的认识和学习。
日本人敬仰英雄,敢于向强手挑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并善于学习、勇于赶超。即使战败,日本也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心悦诚服,找出不足,悉心学习,并设法超过。在影视剧《霍元甲》、《精武门》里,日本武士气势汹汹前来挑战,要与中国武林高手过招,被打败后努力学习。
七世纪,日本在朝鲜半岛白江口被唐朝打败,奈良时代的遣唐使不畏风险,疯狂向唐朝求教。1842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打开了日本的门户,日本经过思索,上下全力变革请教,富国强兵,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亚非拉100多个国家中率先并唯一跻身世界强国先进行列。
日本曾是出色的战争行家,但是战后日本却对战争的意义做出最好的反动和颠覆。
日本和古闪米特语亚细亚都是“太阳升起来的地方”的含义。日本,这个亚洲最有代表性的太阳帝国,刚刚高昂起头颅,又无可奈何地陨落下去。太阳下山了,还能出来吗?
1945年9月2日星期天,日本东京湾内麇集了包括9艘航空母舰在内的美英大小舰只达380艘之多。中国受降代表徐永昌看在眼里,不禁兴起“50年前甲午之役果能一胜,我国海军今日不悉何似”的感慨。
徐永昌目睹日本警察守岗如常,老百姓循规蹈矩、沉默肃静的景象。他对同行人员说:“吾人切不可有痛饮黄龙之想,因为一个战败国能有如此表现,其中兴是计日可待的!”
海明威《老人与海》说:“你可以消灭他,但你却不能打败他!”你以为可以打败日本,可以消灭日本,那就错了。
“大东亚共荣圈”之梦破灭,战争毁灭了日本的厂房、住宅、设备,但没有毁灭日本人,这是日本最大的本钱。
日本瞄准了新的复兴目标。1946年春,日本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全世界的目光正在注视着我们”,“从消沉中站起来”。天皇作和歌《松上雪》:“大雪纷飞,青松挺拔,岿然不动,人当如斯”。他以越王勾践精神鼓励国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号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首相吉田茂说:“雨后天地更新”,“日本人一定能够站起来,日本一定能复兴”。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无论遭到任何挫折,决不能丧失精神的青春活力,青春就是你保持年轻的心,只要充满信仰、希望和勇气,以应付日新月异的生活,青春就会永远属于你”。
日本人虽然饿得面黄肌瘦,眼冒金星,但默默地坚忍,把自己的苦难当作奋发前进的动力,把对世界的一切野心和向往都埋在心里,落实在手上。这比资源本身更重要。上至皇族、政治家,下至黎民百姓都宣扬“要么饿死,要么勒紧裤带拼命干”。教科书宣扬“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水,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日本人一天不拚命干,第二天就没有饭吃”。并坚信“干就干,不干就不成,一切事业不成是因为不干”。
日本靖国神社的自杀潜艇没能挽救日本的败局。
日本激荡的百年史传递着大和民族按耐不住的走出岛国,在世界一决高下的激情与渴望。其中必然伴随着零式战斗机和大和号战列舰呼啸而去,还有无所不在的日本汽车和电器,把战争和科技都推向极致。
战争中,日本人资源有限,精神无限,迷信武士道精神可以战胜一切,根本不把美国的优势军备和国力放在眼里。军国主义鼓吹:“这次战争并不是军备的较量,而是日本人信赖的精神与美国人信赖的物质的战争,在这场较量中,物质力量注定失败。”“在这场较量中,物质力量注定必将失败。”日军战术手册格言:“以我们精锐的士兵来对付敌军武器装备的优势,以我们血肉之躯来抵挡敌人的坚枪利炮。”“身体越累,意志、精神就越昂扬”,“越是疲倦,就越能锻炼人”。大日本体育会在广播中命令大家做御寒体操,声称能代替取暖设备、被褥和粮食。由于武器落后,日本还是战败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自责。
中国说原子弹使日本人怕美国,其实,日本人比中国人更深刻地看到了原子弹背后是美国先进的科技。日军骑自行车的“银轮部队”,穿行在热带丛林中,击退英军,55天纵贯马来半岛约一千公里,结束英国统治。但是战后看到美军吉普说“怪不得我们失败了”。天皇也认为日本在战争中忘记了科技。败军之将山下奉文在回答美国记者问为什么日本会失败的时候,说“科学”。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东京废墟照片,文字是“没有技术民族的末日”,深深地刺痛了日本人。一台美国巨铲清理废墟一天可干1000个劳动力三天的活,盘尼西林、滴滴涕、巧克力、奶酪也让日本人惊讶,于是全力学习美国。
当时,饥饿的人们排队买书籍。地铁、公共汽车、公园里,行人、乞丐也在读书,争先恐后学习昨天还被视为“鬼话”的英语,一时兴起数千所英语学校,广播有英语节目。《日美会话手册》三个半月售出360万册,纸价上涨百倍。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却认为学英语是崇洋媚外,学的俄语至今难以派上用场。
长期以来,中国对科学技术缺乏应有的重视。冷兵器时代打仗,凭胳膊粗力气大;热兵器时代靠船坚炮利、飞机大炮。当热兵器和冷兵器相接时,落后就要挨打。波兰骑兵用马刀砍击德军坦克,结果可想而知。同样,抗日战争不仅仅是精神、意志的战争,也是军舰、飞机、坦克、大炮的战争。有位抗战老人回忆:“日本厉害呀,他们的三八大盖能打两千米,我们只能打一千五。”“那怎么办?”“我们往前冲五百米。”老人平淡地回答。为了这五百米,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中国革命条件艰苦之时,“红米饭,南瓜汤”、“车轮滚滚支前忙”,可以成为光辉的记录。但是我们一再宣扬“小米加步枪打败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双脚赛过敌人的汽车轮子”显然不利于进步,日本也不认为这是自己失败的原因。
中国抗日军民使用的土地雷和大刀
毛泽东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武器再精良,人们不会用也是废铜烂铁。但武器精良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既使八路军也使用大炮等重武器,而正是来自空中无休止的轰炸使日本感到必须屈服。
朝鲜战争期间,中国毫无制空权,任由美方飞机轰炸,破坏后方运输,形成到处是前线,无法保障后勤供应的局面,宣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造成士兵大量冻死饿死。
中国的老师是苏联,日本的老师是美国。实践证明,日本学习美国远比中国学习苏联成功,受益更大。毛泽东在军事上走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在政治、经济、科技上沿袭苏联体制,步入误区。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博览群书,但是经济方面知识缺乏,对于发达资本主义不了解,用诗人浪漫气质、战争年代的牺牲精神、军事思想指导建设,过分迷恋落后的设备,大搞群众运动和人海战术,“人多力量大”,“集中优势兵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大炼钢铁”,“农业学大寨”。以至于砸锅卖铁大炼钢铁,刮“共产风”,严重地违背了经济规律,挫伤了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出现大饥荒。
日本认识到并且这样实践,技术设备先进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人从工业奴隶中解放出来。现代化不是满头大汗,挥锹抡镐,双手血泡,而是在几乎没有人的车间里,操纵键盘,应付自如。
抗战时期,中国得道多助,日本失道寡助。日本侵华带给了中国苦难,但不自觉地促成了一盘散沙的中国的凝聚力提高。然而抗战后,国共内战,“反右”、“文化大革命”等运动。
侵华时,日本电车经过皇宫时,乘客全体起立,向皇宫致敬。日军也向天皇遥拜,高呼“天皇万岁”。战后日本走向民主、发展经济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说了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又心向“红太阳”,高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没有跪在洋人面前,却脸朝内屁股朝外给领袖跪下。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天下大乱,帮派林立,武斗成风,打、砸、抢蔓延,被批斗的人达到1亿人以上,破坏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造成极其严重的灾难。而日本正上下一致飞快地建设。侵华战争和文革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唯一受难的是中国人民。
据说,1944年美军轰炸日本,梁思成建议避开古都京都、奈良,才使之幸免于难,梁思成因此被视为日本古都的恩人。
1948年平津战役,解放军为使北平免受战火,特邀梁思成在地图上标出重要古建筑位置,以备和谈不成,宁可多流血,也要保护古城完好无损,梁思成备受感动。庆幸的是后来北平和平解放,古都得以完好保全。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参照日本殖民者当年对北京的规划,提出城内不要发展工业,在西部建立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把内外城墙和护城河改造为环城立体公园,以保护文物遗址,突出古都风貌。他还描述了皇宫、城墙、牌楼在夕阳下优美的景色。遗憾的是,后来因多种原因,他的良好愿望没能实现。
195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普遍兴起拆城墙的热潮,“用大家喜爱的义务劳动的方式”,怀着“为社会主义祖国作贡献的美好理想”,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北京70多公里古城墙被拆除,仅余几百米,47座城门楼、箭楼和角楼仅余3座,北京境内长城183公里仅剩129公里,古都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1964年,日立、松下、三菱、三洋、夏普、东芝等日本家电巨头的头面人物几乎都在旧军队中服过役,但是他们不因循守旧,富于想象、创新和进取精神,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品牌,树立起日本式经营的典范。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分别创立索尼公司、松下公司、本田公司,他们是战后日本经济神话最杰出的代表,既懂技术又懂管理。1980年,日本4万多个总经理中有44%是大学毕业生。
美国将军麦克阿瑟改造了日本
战后,日本修身养性,与世无争。新中国前三十年,外交成绩固然显著,但由于激进的革命路线,失道寡助。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军事、经济、科技力量。二战时德国、日本招惹美苏,遭受打击而加速灭亡。新中国又“两个拳头打人”,同时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违背了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强调的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反对两线作战的原则。
如果说中国比日本多了三年内战,经济上是“零”的话,日本仍为“负数”。1950年9月,中国参加朝鲜战争与美国作战。1951年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中国是侵略者。美国加速亚太战略调整,《旧金山和约》结束对日占领,由占领、削弱日本变为扶持为反共堡垒。美国还建立军事体系,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中国加紧军备建设,重要工厂要在美国远东空军攻击距离以外。
朝鲜战争无疑给垂死的病人注射一针强心剂,更如一股突如其来再次庇佑日本的神风。吉田茂首相高兴得大叫:“此乃天助我也!”经济企划厅称“日本经济的回生妙药!”松下幸之助说:“我们又可以得到勤奋工作的欢欣和机会了”。东芝总经理在佛龛前参拜庆幸。日本电力70%、煤炭80%、海陆交通90%、100万人以上为朝战服务,日本国民象支援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一样努力生产。只是,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是纯粹的消耗,日本则是大大获益。
1951年初,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战前水平,工矿业生产增加50%。1950-1953年,朝战特需收入总额超过36亿美元,占同期外汇收入1/3强。美国大使墨菲说:“日本以惊人的速度把四个岛变成一大供应基地,没有这一招,朝鲜战争是打不下去的。”日本一致认为,朝鲜战争至少使日本赢得10年以上时间。中国建设则推迟十年,付出了40多万人死伤,消耗物资560多万吨,军费100多亿美元占财政支出1/2以上。原定渡海攻台计划被迫取消,购买苏联军火欠下债务31亿卢布,造成还债困难。
美国加速亚太战略调整,变中国为日本作为美国控制亚洲的基地,由占领、削弱日本变为扶持为反共堡垒,免除日本战争赔偿,援助日本建设。
中、美、朝、韩都没有充分估计到对方的反映程度而四败俱伤,日本却意外地渔翁得利。越南战争期间,日本每年特需收入12亿美元,中国在朝战越战共付出300亿美元以上的代价。日本则紧紧地抱住美国大腿不放,如同傍上大款和“老大”。
1960年代,中国在自己吃不饱穿不暖时,即便没像日本军国主义那样要用武力“解放亚洲”,在激进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却以“世界革命中心”自居,认为战胜帝国主义,实现全人类解放,中国人口既使剩下三分之一也值得。于是四面出击,广泛树敌,要输出革命,踏平白宫,光复红场,去解放“水深火热”的各国人民,把红旗插向全球,由于过于与美国对抗,付出代价。